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人對元朝的統治反抗特彆強,為何卻甘心接受滿清的統治

漢人對元朝的統治反抗特彆強,為何卻甘心接受滿清的統治

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一直對中原虎視眈眈。幾次三番入侵中原禍害漢人,但都是無疾而終,秦朝時期,有秦始皇築長城預防匈奴,漢朝時期,又有漢武帝窮兵黷武,徹底打垮匈奴。到了東漢末年,北方的諸多民族和中原地區已經融合在了一起,曹操旗下就曾有一支少數民族的部隊。

即便到了南北朝時期,胡人也未曾統一天下,經過隋朝,唐朝,最終到了經濟發達的宋朝,最終才被元朝取而代之,建立起了第一個以少數民族為政權的中原王朝。元朝被明朝取代以後,隨後又建立起了第二個少數民族政權,滿清王朝。不少人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當初漢人被元朝的統治的時候,抵觸性非常激烈,反而甘心接受滿清的統治呢。

其實並非如此,元朝的世祖忽必烈,非常提倡漢文化的,但是此後歷朝皇帝,大部分拒絕漢文化,不提倡漢人治漢地的方式。由於兩個民族的文化習俗不同,當時的漢人抵觸性還是比較強的。對於文明發達的漢人來說,蒙古人就是一群野蠻人,他們所推行的政策,仍然停留在農耕時代,某種意義上,元朝統治的近百年時間,讓原本在經濟和科技上得到快速發展的宋朝的成果,直接退回到農耕時代。

朱元璋取代元朝以後,中原才得以恢復,滿人入侵明朝時,中原各地區的割據政權非常多。比如像李自成,張獻忠,明朝沒落以後的南明,和所謂正統的明朝。起義軍在蠶食大明江山,大明軍隊一邊要抵抗起義軍一邊要防禦外外敵入侵,內外交困。等到崇禎皇帝自殺以後,正統的明朝幾乎可以說是走到了盡頭。南明政權僅僅只是臨時政權而已。內部矛盾激化,僅僅只是苟延殘喘,根本無力恢復大明江山。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軍,他們要推翻的是明朝,明朝覆滅的同時,他們也隨之覆滅。

所以對滿清最後的抵抗力量基本都被消滅了,老百姓不管誰當家作主,只要生活能過得去,天下誰當皇帝都一樣。最重要的是滿清入關以後,大批量重用了漢人官員,就連投靠滿清的吳三桂,滿清政府也是認可他的。明朝初期,滅亡之時,的確有一些前朝的忠臣,極力反抗過。不過清朝後期的統治,還是比較深入人心的。

滿清初期到三藩之亂,這一段時間,清朝大量的重用的漢人,比如像范文程,太宗時重用洪承疇等降將,此後,由於三藩之亂,漢人的地位有所下降,直到太平天國起義為止,曾國藩,袁甲三等人,才被得到重用。實際上滿清幾十萬人,想要漢化幾千萬漢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最後反而被漢化了。

漢人之所以對元朝抵觸性比較強,很大原因是因為對待漢文化尊重程度不一樣導致的。並且兩個朝代所統治的時間也不一樣,元朝近百年的統治時間,滿清近300年的時間,這也是一方面原因。長時間的民族融合,給了一些對於抵觸清朝的漢人緩衝的時間,最後也接受了清朝的統治。

參考文獻:本文編寫,以史實為主,資料基本來自正史,兼別史,稗史記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傾其一生建立的三個偉大工程,兩個保留至今,其中之一已毀壞
為何古代衙門抓犯人要貼告示,但畫像卻根本不像,為何還能抓到人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