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有哪些殘忍的科學實驗?前方高能!

歷史上有哪些殘忍的科學實驗?前方高能!

約翰·華生和羅莎莉·雷納從一所醫院挑選了9個月大的艾伯特進行這項研究。艾伯特的母親是哈里特巷Harriet Lane Home殘疾兒童的奶媽。「艾伯特是華生和雷納進行實驗的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斐馬克診所一名僱員的兒子」。在實驗開始之前,小艾伯特接受了一系列基礎情感測試:讓他首次短暫地接觸以下物品:白鼠、兔子、狗、猴子、有頭髮和無頭髮的面具、棉絮、焚燒的報紙等。結果發現,在此起點,小艾伯特對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懼。

這時,兒童對白鼠並不恐懼。當白鼠在他周圍遊盪,他開始伸手觸摸它。在後來的測試中,當艾伯特觸摸白鼠時,華生和雷納就在艾伯特身後用鐵鎚敲擊懸掛的鐵棒,製造出響亮的聲音。毫不奇怪,在這情況下,小艾伯特聽到巨大聲響後大哭起來,並表現出恐懼。經過幾次這樣將兩個刺激配對,白鼠再次出現在艾伯特面前。這時,他對白鼠出現在房間里感到非常痛苦。

在實驗的17天後,當華生將一隻(非白色的)兔子帶到房間,艾伯特也變得不安。對於毛茸茸的狗、海豹皮大衣,甚至華生戴上有白色棉花鬍鬚的聖誕老人面具出現在他面前,他都顯示出相同的反應,不過艾伯特並不懼怕一切有毛髮的東西。這些看似惡作劇的行為,是心理學史上最出名也最富有爭議的實驗之一。心理學家沃森希望通過觀察小艾伯特的反應,把巴甫洛夫從對狗的研究中獲得的認識應用到人的身上。他和助手選定了在大學收養所做保姆的哈麗雅特·萊恩的兒子,在1920年對他進行超過3個月的實驗。

對於單親母親萊恩來說,讓孩子參加這項自己也不太明白的實驗,每天可以換來1美元。沃森還在繼續他的實驗,他要實驗這種恐懼是否可以轉移到其他物體上。小艾伯特開始害怕長絨毛的家兔,對著曾經撫摸過的小狗大叫,他甚至不敢觸碰皮毛大衣、棉花甚至是頭髮。在整個實驗中,沃森一直在尋找恐懼的聯繫,而沒有為解除這些恐懼聯繫做出努力。他在實驗成果里這樣寫道:「如果不是偶然發現解除恐懼條件的辦法,孩子的恐懼反應很可能一直存在下去。」小艾伯特於1925年去世,年僅5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陸氏宗親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點贊」四位歷史人物,並講:我們萬萬不可忘記

TAG:陸氏宗親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