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昆蟲記:朗格多克蠍子

昆蟲記:朗格多克蠍子

朗格多克蠍子

半個多世紀之前,我在維勒尼福山上首次見到朗格多克蠍子。那天,我為了寫一篇關於蜈蚣的博士論文,在山上翻了整整一天的石頭。石頭下邊發現的昆蟲並不總是我要找的蜈蚣,偶爾也會是另外的一種昆蟲——蠍子,它們舉著一對鉗子,尾巴朝後背捲起,末端有一根毒針,正在往外冒毒液,那模樣簡直太恐怖了!

那天我抓了很多蜈蚣回去,心裡高興極了,感嘆科學如此讓人著迷。我一隻蠍子都沒抓,卻隱隱有種預感,這種昆蟲終有一日也會成為我的研究對象。這種預感在半個多世紀後終於成了真。

我家周圍有不少朗格多克蠍子,但據我了解,這種蠍子在瑟里昂山上分布最為廣泛。那裡向陽的山坡上岩石眾多,氣溫很高,像非洲一樣炎熱,蠍子怕冷,正適合居住在那裡。再加上山坡上多鬆軟的沙土,吸引了無數蠍子定居。蠍子性情古怪,不願和其餘同類共同居住,都是獨居一室。我從未見過一塊石頭底下生活著兩隻蠍子,偶爾見到兩隻蠍子同時出現在一塊石頭底下,必然是在進行你死我活的廝殺。

蠍子的家安在大而扁的石頭下面,是一個非常簡陋的洞穴,洞口跟廣口瓶的瓶口差不多大,有幾寸深。洞主人多半就在門口,擺出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架勢,舉著鉗子,翹著尾巴。某些情況下,洞主人也會藏在外人看不到的洞穴深處,要用鏟子之類的東西才能引它出來。在這個過程中,要小心自己的手指,以免被蠍子的鉗子夾到。我捕捉蠍子時,會用鑷子夾住蠍子的尾巴,將每隻蠍子單獨放進一個紙袋子里,頭部向下,這樣便能安全、方便地運送蠍子了。

讓人望而生畏的朗格多克蠍子在地中海沿岸遠離人煙的地方生活,不會跑到人身邊。它們的體形比普通黑蠍子大很多,最長能達到八九厘米,而且是金黃色的。朗格多克蠍子的肚子分為五節,每一節都像一隻小小的酒桶。尾巴也分成五節,末尾一節是毒囊,裡面裝著毒液,尾端有一根鉤狀的毒針,用放大鏡能看到毒針上有一個很小的孔洞,毒液就從這裡面流出來。蠍子的毒針十分鋒利,能把紙刺破。由於毒針是鉤狀的,如果尾巴伸直,針尖就會朝下,只有朝背部彎曲,往前伸時才能方便地刺傷敵人。因此,蠍子極少會把尾巴伸直,不管休息還是走路,基本都保持著尾巴朝背部彎曲的姿勢。

蠍子的鉗子有多種用途:行走時,朝前伸出鉗子,可以刺探前方的路況;進攻時,可以用鉗子死死鉗住獵物,再用尾巴上的毒針將獵物刺傷;享用獵物時,鉗子又能像人的手一樣,鉗住獵物送到嘴邊。不過,鉗子並沒有行走或平衡身體的作用,也沒有挖掘作用。發揮這三種作用的是蠍子的步足。

蠍子有八隻眼睛,其中有兩隻大而突出,長在頭胸部,另外六隻很小,每三隻一組,長在嘴巴上面。這八隻眼睛都沒長在方便觀察前方狀況的地方,而且視力也不好,除近視外,斜視也非常嚴重,所以蠍子在行進時,就要像盲人一樣摸索前行。

