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9歲男子獨居深山發展養牛業,年入四萬給兒子娶媳婦攢「天價彩禮」

59歲男子獨居深山發展養牛業,年入四萬給兒子娶媳婦攢「天價彩禮」

甘肅省正寧縣西坡鎮高紅村二組,是被子午林場包圍的村莊,全村現在僅有幾戶人家,在幾戶人家中,住著一位特殊的「村民」,他雖然不是本村村民,但他已經在這裡住了快十年了。他叫劉漢碧(音譯),59歲,2008年,他從正寧縣西坡鎮西坡村一人搬遷到這裡來包山、養牛,發展養殖業。

劉漢碧,雖然只有59歲,但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了許多。他待人和藹可親,一邊笑嘻嘻的和人說話,一邊從窯洞的炕上拿出自己的香煙,讓大家抽。他2008年春天隻身一人到高紅村二組時,只拉了一頭牛來這承包了村民十畝地,開始在該村種地發展養牛業。十年時間,通過發展放牧業,供兒子上完大學,還給家裡蓋了漂亮的房子,還攢下給兒子準備娶媳婦的「天價彩禮」。

劉漢碧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打工,二兒子從福建某大學畢業至今未找到合適的工作在家。他在大山裡發展養牛業,56歲的妻子在家料理家務,一般十天到半個月左右的時間給他下山送上些吃面和饃饃。十年間,他倆過著「牛郎織女」似的男耕女織的幸福浪漫生活。

劉漢碧發展的放牛業,主要以歸山自然放養和迴圈加飼料飼養兩種方法,加上他人憨厚樸實,牛的品種優良,周邊的牛販子,經常來他那裡買牛,因此他的牛比較搶手。「我的一頭牛犢賣4000多元,一頭成年牛賣8000元左右,一年賣掉四五頭牛,收入三萬多元,加上一萬多的農作物收入,一年總共收入四萬多元,幾年後就攢夠了給小兒子娶媳婦的「天價彩禮」錢啦!」劉漢碧笑哈哈的說。

劉漢碧種植的十畝地,主要是玉米,小米等各類農作物。玉米每畝賣1400元左右,農作物每年收入1萬多元,也得留一部分玉米供牛每天加飼料。他說,牛每天不能光吃青草,還要每晚按照牛的比例大小,加入一定數量的飼料,這樣牛就會變的更加健壯。也相對能賣個好價錢。

十年時間,劉漢碧已經習慣了住在大山深處過放牧、種植的簡單生活。他說,山裡空氣新鮮人不得病,住窯洞冬暖夏涼,不用裝空調架火爐,吃的蔬菜自己種無污染,老伴有時候來了也都不想走,可是家裡無人操心,她只能戀戀不捨的回家。

劉漢碧對養牛配飼料有自己的絕招。村子裡其他養牛的村民也來向他取經。他說每頭牛每天適量的吃些飼料,對補充牛體內的能量有很好的作用。尤其冬天,由於牛吃的是乾草,營養有些不足,如果不加飼料,一個冬天下來,牛就會瘦許多,尤其對懷有小牛的母牛來說至關重要,搞不好牛娃會早產或者出生後有營養不良等癥狀。

十年時間,不管是炎炎夏日還是數九寒天,劉漢碧都是早出晚歸。早上早早將牛從牛圈趕出去,晚上落日,他將牛趕回來。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在這人煙稀少的大山裡發展著自己心愛的養牛業。

劉漢碧圈牛的牛圈是該村一個無人居住的窯洞,是村民免費讓給他使用的。

圖為劉漢碧放牧歸來回到自己的居住的窯洞燒炕。李泉玲 史曉英 報道攝影。版權作品,請勿轉載,更多精彩故事,請關注「任圖世行」公眾號(rtsx66),歡迎留言,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任圖世行 的精彩文章:

女子帶孩子淡定佔座若無旁人,老人艱難站立無人讓座
尿毒症小伙渴望生命,父親挺身捐器官為兒換腎

TAG:任圖世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