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位優秀的水利專家曾數次治理黃河、賑濟災民 捕殺鱷魚為民除害!

這位優秀的水利專家曾數次治理黃河、賑濟災民 捕殺鱷魚為民除害!

陳堯佐

儘管兩宋在歷史上給人「積貧積弱,冗兵冗官」的印象,外部又有遼、西夏、金、蒙古的攻擊,可以說是「苟延殘喘」三百多年。但冗官狀態下的北宋其實也不乏治世之能臣。

陳堯佐是北宋大臣,擔任過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太子太師等職,他歷職地方期間造福一方百姓,尤其是在治水方面成績相當高。

陳堯佐

陳堯佐被稱作「治水能臣」,他為了防錢塘潮發明了「下薪實土法」,為治理黃河缺口發明了「木尤殺水法」,黃河決口時他製造木籠以減除水患,後又修長提防洪水,人們稱之為「陳公堤」。他還在在汾水兩岸築堤植柳防洪,採用「添土增防,植樹固堤」的方法將泛濫的洪水變成造福百姓的「柳溪」,《宋史》記載:「陳堯佐為築堤,植柳數萬本,作柳溪亭,民賴其利」!

陳堯佐知壽州時發生了大饑荒,他第一個將俸米拿出來救濟災民,其他官吏和百姓們也紛紛效仿他貢獻糧食,賑濟了幾萬災民。

陳堯佐

陳堯佐在潮州任職時發生了一件事:百姓張氏的兒子和母親在江中洗澡,結果兒子被鱷魚給吃了,母親眼睜睜的看著卻無能為力。陳堯佐聽聞後傷心不已,派人將鱷魚「捉捕歸案」,後又撰寫《戮鱷魚文》,將鱷魚遊街示眾並煮了給百姓們吃掉。當時有人建議陳堯佐模仿韓愈寫一篇祭文,殺點牲畜去祭鱷魚了事,不過陳堯佐認為他不如韓愈德高望重,不能感化鱷魚,只好把它殺了。由此我們可見,陳堯佐的確是一個做實事的「父母官」。

陳堯佐一生清廉正直,深得朝廷賞識、百姓愛戴,為北宋江山社稷、人民安居樂業做了不少貢獻。儘管有人說「北宋缺將,南宋缺相」,但亂世中亦不乏能人志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談 的精彩文章:

這位空軍中將在開國典禮上架機飛過天安門上空 70歲依然翱翔長空!
她的一生以身為教師而自豪 參加過開國大典 晚年親歷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TAG:歷史小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