要全面了解蠍子的神秘習性,我不能只靠去田野中觀察,必須親自餵養它們。我在荒石園為它們建造了一座樂園,在這裡,它們享有充分的自由,也方便我觀察。這座樂園中的土壤是有黏性的紅土,不方便它們挖掘。我便在地上挖坑,把紅土換成它們喜歡的沙土。為避免它們挖掘時出現坍塌,又將這些沙土壓實。蠍子們會在沙土中挖洞,然後再用一塊扁平的石頭蓋住洞口,在這裡住下來。很快,一座蠍子樂園就建成了,有二十隻成年蠍子定居於此。附近有很多獵物,它們能自己狩獵,我不用擔心它們的食物問題。

可單是這座樂園,並不能讓我觀察到蠍子的所有情況。我便又在實驗室的一張龐大的桌子上建造了第二座樂園。用一些很大的罐子裝上沙子和瓦片,作為蠍子的家,再在上面罩上一隻罩子。不過因為空間有限,無法容納很多蠍子,而且沒有蠍子喜歡的山坡和炙熱的陽光,所以生活在罩子里的蠍子整日無精打采,還有很多逃跑了。我能觀察到的情況少之又少,就這樣白白浪費了一年。

後來,我想到建造玻璃牆,光滑的牆壁能有效地防止蠍子逃跑,還能為它們提供更寬敞舒適的生活環境。果然,生活在這裡的蠍子比生活在罩子里的蠍子活潑多了,到了傍晚還生機勃勃。我將這座玻璃宮殿放到花園的長椅上,這就是蠍子的羅浮宮。通過種種努力,我終於建造了三座蠍子的樂園。

在很多人心目中,蠍子是一種貪吃的動物,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蠍子的飲食很有規律。我在荒石園那座最早建立的露天的蠍子樂園中觀察到,每年十月到第二年的三月末這長達半年的時間裡,朗格多克蠍子都不吃東西,躲在洞穴里不理世事。這時就算把好吃的食物送到蠍子眼前,都會被它用尾巴甩出去。三月末,蠍子終於開始吃東西了,可是吃得不多,只吃千足蟲、石蜈蚣之類的小東西,並且隔很長時間才會吃一次。飯量之小,簡直讓我無法相信。這段時期,蠍子不光飯量小,膽量也很小,居然會被一隻粉蝶扑打翅膀的聲音嚇到。它們的膽量要在真正的飢餓感產生時才會被激發出來,這需要等到四月份。

蠍子喜歡活的食物,對屍體一點興趣都沒有。可只是活的還不夠,要讓它們滿意,獵物還要個頭小、肉質嫩。一開始,我為了讓蠍子快快長大,專門選很大的蝗蟲給它們吃。可我的一片好心,蠍子根本不領情,因為大蝗蟲戰鬥力強,會增加蠍子捕獵的難度,而且大蝗蟲的肉很老,不好吃。

我還從野外抓了六隻很胖的蟋蟀來喂蠍子,我認為蠍子一定會喜歡它們的。我將它們放進蠍子的玻璃宮殿中,喂生菜給它們吃。它們邊唱歌邊進食,對身邊的危險毫無察覺。就在這時,一隻蠍子走上前來。面對這個兇猛的傢伙,蟋蟀們並沒有表現得多害怕,倒是蠍子見到這六個陌生的胖子後,生怕它們會傷害自己,不停地往後退。接下來的一個月,六隻蟋蟀和蠍子一直關在一起,結果從未有一隻蠍子向蟋蟀發起進攻,蟋蟀每天的生活十分愜意。我猜這可能是因為這些蟋蟀太健壯了。

為了找到蠍子喜歡的食物,我可謂費盡心機,在野外蠍子經常出沒的地方捕捉了很多小傢伙,比如盜虻、砂潛、虎甲之類,但蠍子面對這些醜陋的獵物依然表現得趣味索然。究竟什麼樣的獵物才能滿足它們呢?我十分頭痛。

