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易經》:境界無上限,道德有底線

《易經》:境界無上限,道德有底線

《易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位列十三經之首,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寶藏。

六十四卦是《易經》的根本內容。《易經》說天地萬物道理,也是演繹了不同的人生哲理。

圖片源於網路,歡迎關註:學國學網

境界無上限

《易經》有六十四卦,第六十三卦是既濟,表示已經完成,但是事物不可能窮盡,所以接下來的最後一卦是未濟,表示還沒有最終完成。

有人說,人生有三種境界:最低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脫俗,最高境界是返璞歸真後的淡然。

也有人把人生分為四個等級,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境界是可以無限提升的,越往上走,看到的天地越寬,風景越美,直到不可思議!

境界的提升只靠一個字:悟。

錢鍾書說:「人性中皆有悟,必功夫不斷,悟頭始出。如石中有火,必敲擊不已,火光始現。」

境界無上限,只有「悟」,不停地下功夫,不要心胸狹隘、故步自封,也不要有點進步就沾沾自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有事心不亂,無事心不空;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心大世界小,心小世界大。

做事就是修心,修心就是覺悟,覺悟就是人生!

圖片源於網路,歡迎關註:學國學網

道德有底線

《易經》:「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多多做善事,自然有好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多行不義必自斃,做人必須要有自己的底線。

一個人,沒有道德底線,就什麼壞事都敢幹。壞事做多了,害人害己。

古訓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一個人毫無底線,為所欲為,就算能一時呼風喚雨,卻終會隨時受到報應。

人在做,天在看。別看現在鬧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無論出於什麼動機,都不要急功近利、不擇手段。

想人家好,自己才會好。

與人為善,甚至損己利人,這是「境界」;至少不損人利己,尤其不能損人不利己,不破壞社會風氣,這是「底線」。

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只能用來要求自己,而不能強求別人也有。

底線,卻是每個人都不能缺失的,因為底線是道德基礎,是做人根本,一旦失守,就會被人鄙視。

無底線,則無敬畏;無敬畏,則無禁忌。

做人不必有遠大理想,但是一定要有道德底線,做到「心中有畏」和「心中有戒」,就可以守住底線。

圖片源於網路,歡迎關註:學國學網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際遇。

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對得起天地良心,於人於己問心無愧,對父母盡孝,對朋友盡義,對事業盡忠,就會一輩子活得坦然,活得輕鬆,活得有模有樣。

人生苦短,百年一瞬,把生命和精力浪費在「搞人」,把有限的時間用在給別人「使絆子」上,只會留下劣跡和笑柄。

而沒有這些罪過和低級下作,那麼,無論一個人的成就大小,至少可以非常心安理得地享受人生。

選擇朋友和同事,要看重能守住底線的人,警惕唱高調的人。

有些道德高標準,比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並非所有人都能做到,甚至是大多數人做不到的。

一些唱高調的人,是希望別人做到高標準、嚴要求,至於自己,就不好說了。

真正能守住底線的人,肯定不是唱高調的人。

生而為人,理應善良。善良沒有錯,但是要學會對別人善良的時候保護好自己,分清對方是人是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國學 的精彩文章:

中國各省對聯文化,快看看你的家鄉是哪句?
優秀孩子背後的父母,在這15個方面驚人相似!

TAG:學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