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展臨時增加驗貨環節,書法獲獎者竟有一半棄權!

書法展臨時增加驗貨環節,書法獲獎者竟有一半棄權!

編者按:

剛剛被中央電視台曝光的河南高考替考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嚴密的高考監控之下,組織者竟能打通監考各個環節,令人驚詫。

無獨有偶。在藝術圈,備受推崇的一些權威書畫展事活動,有些甚至是全國性書畫展事,因其入選可以作為加入美協、書協等專業組織的資格,或是職稱職務考量、評定甚至是某些專業機構入職錄取條件之一,同時對於藝術家作品的市場推廣也有重要意義,而被奉為藝術家的「大考」,但就是這樣的大展中,「槍手」頻現,且呈愈演愈烈之勢。

6月初,本報記者親歷了一次舉辦規模不算太大的「江蘇省第九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因主辦方臨時決定進行現場命題創作,結果多位獲獎者「棄權」,幕後可能存在「槍手」的問題,由此也浮出水面。

藝術圈,書畫代筆有多少?這次的事件,是否只是個案,還是僅是「冰山一角」?這背後,又有怎麼樣的利益鏈?

現場直擊:38位獲獎者「逃走」一半

事情從6月7日開幕的江蘇省第九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說起。

「江蘇省第九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是江蘇省內非常重要的一個展覽,一旦獲獎就可以成為省書協會員。因此,作品展剛開始徵稿便引起書法愛好者積極響應,總投稿量有4000多件,是歷年投稿量最多的一屆。

「但是,在評選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很多作品雖然署名作者不同,但感覺上就是同一個人寫的。其實,上一屆的時候,我們也有類似的感覺。這時候,我們就分析其中可能有『槍手』。」江蘇省書協秘書長王衛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疑點重重之下,「較真」的江蘇省書協主席團果斷下決心,要堅決杜絕「槍手」現象,並臨時增加面試環節,要求所有初評出來的參展作者都要參加面試。

「我們將今年的評選分為初評、複評、面試、終評和公示5個環節,過去是沒有面試和公示的。我們在初評和複評之後,確定了400件作品進入面試環節,這400件作品從投稿質量上來看都是非常不錯的。」王衛軍說,面試者雖然不知道面試內容,但是都知道大致的範圍,就是將面試的作品和投稿作品進行比對。在面試的時候,紙張和筆都是讓面試者自己帶,因為個人的習慣不同。但是,面試內容是入場後才臨時告知面試者,現場進行創作。

面試一共組織了16場,江蘇有13個地級市,每個地方各組織一場,省直機關一場,獲獎作者一場,然後給之前面試抽不出時間參加的面試者再安排一場。「比方說,你是蘇州的面試者,如果蘇州組織的面試你無法參加,就來參加最後的這一場。這樣每個人都至少有兩次機會可以選擇。」

在考試的內容上,主要分為這麼幾類:第一類是面對寫長篇寫小字的入圍者,比如你作品提交的是《蘭亭序》,那麼在面試時依舊是寫長篇,但內容可能就換成了《岳陽樓記》、《歸去來兮辭》等同樣耳熟能詳的經典名篇;第二類是面試篆刻的入圍者,他們就會出4個字讓入圍者當場刻;第三類是面對寫詩的作者,他們就會選一首詩讓入圍者現場寫;第四類是面對寫對聯的入圍者,他們就會現場告知內容,現場進行書寫。每場面試都會有1個督導老師,面試題目裝在信封里,由督導老師帶到面試場所,然後現場開啟。每位面試者入場的時候,他們都會核對身份信息,比對身份證。面試時間為90分鐘。

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通過複評的400件入圍作品的作者中,有32個人棄權,未參加面試。在參加面試的人當中,經過比對,又刷掉了28個人。這28個人當中,一部分是因為有僱傭「槍手」的嫌疑,一部分雖然現場創作和入圍作品都是自己所寫,但是現場創作寫得實在太差,與入圍作品相比好壞很懸殊。最終,只有340個人進行了公示。