五月份,我在荒石園中發現了一群野櫻朽木甲,它們在這裡逗留了兩周,交配,產卵。等它們離開後,我便拿它們的幼蟲去喂蠍子。我認為蠍子應該會很喜歡這種食物,我猜對了。眼見幼蟲躺在地上一動不動,蠍子悄無聲息地發起了進攻。狩獵過程簡單至極,蠍子根本不用動用自己的尾巴和毒針,輕而易舉就用鉗子鉗住了這些小傢伙,送到嘴裡。小傢伙垂死掙紮起來,向來喜歡安安靜靜吃東西的蠍子發火了,用毒針不斷刺向獵物,獵物最終安靜下來。蠍子開始細嚼慢咽,數小時後進食結束了,幼蟲只餘下一點殘渣,卡在蠍子的嗓子眼裡不上不下。蠍子用鉗子把殘渣全部掏出來,丟棄在地上。之後要過相當長的時間,蠍子才會再次進食。

這段時期,我在栽種著丁香樹的小道上發現了很多粉蝶,便抓了十多隻,將它們的翅膀弄斷,放到玻璃宮殿里,給蠍子吃。晚上八點,蠍子從各自的洞穴里出來,不停地跑來跑去,尾巴一時翹起,一時低垂,但末端始終朝上。斷翅的粉蝶飛不起來,在地上跌跌撞撞。蠍子在它們中間來回爬動,一點都沒留意它們。有時蠍子會撞到粉蝶,有時粉蝶也會爬到蠍子後背上,蠍子竟然像沒事人一樣,背著粉蝶繼續漫步。有好幾隻膽大妄為的粉蝶,撞到蠍子的鉗子或嘴巴上,蠍子依舊對它們不理不睬。

在丁香樹被粉蝶環繞的時期,基本每個夜晚我都會做一次這種實驗。蠍子並不總是對粉蝶不理不睬,我觀察到蠍子有時會捕殺粉蝶。有一回,我看到一隻蠍子用鉗子高高舉起粉蝶,邊走邊對付獵物。被抓住的粉蝶掙扎著,直到蠍子將它放進嘴裡,它都沒有放棄掙扎。蠍子用嘴咬它,用毒針扎它,終於讓它安靜下來。蠍子將粉蝶的頭吞下去,卻將餘下的部分丟棄了。有些蠍子喜歡在安定的環境中享用美食,會帶著獵物返回自己的洞穴,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大多數蠍子都會在捕獵成功後,馬上躲到角落裡進食。不過,粉蝶平時都在空中飛舞,基本不可能成為蠍子的獵物。蠍子平日里以吃蝗蟲為主,因為這種獵物很容易找到。

此外,我觀察到蠍子也會吃掉自己的同類。四五月是蠍子的交配時期,它們的飯量變得很大。我在荒石園的露天樂園中數次發現蠍子在慢悠悠地吃自己的同類,跟吃其餘獵物沒有區別。它們先是吃掉同類的身子,而那個可憐傢伙的尾巴卻會卡在喉嚨里好幾天,最後被丟棄,因為尾巴末端的毒囊里有毒液,吃下去可就不妙了。

蠍子吃掉同類的行為發生在兩種狀況下。一種發生在交配時,雌蠍子雄蠍子兩隻蠍子緊緊相擁,眨眼間丈夫就被妻子吃掉了,這是自然發生的。還有一種狀況就是兩隻蠍子搏鬥時,這不常見。我曾挑撥兩隻蠍子搏鬥,最終一隻將另一隻殺死,勝利的一方會將失敗的一方吞進肚裡。可我若是沒有挑撥它們,蠍子不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同類。蠍子的腸胃也真是特別,既能長時間不進食,又能承受比自己的肚子還龐大的食物。

捕捉小獵物時,蠍子很少會用到尾巴上的毒針,通常是用鉗子將獵物抓住,送到嘴裡。只有在獵物垂死掙扎,讓它進食不得安寧時,它才會用毒針在獵物身上扎幾下,讓其動彈不得。我很想弄清楚蠍子的毒液威力如何,便做了一系列實驗。

