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拙」之韻味——仿古壺

「拙」之韻味——仿古壺

傳統器型里,人們最賞識的當屬石瓢和仿古了。

假如說石瓢壺代表文人氣,那仿古應該是象徵擊鼓而歌的奮發精神。

仿古壺是紫砂壺眾多款式中一款經典壺型。關於其起源,具體不可考,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清代邵大亨初創,

原意是壺體仿照鼓形,後人仿製這種壺形因此便出現了仿古壺。

仿古壺流行於清末民初時期,各個名家製作的「仿古」各有風味,但也有一共同特色,即線條流暢、壺腹處

略顯隆起。仿古壺的這種特別造型,初看時可能會覺得有點彆扭,若仔細揣摩,自會悟出一種古物之「拙」韻。

仿古壺圓潤精巧,簡單而不失古意,靈妙天然,造型雅緻,線條流暢,比例恰當,清雅無雙,淡泊寧和。

其主要的工藝特點是,身筒呈鼓形,壺腹略微飽滿,壺鈕略扁,精緻小巧,如一顆佛珠一般正立於壺蓋中心;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二彎流胥出自然,明接耳形端把纖細傾斜,端握舒適。總之,仿古壺的造型特徵給人的感覺便是氣勢優雅,頗有柔美之氣,並具神韻氣質。壺型圓而周正,整體骨肉勻亭、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一捺底設計使壺身更顯圓潤。

在歷代流傳的仿古壺中,較知名的作品主要有大仿古壺、玉獸面紋仿古壺、仿古虎鐓壺、仿古盉形三足壺四種。大仿古壺是仿古壺製作名家程壽珍先生的代表作品,此壺高87毫米,寬132毫米,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母子線口蓋吻合嚴密,鈕扁圓有勁,嘴、把勻稱,姿態優美,極宜品茗,為民間人士所寶愛,流傳甚廣,各大博物館皆有收藏,是他一生經典之作。

——民國·程壽珍

仿古壺之流、鈕、把的搭配,是最見功力的:長流,轉折呼應著重心略向上的環形把,使壺腹產生左右延伸的動勢,蓋鈕巧妙地凸起,引導壺的重心上移,顯得壺腹似虛而實,無扁塌之虞。

挺括飽滿但不腴膩,給人以大氣之感。仿古壺強調的是整體的勻稱,把、流與身桶各部間疏密有致,協調合理;蓋高、頸高、身桶高度的比例適宜,壺體從底到蓋頂(不含壺鈕)總高的空間變化範圍有很大的自由度,可高可矮。

藝術品是創作,體現是創意;仿製品是複製,體現是工藝。邵大亨、俞國良、黃玉麟、程壽珍、顧景舟都有精品仿古壺,各有領悟,各展其技,各有千秋,但均為傳世佳作。

——近代·顧景舟

壺藝家們用他們獨有的語言,記載著歷史的聲音,將仿古壺等經典器型用自己的方式傳承著。

有人說音樂的三度創作是:作曲家、演奏家、聽眾;那麼,紫砂壺也是如此,經了制壺、裝飾的二度創作後,在壺友手中還能進行三度升華,使其實現自己的真正價值。

有更多紫砂問題問陳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秋薦器 的精彩文章:

注漿壺和化工壺有什麼特點呢?
你養你的青蛙,我養我的紫砂壺

TAG:陳秋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