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空軍現有一個問題,引進俄羅斯蘇-35或為重要解決方案

中國空軍現有一個問題,引進俄羅斯蘇-35或為重要解決方案

原標題:中國空軍現有一個問題,引進俄羅斯蘇-35或為重要解決方案


近日,有關蘇-35的引進成為許多爭議的焦點,有人認為蘇-35性能可靠,代表了俄羅斯航空的先進和成熟的系統整合。有人則認為,蘇-35不能完全融入中國空軍的作戰體系,引進受制於人,因此不應該繼續引進。


中國空軍蘇-35


不過這些討論應該看到這樣一點,中國空軍目前是嚴重缺乏成熟的三代半戰鬥機的。目前可以稱得上是三代半的國產戰鬥機只有殲-10C和殲-16兩款,其中殲-10C產能較大,但由於本身屬於中型戰鬥機,航程、載荷頗受限制,現在一般執行多用途任務。殲-16則為重型多用途戰鬥機,主要也是多用途任務,特別是在對地對海打擊能力上頗為強悍。



殲-10C

蘇-35相比於殲-10C和殲-16,主要優勢在於強悍的空戰性能。從蘇-35的表現來看,其氣動、發動機、全系統都達到了較高的水準,可以說是蘇霍伊發展蘇-27系列20多年的集大成者。也許中國可以製造與N035「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相同甚至更好的雷達,但是蘇-35的AL-41F1S發動機和強大的氣動與飛控是沈飛絕對無法相比的。作為蘇-27的原始研發機構,蘇霍伊可以說在蘇-27系列的發展能力上無人能及。



中國空軍蘇-35


中國空軍目前仍然需要大量的三代半戰鬥機來頂替逐步加速退役的殲-7乃至部分殲-8部隊,一些早期殲-11A/蘇-27SK也即將到壽,在未來10年左右中國空軍會留出的300架以上的三代半以上戰鬥機缺口需要填補。然而,制空戰鬥機國產只有殲-11B進行小規模復產,預計只有72架左右。殲-11D的發展太過緩慢,成熟度無法與蘇-35相比,無法滿足需求,因此只要殲-20產能沒有革命性的提高,事實上中國空軍選擇的餘地並不大。


這樣的畫面將在未來幾年內消失


蘇-35戰鬥機當然有一些困難,一方面是俄羅斯方面自身需求也很旺盛,首批交付中國的24架蘇-35是俄羅斯政府推動才順利交付的,後續批次不一定能保證順利交付。另一方面,蘇-35的研發過程中國並沒有參與(本來可能有機會),因此中國的需求並沒有在蘇-35設計時就被考慮,要升級有一些額外的研發周期,這也是個干擾因素。



蘇-35S


不過整體上看中國繼續訂購蘇-35將是個趨勢,事實上比起等待沒影的殲-11D或者殲-11E,蘇-35SK會是個可靠的選擇。由於在2010年左右中國沒有能夠確定是殲-11D還是蘇-35,這給現在帶來了一些延遲,未來幾年,中國空軍的換裝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蘇-35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囧曾看軍事 的精彩文章:

印度在這一方向上有一個天然優勢,但中國可有兩招克制
這支軍隊大量裝備中國武器,50年前被美國痛打,卻引發美國撤軍

TAG:老囧曾看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