我讓蠍子跟強壯有力的狼蛛搏鬥,結果狼蛛中了蠍子的毒針,不一會兒就抽搐著死去了。蠍子在將毒針扎進獵物的身體後,總要過一陣子再拔出來,這樣做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注入更多的毒液。我還用螳螂做了幾次實驗,發現不管螳螂身體哪個部位被蠍子的毒針刺中了,最終都逃不過一死,不過有些是迅速死去,有些是掙扎片刻才死。像響尾蛇之類讓人心驚膽寒的毒蛇,其毒液都比不上蠍子的毒液發作速度快。

我猜測狼蛛和螳螂都比較弱小,如果換成比較強大的獵物,可能會在被刺之後堅持幾小時、幾天,或者安然存活下來。為了驗證這個猜測,我先後用螻蛄、灰蝗蟲、長鼻蝗蟲、白額螽斯和葡萄樹距螽做了實驗。中毒後的螻蛄經過兩小時的抽搐,最終死亡;灰蝗蟲拖延到第二天才死;長鼻蝗蟲拖延了數小時,然後死了;白額螽斯癱瘓了,半死不活,拖了一周才死;葡萄樹距螽拖了一周,我餵給它一些葡萄汁,它居然喝掉了,身體好像也有好轉的跡象,結果還是死了。

從這些實驗能得出結論,不管什麼昆蟲中了蠍子的毒針,都逃不開死亡的命運,區別只在於掙扎時間的長短:有些馬上死掉,有些要過幾小時,有些要過幾天。受傷程度和受傷者的身體素質都會影響存活時間,螽斯比螻蛄和蝗蟲的身體素質要好,存活時間相對較長。

之後,我又用很多種昆蟲做了實驗。讓我預想不到的是,大孔雀蛾似乎並不怕蠍子,在被蠍子的毒針扎了幾次後依然一點事都沒有。後來,我把大孔雀蛾肚子上的毛剪掉,再讓蠍子扎它。這次大孔雀蛾在掙扎數日後死了。我覺得之前幾次它都沒事,可能是因為有毛阻擋,蠍子的針根本沒扎進去。

我還用兇猛的蜈蚣做了實驗。一番搏鬥後,蜈蚣中了蠍子至少七針。到了第四天,蜈蚣氣若遊絲,無法動彈,被蠍子吃掉了。為什麼蜈蚣能在被刺這麼多針的情況下堅持四天?它在我做實驗的昆蟲中明明是很低等的。可能是因為身體構造吧,反應越靈敏的高等昆蟲死得越快,像蜈蚣這種低等昆蟲卻能存活很長時間。不過,同樣低等的螻蛄卻跟高等的螳螂一樣迅速死去,因此這個結論並不可靠。我到現在還沒有發現蠍子毒囊中的秘密。

選自《昆蟲記》

★譯林名著有聲塗色版 ★

{世界經典必讀名著}

名著精選 有聲閱讀 繽紛塗色 益趣兼得

聽有聲書 學普通話

專業主持人傾情朗讀

手機掃碼聽故事

每篇都有二維碼 想聽哪裡掃哪裡

隨文插圖發揮想像來塗色

【叢書介紹】

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閱讀應從孩子抓起,讓他們從小熱愛閱讀,享受閱讀。

《譯林名著有聲塗色版》精選外國兒童文學經典和國學經典,邀請國內知名教輔編寫團隊進行改編和解讀,讓小讀者們在閱讀中拓寬視野,培養品格。

《譯林名著有聲塗色版》書中加入可塗色插畫,均由知名遊戲原畫師根據故事情境創作,塗色與故事結合,讓孩子們自由發揮想像,描繪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譯林名著有聲塗色版》的另一亮點是創意有聲書,由「中國好文字」統籌,專業主持人團隊擔綱錄製,聲情並茂,滿足孩子的聽讀需求。

《譯林名著有聲塗色版》系列,負責有聲書部分朗讀的老師有: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主持人石寧海,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持人賀超、丁嬋、高雅、杜傳,知名配音演員王思禹、盧娜、宋尚儒、張天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好文字 的精彩文章:

招財不止是貓,這些吉祥物可也都要知道啊
木偶奇遇記:買書和賣書

TAG:中國好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