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荷西沒有多好,只是特別適合三毛

荷西沒有多好,只是特別適合三毛

前一陣因為一樁女文青和某導演在大理的風流韻事,沉寂多年的三毛與荷西又一次被很多人提起。那篇絮絮叨叨又邏輯混亂的十萬加爆文我實在看不下去,不過看到這個年代還有人對三毛與荷西抱有那麼強烈的仰慕和憧憬,還是令我感到幾分意外……和感動吧。

關掉文章後,我無心去八卦事件本身,眼前卻浮現出披著長發、穿著長裙的三毛與大鬍子荷西手牽手微笑著目視前方的模樣。一瞬間,他們又幻化而去,撒哈拉的沙漠、加那利的海,這些雖未去過卻曾經神遊過無數次的遠方,又一一在我眼前鋪開。

我又從書架上拿起多年前買的那本三毛作品集,隨意翻看。翻著翻著又像以前每次重溫時一樣,總是停留在她與荷西在一起時寫的作品,百看不厭。

三毛不是只交過這一個男朋友。從她的作品和家書里看來,她交過的男朋友,數量頗多,類型、國籍豐富,英俊的有,有錢的也有,死在她懷裡使她撕心裂肺的也有。然而這些人在她的文字中,卻大多都只是路人甲乙的存在。

只有荷西,無論在她的書里,還是她的生命里,都佔據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我從來不覺得荷西是個好丈夫。

荷西的優點,三毛說過很多很多。孝順,善良,工作認真,手巧能幹,有責任心,不怕吃苦,思想單純……但他的大男子主義、他的不體貼也確確實實存在。你花十分鐘看一下《稻草人手記》中《這樣的家庭生活》一篇就知道了,未婚的看了十有八九會恐婚。

《這樣的家庭生活》講的是荷西和三毛剛剛從戰爭中的撒哈拉沙漠逃難到加那利群島,失了業,每天發愁房子的分期付款要怎麼付的時候,馬德里的婆婆也沒有提前通知,就帶著荷西的姐姐、姐夫以及姐姐的兩個孩子前來度假。

到了之後,他們毫不關心荷西與三毛的處境,從頭到尾沒問候過一句,每天只知道吃喝玩樂,使喚三毛做這做那。早上,姐夫要吃魚,婆婆要喝茶吃白水煮蛋,小女孩不要牛奶要喝可可,小男孩不吃麵包要吃麥片,荷西不吃麵包要火腿荷包蛋和橘子水;晚上婆婆和姐姐姐夫佔據了所有的床,三毛與荷西睡在地上,夜晚三毛還要起來兩次伺候小男孩上廁所、小女孩喝水;日間三毛更是疲於應對所有的家務活以及不時去滿足每個人那種一刻也不能等待的要求,一家人出去玩的時候,三毛若不去,要被荷西指責是「耍個性」,不聽媽媽的話,三毛若是去了,回到家婆婆又會怪她午飯準備得太匆忙,湯沒有煮出味道。

三毛啊三毛,你這麼有個性又有才華的人,幹嘛要做這麼委屈這麼低聲下氣的賢妻良母呢?那個拉肚子的小男孩,他的奶奶、爸爸媽媽、舅舅都在身邊,你又何必去給他擦屁股、洗澡、洗他拉髒了的褲子和地毯呢?

即使如此,好像也沒有誰覺得她有多辛苦,反而個個覺得自己沒被照顧好。

別人如此也就算了,荷西自己,也是一樣,只關心有血緣關係的家人們過得好不好,開不開心,對妻子的辛勞,是如此漠然,沒一句貼心的話,沒一句安慰,反而句句話都帶著刺。

「母親第一次來兒子家,還得挑你高興的時候?」

「為什麼舊事重提?你什麼事都健忘,為什麼這件事記得那麼牢?」

「為什麼差我去買床單?那是女人的事。」

「我媽媽沒有打你,沒有罵你,你還不滿意?」

「偉大的女性,都是沒有自己的。」

……

這些重話,三毛居然也能忍。每次氣氛不對,都是她首先噤聲。

大學的時候,我讀到這篇時,總是氣得不行。那時我就憤憤地跟室友說:這樣一個丈夫到底要來幹嘛?這種婚姻的意義到底在哪?

