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五十年前的核巨獸今年拆完,中國同類產品尚未啟用

美國五十年前的核巨獸今年拆完,中國同類產品尚未啟用

對於世界上的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來說,大家都比較熟悉。但其實還有一個核巨獸,在美軍的歷史上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卻不被大家知道。這個大傢伙的排水量超過萬噸,被叫做「斯特吉斯」號,是座浮動核電站。在2018年的今天,「斯特吉斯」號浮動核電站將走向生命的終點。

「斯特吉斯」號是美國陸軍的第一座浮動核電站,上面安裝的MH-1A反應堆是美國陸軍核動力項目之下建造的最後一座反應堆,也是整個項目裡面美國陸軍建造的功率最大的核反應堆。美國陸軍之所以要搞這樣的浮動核電站,是因為想在戰爭期間或發生自然災害導致常規電力無法供應的時候,提供一種應急的電力補充。

MH-1A反應堆是一台小型壓水反應堆,其生產合同於1961年8月授出,總金額為1720萬美元,1963年開工建造。該反應堆使用含量為4%~7%的低濃縮鈾作為燃料。搭載MH-1A反應堆是一艘二戰時期剩下來的自由輪,艦名是「查爾斯·H·卡格」號。為了能裝下MH-1A反應堆及其配套設備,船上的動力等設備被拆除,從而成為一艘駁船。

改裝工作是從1964年7月開始的,直到1967年1月25日才投入使用,負責改裝的企業是阿拉巴馬乾船塢和造船公司。完成改裝工作之後,該駁船的船名也從「查爾斯·H·卡格」號修改為現在的「斯特吉斯」號,其命名的來源是賽謬爾·斯特吉斯中將,此人也是美國陸軍核動力項目的負責人。

投入運行之後,「斯特吉斯」號很快就迎來了重要的任務。1968年7月,巴拿馬運河附近遭遇旱災,由於缺水發電而造成用電量短缺,因此美國陸軍將「斯特吉斯」號浮動核電站派往巴拿馬運河區域的加通湖,長期為當地提供電力,為保障運河的暢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沒有「斯特吉斯」號源源不斷地提供電力,那個時代的巴拿馬運河是沒有辦法保障每年超過2500船的通行量的。

在隨後的八年時間裡,「斯特吉斯」號浮動核電站一直在辛勤地工作者。但就在1976年,美國陸軍認為維護這座浮動核電站的成本太貴,而且需要一筆不小的升級費用,於是決定將其打入冷宮。當年,「斯特吉斯」號就被拖往詹姆斯河的後備艦隊。而「斯特吉斯」號的工作,則由兩台日立生產的21兆瓦汽輪機組來接替。

此後接近四十年的時間中,「斯特吉斯」號猶如被外界遺忘了一般。直到2014年3月27日,美國軍方才宣布讓「斯特吉斯」號退役,將合同授予芝加哥橋樑和鋼鐵公司對其進行拆解,合同金額為3466萬美元。今年,「斯特吉斯」號將全部拆卸處理完畢,此時距它完成改裝已經過去了51年。

美國陸軍再也沒有建造浮動核電站,但俄羅斯對這個領域卻長期保持著興趣,近年來中國也開始投入資金進行研發。而且在2017年,中船重工的技術人員張乃亮就曾經對外透露,中國的相關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我對即將完成充滿信心,準備工作會在2020年完成,且在渤海鑽探基地實施第一次測試。

由於對浮動核電站的使用認知,美國陸軍最終放棄了這個項目,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浮動核電站對於其他國家就不合適。中國雖然研發建造姍姍來遲,比美國晚了半個世紀,但只要肯花大力氣,就一定能夠成功。

全文完,謝謝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的空母 的精彩文章:

俄太平洋艦隊主力春節期間發生火災,正進行升級損失慘重
俄被擊落蘇25飛行員是烏克蘭人?這不過是個特意的謊言

TAG:雲上的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