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豫黔渝三地省級黨報聯動採訪 代表「隔空對話」大數據

豫黔渝三地省級黨報聯動採訪 代表「隔空對話」大數據

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正加速融入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繼貴州之後,2016年10月,河南、重慶等地入選第二批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立足不同區域推動大數據創新發展。3月12日,河南日報與貴州日報、重慶日報聯動,邀請代表就大數據發展建言獻策,啟迪思路。

用好大數據轉型添動力

吳健駐豫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所長

截至2018年,大數據連續5次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得益於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落地,河南的大數據產業已經順利「起跑」,將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引領支撐作用。

全國兩會召開前,我到鄭東新區智慧島進行了調研。截至目前已有60多家大數據企業落戶這裡,到今年年底,智慧島還將培育形成骨幹企業10家,大數據相關產業企業超過300家,大數據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50億元,發展速度之快令人感嘆。

什麼是大數據?它和智慧化是什麼關係?我舉個例子,我們研究所正與新鄉有關部門合作,實施「慢性病監測」「智慧養老」「智慧旅遊」等項目,通過數據的採集分析,可以更及時地發出健康臨界點提醒、更精準地滿足預訂酒店需求等。整個社會的智慧化會產生龐大的數據,而大數據的挖掘處理又會帶來指數級的新應用,形成新的生產力。所以說數據就是資源、就是生產力。

這一年多來,河南抓住機遇,在大數據、雲計算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規劃、實施方案,計劃布局18個大數據產業園區,為網路經濟強省建設提供支撐。河南是人口大省、全國重要的經濟大省,地處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戰略樞紐,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再加上政府層面強力支持,大數據產業必將蓬勃發展。

和其他試點省份不同,河南有著自己的思路和特色,注重發揮大數據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動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方面的作用,旨在建成國內領先的數據資源匯聚區、特色應用示範區和大數據產業基地。我認為,下一步要多管齊下,在完善扶持政策、壯大研發隊伍、探索發展模式,為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培育更好的環境,提供更給力的軟硬體。

值得注意的是,大數據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產物,因此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核心抓手,是推進智慧化。在智慧化城市建設方面,我們在新鄉等地走的是「以下帶上」的路子,國內不少城市採取「以上帶下」模式,我認為最好的路徑是將二者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推進效率。政府有關部門在搭建大數據存儲和處理平台的同時,應因地制宜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確保大數據真正大起來,才能不斷產生新的應用,為建設出彩中原添彩。(河南日報記者柯楊整理)

大數據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

歐陽武駐黔全國人大代表、貴安新區黨工委委員

貴州的大數據產業從無到有快速成長,著力打好數字經濟、數字治理、數字民生、數字基礎、數字安全「五場攻堅戰」,先行先試優勢持續鞏固。

新動能不斷強化,新業態不斷湧現。全省大數據相關企業從2013年不足1000家增長到8949家,貨車幫等「獨角獸」企業迅速成長。貴陽市的易鯨捷資料庫與摩根大通、亞馬遜資料庫產品實現合作,中國資料庫產品首次走出國門。

政府治理能力大幅提升,群眾獲得感大大增強。截至3月1日10時,已經有1.93億用戶簽署雲上貴州的用戶協議,網上辦事成為百姓首選。

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覆蓋,大數據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我們已完成對13390家企業的評估,推動海信電器、航天電器等企業打造數字化工廠、數字化車間,發展柔性製造。(貴州日報記者王璐瑤整理)

傳統製造業「騰雲駕數」

陳金山駐渝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經信委主任

得益於大數據,這幾年重慶智能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信息基礎設施日漸完善,智慧化城市深入推進,北斗科技的物聯網無線數據模塊、中科雲叢人臉識別技術等實現了國內甚至國際領先,大數據智能化在渝擁有良好發展氛圍。

重慶將積極謀劃推動以集成電路、智能汽車、智能裝備為代表的智能硬體產品的生產和以大數據開發應用、物聯網軟體及數字內容為代表的軟性產業的發展。

我們同時還將加大農業、旅遊、金融等產業領域,政務服務、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與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改善群眾的工作生活條件。(重慶日報記者顏若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網 的精彩文章:

天上升紅月 海內共此時 昨夜超級月亮、藍月亮、血月、月食扎堆上演

TAG:大河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