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咖評鑒知識點

清咖評鑒知識點

GIF

星巴克的拿鐵、卡布,幾乎啟蒙了人們對於咖啡的認知;但它最繽紛精細的一面卻被掩蓋在厚厚的奶泡之下。撇去香精和牛奶的單品咖啡,越來越成為人們的真愛。然而,對於一杯單品咖啡,到底該如何判斷好壞呢?

如何品嘗

在喝咖啡之前,最先要感受的就是香氣。好的咖啡通常會有十足的香氣,一杯好的瑰夏完全就是香氣炸彈。有的豆子在溫度不斷下降的過錯中,香氣風味還會不斷變化。

在喝咖啡時,先小喝一口,不要急著咽下去,在口中輕漱,讓咖啡接觸口腔的每個角落。甚至可以稍稍吸入一點空氣,這樣鼻腔也能感受到更多風味,是莓果?是柑橘?還是焦糖和巧克力?其實,咖啡不光是口舌的享受,更多的體驗其實是來自鼻腔。

基本標準

簡單來說咖啡品質的直接判斷取決於酸、甜、苦,以及咖啡的口感、風味和餘韻。

酸度

我比較嗜酸,在我看來酸度的活躍明亮是一杯咖啡最值得細品的地方。隨著一些相對精細的中淺烘越來越流行,柑橘、蘋果、檸檬等清冽的果酸漸漸為大眾所知。

圖片鏈接《咖啡中的『酸』》

通常,水洗法處理的生豆有著更明亮的果酸;烘焙過程中,淺烘咖啡的酸度也更加突出。而沖煮時,水溫稍升高几度,酸味也許就從柑橘清冽變成了蘋果的溫和。再加上咖啡粉量、研磨粗細、沖煮時間等諸多因素,要得到一杯始終如一的好咖啡 - 電子稱和溫度計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甜感

對於一杯好咖啡,甜味同樣不可或缺。作為咖啡至關重要的風味之一,咖啡中的甜感與生俱來。除了品種本身和生豆處理方式對於甜味的影響,甜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烘焙(梅拉德反應)。

GIF

苦味

苦,同樣是咖啡中最常見的風味;對苦味的喜愛也是見仁見智。單品愛好者,更多時候則偏向於風味更加精巧複雜的淺烘和中烘焙咖啡,這類咖啡通常會有著更加清晰的酸度和甜感,苦味也收斂得多,對於咖啡本身的風土滋味也有更好的體現。

當然,沖煮就看技術了。好的咖啡師,一定懂得如何讓咖啡綻放出最美的風味,並在苦味和雜味析出之前收手,這裡不得不強調計時器。如果你杯中的咖啡苦到無法接受,甚至呈現出木屑、煙塵、甚至燒焦的味道,真的像是在喝一大缸泡過煙頭的黑水。

口感

對於咖啡,口感(body)同樣很重要,這個概念更加類似葡萄酒中的「酒體」。簡單來說,就是咖啡在口中可以感受到的「厚度」,像水像茶?還是像果汁像牛奶?

GIF

圖片鏈接:口感就是觸覺

通常,口感厚重的咖啡往往有著較低的酸度和稍高的苦度;而口感清淡細緻的咖啡,酸度也通常更加明亮清新。

風味

和葡萄酒一樣,咖啡的香氣與風味同樣可以令人聯想到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比如水果、花香、蜜糖、蔬菜、香料、烘焙等等。這也是咖啡最最奧妙的地方,不同的品種、產地、精製方式都可以造就不同的風味特徵。

圖片鏈接:詳解咖啡味 正視風味輪

餘韻

GIF

好的咖啡,滋味更足,常常也有著更長的餘味,有時候隔好久都能感受到咖啡的回甘。同時,一些不幹凈的風味在餘味中也很容易感受得到,比如霉變、煙塵。

喝清咖的樂趣本身會隨著經驗積累而增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afeCulture啡言食語 的精彩文章:

竟然「ta」也會影響?
烘焙中級基礎理論知識

TAG:CafeCulture啡言食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