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靈魂」,而書法賦予了它「生命」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靈魂」,而書法賦予了它「生命」

門道提醒:農曆正月二十六

漢字很美,而書法賦予它生命。中國書法作為一種獨特視覺藝術,在時間的長河裡衍生出各式各樣的書法精粹。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大體可分為篆書(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章,今草)等五種。今天,門道君不說別的,就說說我們大家最熟悉的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

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始於漢末,通行至今,長盛不衰。這種漢字字體端正,就是我們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中國楷書的發展史可分為四個時期:即楷書的萌芽期——秦漢,楷書發展期——魏、晉、南北朝,楷書繁榮期——隋、唐、五代,楷書守成期——宋、元、明、清。在楷書的發展的過程中,有四個書法家把我們的書法藝術推向了一個歷史高潮,為後世書法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甚至於對東亞書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們就是楷書四大家:唐初歐陽詢、盛唐顏真卿、唐朝柳公權、元朝趙孟頫

歐陽詢(557-641),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峻,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 他的書法由於熔鑄了漢隸和晉代楷書的特點,又參合了六朝碑書,可以說是廣采各家之長。書法用筆方整,略帶隸意,筆力剛勁,一絲不苟。書法風格上的主要特點是嚴謹工整、平正峭勁。字形雖稍長,但分間布白,整齊嚴謹,中宮緊密,主筆伸長,顯得氣勢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備,八面玲瓏,氣韻生動,恰到好處。點畫配合,結構安排,則是平正中寓峭勁,字體大都向右擴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穩固,無欹斜傾側之感,而得寓險於正之趣。

顏真卿(709-785),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字清臣。是中唐時期的書法創新代表人物。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遭勁舒和,神彩飛動。他的書法,既有以往書風中了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規,自成一幅,後人稱為「顏體」。他的 筆法能充分的體現男性的沉著,剛毅。他有獨特的風格和筆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後世的書法家認為從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圓筆」的痕迹,和其他書法家的「方筆」不同。所以顏真卿被使用圓筆的書法家奉為開創者。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溶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他的字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書貴瘦硬方通神」他的楷書,較之顏體,則稍均勻瘦硬。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趙孟頫善於吸取他人的長處,因而在書法上獲得較大的成就。尤為可貴的是宋元時代的書法家多數只擅長行、草體,而趙孟頫卻能精究各體。後世學趙孟頫書法的極多,趙孟頫的字在朝鮮、日本非常風行。

中國書法作為中國歷史的古老文化,佔據著不可動要的地位。它是我國特有的傳統藝術,承載了歷代古人智慧與心血,它把造化與心靈心靈相結合,變具體為抽象、化物態為情思。作為後人,我們要把這種傳統文化延續下去。

在這個動一動手指就可以打出很多字的智能時代里,不知不覺中我們好像正在丟失些什麼?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明明熟知的漢字提起筆來卻不知正確安放它的橫豎撇捺。你還記得你上次提筆寫字是什麼時候嗎?趕快動一動你的小手去感受書寫的魅力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門道app 的精彩文章:

女媧泣血補蒼天
被遺忘的民間藝術,非遺文化,你見過幾個?

TAG:門道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