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美國沒有與東亞爆發全面貿易戰的胃口/戰略?

為何美國沒有與東亞爆發全面貿易戰的胃口/戰略?

謝國忠(Andy Xie)認為,美國既不想硬吞下經濟衰退的苦果,也沒有連貫的產業政策,這兩者都意味著無法與亞洲展開真正的貿易戰。

特朗普(Trump)政府終於開始著手實施「美國優先」策略,對從韓國進口的大型洗衣機和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徵收關稅。中國鋼鐵關稅價格大幅上升,而中國的鋁據說也有危險。在達沃斯論壇時,美國財政部長談起過美元已經疲軟。這是否會是美國與東亞(尤其是中國)之間令人擔憂的長期貿易戰的開始呢?

但我懷疑這並不是一場真正的貿易戰,因為特朗普政府完全沒有採取任何策略。美國經濟依賴於巨大的股市泡沫和外國對其財政赤字的融資。它的減稅政策使未來十年增加了1.5萬億美元的赤字,對外國資本的依賴更重。如果美國陷入貿易戰或美元貶值,股市就會崩潰,外國資金將會外流,債券收益率屆時將會飆升,而其經濟無疑將崩潰。

一場真正的貿易戰需要具備兩個因素:一是美國要做好長期經濟衰退的準備,二是制定連貫的產業政策。美國經濟的驅動力是為大型上市公司實現短期盈利最大化。他們一直在推動全球貿易的外包模式,因為通過外包削減成本是提高利潤的最快方式。高利潤帶來高股價,高股價給這些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帶來了高收入,美國首席執行官們的收入增長驚人,遠遠超過他們在德國和日本的同行,而他們的產業工人工資卻在下降。除非美國改變高層管理人員的激勵結構,否則這種情況是不會改變的。

德國和日本雖然沒有公開承認這一點,但他們確實是有產業政策的。他們把資源集中在能夠獲得長期競爭力的行業,其首席執行官將國家的利益置於短期利益之上。而且,他們不會給自己支付數千萬美元,因為他們的社會有隱性的社會契約。他們仍然是高成本國家,不能實現高經濟增長,但一個深厚的工業基礎會帶來一個更加穩定和公平的經濟。

與中國持續存在的貿易爭端,延續了美國與東方貿易幾十年來的一貫模式。四十年前,反對日本的言論比現在反對中國的還要更加激烈,當年對日本鋼鐵、汽車和電子產品的限制也更加嚴格。這對雙方的工業發展如何演變沒有影響,改變的只是那些產業從一個亞洲國家轉移到另一個亞洲國家。

東亞在製造業方面的優勢不僅僅是勞動力成本,其勞動力質量也優於美國,更重要的是資本同樣廉價。東亞有很高的儲蓄率,佔了世界凈儲蓄的絕大部分,任何資本密集型產業都可能紮根於此。半導體等行業可能從美國開始,但最終卻成為典型的東亞產業,因為它是資本密集型產業。金融抑制帶來儲蓄提高,也放大了資本優勢,像中國這樣的國家應當削減金融抑制。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即使政府的政策並無任何鼓勵儲蓄的傾向,東亞的儲蓄率依然居高不下。

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盎格魯-撒克遜經濟體(Anglo-Saxon economies)的做法與金融抑制則背道而馳。他們的金融市場傾向於誇大賬面財富並鼓勵借貸,因此,他們的儲蓄率非常低,資本成本很高。這是德國和日本擁有更強大產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美國想要重走工業化道路,它必須首先停止貨幣增發,減少對借貸的鼓勵。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政策最多也只能延長鋼鐵和鋁等夕陽產業的壽命,當資本市場發覺它們成本過高時就會退縮,讓它們最終消亡。至於像太陽能電池板這樣的新行業,它只會鼓勵關稅套利。一些公司將開始使用進口零部件(主要來自中國)在本地組裝,類似於發展中國家過去的做法。

只有當美國的資產泡沫破裂,美聯儲(fed)無法啟動新的貿易戰時,才可能爆發真正的貿易戰,而這將意味著長期的經濟衰退。讓特朗普當選的新興民粹主義運動可能成為主導力量,並徹底改變該國的統治精英階層。這種可能性存在,但不太可能實現,至少在未來十年是這樣。過去三十年的金融泡沫已經造就了一個強大且極其富有的階層,難以想像他們會任由其財富在新政權下縮水。

在保護主義政策上,美國將堅持「打地鼠」的做法。這可能會嚇到其他黨派,讓他們設法提振美國出口,但大局並不會變。除非有朝一日東亞國家都不想要美元了,否則美國將繼續維持巨額貿易逆差;萬一那天真的到來,美元就會崩潰,美國將陷入滯脹,而東亞經濟體將陷入通縮。

文章來源:South China Morning

本文作者:謝國忠(Andy Xi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構投資者在線 的精彩文章:

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進一步增長,但傳染風險有所緩解

TAG:機構投資者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