《五月花》里,二人在奈及利亞,有次一言不合,荷西「猛然舉起手來要刮我耳光」,最後「手一軟,垂了下來」。

在三毛看來,這好像並沒有什麼問題。垂下手之後,荷西沖了出去,三毛還心心念念要向他道歉,最後也的確道歉了。

不過真正令我感到很驚訝的,是最近在Miss南的文章里看到的這段,也是三毛自己的文字:

「多年前,我的先生畢業離開我去迦納利群島回到西班牙本土,去接受19天深海潛水在訓練,那時我們相識第十一個年,結婚四年。先生邀我同行,我為了省路費,不肯去。在那分別的十數天,先生每天與我聯絡,回家後卻直接告訴我,他結識了一個女孩子,接近陷入情網,又說:要不是結了婚---

我的第一反應相當複雜,各種滋味包括很深的自責,我的行為反應是投入他的懷中,不能說一句話。

三個月以後,我看先生常常黯然,卻不在提那個女孩子的名字,我內心的痛楚和歉疚就更深了,因為對方是一位對我丈夫也付出了真情與熱愛的好女子。後來我誠懇的問先生,要不要我回台灣一年,請他們兩個在生活上相處一陣,如果他們美滿,那我就自尋生路。一旦他們因為了解而分開,只要先生一個電報,我就飛回去,我還是要他。又如果,三個人一同接納觀念,親愛相處,那就三個人同時下決心做好親密朋友,佳人和愛侶的事實,真誠相待,不分彼此。」

伴侶精神出軌了,表示理解、同情、寬容我都能接受,但這一個勁的「自責」與「歉疚」又是怎麼回事?這種思維到底從何而來啊?

我向來知道三毛不是女權主義者,而是荷西口中「最好的主婦」,但也沒有想到那個在美國西班牙德國受到過高等教育的她,那麼高傲有個性的她,在婚姻中竟然「傳統」至此,卑微至此。

荷西作為丈夫的「黑點」其實不止這些,就不贅述了。這些年我對他的印象都是「一個大男子主義的西班牙男人」,但這不影響我認為他和三毛是對神仙眷侶。畢竟找丈夫,不是找一個各方面都完美的道德楷模,而是要找一個彼此相愛和需要又適合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愛人。

如果說,三毛與荷西在一起的那些年是她生命中最快樂最充滿活力的幾年,也是她創作出最受歡迎的代表作的重要階段,應該有不少人會贊成吧?

一方面,人的青年時期本來就是一生中的黃金時期,彼時的三毛體力、精神上都處於相對健康的狀態,沒有少年時期課業的負擔,沒有在家時跟姐姐弟弟們相形見絀的自卑感,過的正是最理想的「異鄉人」的生活,並且已經進入完全融入的階段;

另一方面,荷西與她的確性情相投,他就是那個適合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

這個大男子主義的西班牙男人,尊敬她最摯愛的父母,提到他們時總是充滿了敬意和感激;

他願意追隨她去漫天黃沙的撒哈拉沙漠,過那種枯燥又艱苦的生活,租下三間空空的土房,與當地的撒哈拉威為鄰,自己動手做桌椅書架,白手成家;

他在結婚時,送她的禮物是一個大盒子,打開一看,是一副駱駝的頭骨,「慘白的骨頭很完整地合在一起,一大排牙齒齜牙咧嘴地對著我,眼鏡是兩個大黑洞」。這樣的禮物除了三毛很難想到有誰還會欣賞,並且視若珍寶;

他們買了心愛的車,三毛獨自開的時候敢於搭載過路的老漢、妓女以及山羊,荷西開的時候載了好幾個臟小孩去兒童樂園,車上又是鼻涕又是尿印,觀念若是不同的夫妻肯定要為此大吵。

為了去撿化石的小烏龜和貝殼,他們兩居然願意開兩百多里的車冒險出行。結果,荷西差點凍死在沼澤地里,三毛也險遭強暴。儘管如此,他們一緩過勁來還是決定第二條下午再次來搜尋,儼然是兩個瘋子。

有這麼一個人,陪你去瘋,陪你去浪,陪你一起做個怪人,陪你沙漠海島都去風風火火走一遭,何其幸福及幸運啊。有過這樣轟轟烈烈、充滿激情的日子,就算二人都沒有活過知天命的年紀,也算是不負此生了。

荷西過世後,三毛依然行走不停,將萬水千山都走個遍了。然而這些路程的文字的基調再也不似從前那般風趣靈動,充滿生氣了,她整個人貌似也變了,總是那麼陰鬱、疲倦、厭世,似乎完全是為了對父母的愛和責任才勉強活下來。最後,她還是沒有逃過那個令人痛惜的結局。

死亡,在我們世人看來,是永遠的失去。然而對三毛來說,卻可能是一種解脫;對於她和荷西而言,更是一種團聚。所以,死亡也未必就是件悲傷的事情。更何況,她的文字,依然鮮活著,活在很多人心間。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美千百度 的精彩文章:

若連皮草都能穿得好看,還有什麼是不能穿的呢?

TAG:尋美千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