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消費貸真有看上去那麼美嗎?小心別落入它的陷阱!

消費貸真有看上去那麼美嗎?小心別落入它的陷阱!

「打開手機點擊幾下,幾秒鐘就能到賬,還能分期付款。以前是找不到借錢的途徑,現在是衡量各種成本選擇向誰借。」家住高新區、剛剛畢業的「90後」小夥子劉正陽感嘆道。他剛剛在淘寶上通過支付寶「花唄」購買了一款價值3000多元的限量版耳機,而他一個月的實習工資只有1200元。

去年,花唄發布了《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數據顯示,在中國近 1.7 億 90 後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了 4500 萬,也就是說平均每 4 個 90 後就有 1 個使用花唄。在購買手機時,76% 的年輕用戶會選擇分期付款。在社交平台無孔不入、肆無忌憚的煽動下,消費被與身份、階級、品味、智商,聯繫在一起。

文中圖片均來自互聯網

1

什麼是消費貸?

近年來,互聯網消費貸市場快速發展。據了解,消費貸主要指房貸、車貸以外的「無擔保、無抵押」個人消費貸款。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住戶貸款中的短期消費貸款新增1.06萬億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

消費貸憑啥這麼火?據分析,目前消費貸客戶的年齡大多為18歲到36歲,以無收入學生、進城務工藍領、低收入白領為主。這類客戶通常有超出收入範圍的短期性消費需求,面額通常為幾百元、幾千元,向傳統銀行申請貸款肯定不現實,而小面額、借還便利的消費貸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

2

有錢就花,沒錢就借,

是為你量身打造的消費陷阱

去年,螞蟻金服旗下的花唄推出廣告《年輕,就是花唄》。視頻中的三個年輕人,一個人買了薩克斯,一個四處旅行,一個置辦了辦公室創業,彷彿印證了廣告詞「活成我想要的樣子」。

與之相仿的是,京東白條廣告《致憋尿前行的年輕人》告訴你不用再忍耐四次相親都穿同一件衣服,在機場星巴克吃泡麵,和兩億人同一天放假,號召年輕人使用京東白條消費,「願所有忍耐的年輕人不再錯過生活」,「有白條的地方就有更好地生活」。

兩支貌似積極的廣告都在極力消費年輕人的痛點,將提前消費描繪成為正義的、必要的、有追求的。它挑逗著搭地鐵、吃外賣、租房子的普通人:戴上AKG耳機,說走就走滿世界浪才算對得起自己。

然而,花唄和白條的本質皆為小額消費貸款,其針對的人群是資金有限,衝動消費的大學生群體。指望萬八千的額度談什麼開創事業、環遊世界,提升自己,都是大寫的扯淡。

根據上海交通大學發布的《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普通高校的學生支出中,購買衣物僅次於飲食消費,其次是社交娛樂、通訊交通,學習培訓則排在最後。去年雙11,高校學生消費總額超過30億,人均1個包裹。在知乎上匿名寫下自己深陷網貸泥潭過程的孩子們,無不是把錢花在了電子產品,戀愛開銷,衣服鞋子上。

此外,數據還顯示,中國大學生的人均年消費能力已達到近20000元,年消費總額達到6000億,超過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對於這樣一片龐大洶湧的藍海,足以讓各路商家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分一杯羹。

作為大數據巨頭的阿里們,對於花唄、白條的資金去處心知肚明,他們打出的廣告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這幾千塊不多不少的額度一隻溫柔的小手招呼著3000萬蠢蠢欲動的亞當和夏娃從一支手機、一支口紅開始一步步放出心中的猛虎,走向欠債-還款-欠債的泥潭。

一旦逾期支付,消費貸外包的催債公司會打電話給你的父母、同學、支付寶好友,讓你陷入恐懼和羞恥。包括「花唄」、「借唄」這些產品的命名也是居心叵測,傳達出的是輕佻膚淺、隨心所欲、不負責任的價值觀。

3

小心身陷「高利貸」泥潭

因為期限短、借款便利,很多客戶對利率並不敏感,消費貸隱藏的高息卻變成了放貸機構的「現金奶牛」。

在使用支付寶付款時,付款碼的下方會出現「一鍵開通花唄」字樣,在手機上簡單操作確認後,2萬元的消費額度便到手,界面上卻沒有任何關於逾期費用的信息。筆者在諮詢客服後才得知,「花唄」的逾期利息為每日萬分之五,看似非常低,但換算成年利率竟高達18%。在寧波,銀行的房貸基準利率也只有5%左右。

正規平台尚且如此,那些缺少完善風控機制的小型放貸機構又會怎樣呢?寧波一家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有些互聯網平台的利率甚至突破36%的高利貸紅線。「這些平台往往只從身份證獲取借款人的年齡信息,而對借款人的職業、家庭背景、歷史信用記錄、資產等了解很少,壞賬率通常在20%以上。」該負責人說,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平台只有利用高利率覆蓋高違約風險,才能實現持續盈利。

雖然借貸金額只有幾千元,但客戶在借款消費的誘惑下,極易突破負債能力的極限,陷入多頭借貸、借東家還西家的惡性循環之中。如在「大學生貸款買蘋果手機,3萬元滾成70多萬元」這個著名案例中,湖北大二學生柳晨面對債務,拆東牆補西牆,不斷地去找小額貸款公司貸款還債,結果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4

「馬蒂爾德陷阱」帶來的毀滅之路

關於消費主義,霍老爺曾寫過一篇文章《瑪蒂爾德陷阱:中產階級毀滅之路》。嫁給小職員的瑪蒂爾德原本過著樸素、安穩,符合自己身份的生活。然而,覺得自己是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華而生的她,嫌棄著寒傖逼仄的家居,三天一換的餐布,粗糙俗氣的衣料,一鍋肉湯就能滿足的丈夫。

她夢想著上流社會那些披著古代壁衣的大客廳、擺著無從估價的瓷瓶的精美傢具、豐盛精美筵席上光輝燦爛的銀器皿,在熱烘烘暖爐旁圈椅上打盹的侍應生。

最終,因為弄丟了一條為滿足虛榮心而借來的鑽石項鏈,馬蒂爾德付出了十年的艱辛勞作。高利貸滾成的數目令她不得不一面回收借據,一面另外立幾張新的借據展緩日期。日復一日,沒有片刻的喘息,亦恥於將這一切告知親友。

這跟今日深陷校園貸泥潭的年輕人何其相似。當你像130年前的馬蒂爾德一般,過著普普通同、力所能及的生活,忽然有人告訴你漂亮的女孩都自帶燒錢屬性,出門一定要帶自己最貴的口紅,月入5000也能看起來像月入5萬,換個腎6才是跟得上潮流,儘管你的腎5也才用了不到一年。

隨著營銷者把幸福的標準越調越高,全盤接受的你會變得越來越不幸福。花出去的錢,看起來似乎投資在自己身上,並沒有浪費,但實際上是,你為了這些不切實際的東西,毀了自己上升的道路。

5

通過消費符號建立身份認同註定是一場悲劇

2017年,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消費者購物過剩現象突出,通過社交網路和電商平台建立的「社交購物模式」是重要的推動因素之一。82%的受訪者表示看到別人穿好看的衣服也想買一件,72%的受訪者表示看到社交網路上的穿搭文會引發購買的慾望。49%的受訪者表示會因為偶像代言產品而衝動購買一些不需要或不合適的東西,這一比例明顯高於香港、台灣、德國、義大利。

通過消費符號建立身份認同註定是一場悲劇。130年前,馬蒂爾德沒有因一件400法郎的裙袍,一條「三萬六千法郎」的項鏈進入到夢寐以求的上流社會。她的艷壓群芳,她的驚鴻一瞥早已被眾人遺忘,只有馬蒂爾德自己在餘生的艱辛中無數次回想起那個無限榮耀舞會。

據新華社在2017年對44個城鎮、近1萬名消費者展開的調查,約八成的受訪者認為,在未來五年內家庭收入將出現明顯增長,中國消費者的信心達到近10年來的新高。與之相反的是,在歐美,一次次的經濟危機、泡沫崩潰,一次次的消費主義反思令人們的消費觀趨於保守。

曉得

君說

年輕人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理財觀與保險管,歐美青年敢於消費未來,主要是基於完善的保險體制與信用體系,這是中國與歐美最大的消費前提。而且,「I can"t afford it 」在英文世界從來不是一句羞於啟齒的話,繞開消費主義的泥沼與桎梏的辦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理直氣壯地大喊一聲:我買不起!

版權聲明:本文系【財曉得】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財曉得】公眾號。

《財曉得》團隊:高校金融、保險、經管專業教師、一線財經記者、股市牛人、保險精英、理財達人,合作共享,協同運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曉得 的精彩文章:

病毒變異!三月可能出現新的流感高峰!

TAG:財曉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