在公示環節中,又接到了一個實名舉報電話,隨即他們進行了認真比對,並與被舉報作者進行了聯繫,被舉報作者最終自動放棄參展機會。

從獲獎層面上說,有38位獲獎者被要求參加面試,但有8人棄權(含在32個棄權者之中),最終,評選結束之後,只有19人獲獎。

「如果按照慣例,不設面試環節,可能這38個人就都獲獎了。經過面試,這38個人之中除了棄權的,有的人被降為參展,有的人連參展資格都沒了」,王衛軍說,「今年的評選新增的面試和公示環節,雖然極大地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但是我們覺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部分的省書協會員都對這次展覽的評選方式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對『槍手』現象表達了憤恨,認為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評選的公平性,應該堅持嚴格選拔。」

作為主辦方,中國書協理事、無錫國畫院院長、無錫市書協常務副主席孫璘對這次臨時增加的面試深有體會:「省書協主席團確定所有獲獎、入展作者進行現場命題創作,就是掌握了解獲獎、入展作者的真實水平,將代筆作品清除出展廳,讓『槍手』無機可乘。這次展覽作品水平貨真價實,開風氣之先,廣受關注,在社會各界產生了很好的反響,實施效果超出預期,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開幕式現場的人氣也是近年來少見的。」

深入追蹤: 藝術大展為何頻現「槍手」

藝術大展為何頻現「槍手」?王衛軍認為,這與當下社會環境之中書畫藝術的大發展,而導致的種種問題,有很大的關係。

當代書畫發展繁榮,市場興盛,新人輩出、佳作紛呈的大潮下,也呈現出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情況。由於極少數人道德的滑坡,弄虛作假時有出現。這種現象在當代社會各個行業里都有,不僅僅只是書畫界。從書畫界來看,當代書畫的市場性越來越強,資本追逐藝術,本來是推動藝術發展繁榮的好事,但也導致一些作者的功利性越來越濃,名利驅動了大展中「槍手」現象的滋生和蔓延。

要想加入、入職中國美術界的專業組織、專業單位,如美協、書協、畫院、專業高校系科,在一些大展中獲獎或者入圍,是重要的競爭砝碼。而一旦成為這些專業組織的會員或者進入到專業的書畫創作、科研、教學單位,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名氣上,都是不小的提升。有獲獎的需求,但是自身的功力又不夠,於是有人就想到了找人代筆,用這種比較拙劣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就拿現在全國關注的『河南高考替考案』來說,查實槍手達127人之多,正是因為高考的成績對孩子們來說至關重要,所以才有那麼多人冒著風險去找人替考,同時也滋生了這條灰色產業鏈的發展。」王衛軍說。

「高考如此,在自由投稿的各類書法展覽中,出現槍手也不足為奇了,」孫璘說,「況且在書法歷史上,『代筆』現象屢見不鮮,從皇帝、書法家到平民,出於各種原因,『代筆』情況時有發生。當下書壇繁榮發展,展覽頻繁,也給代筆的『槍手』創造了很多的生存空間。主要原因還在於有人為了個中的經濟利益、虛榮,為『槍手』找到了牟利的門道。凡此種種,雖然在展覽中是少數,但卻是當下書壇急功近利、風氣浮躁的一個現實表現。」

書法展覽中有「代筆」,那麼,其他一些展覽活動中有沒有呢?今年適逢5年一屆的全國美展將要舉辦,在全國評選之前,各省市已經展開了緊鑼密鼓的創作、徵集、評選與先期預展。大展頻頻,基於當代藝術與市場的緊密聯繫,記者認為,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專家們有理由擔心,一些獲獎作品中也會有似曾相識的「代筆」。假如與江蘇一樣實行現場考核,可能會對這種現象有震懾作用。

此種擔心可能並非杞人憂天。不久前,一位長期北漂的董姓畫家,終於通過數次參加大展、獲獎,順利「榮升」中國美協會員。得知消息後,第二天就有朋友求助上門,承諾只要保證獲獎,「代筆」15萬元一幅工筆畫,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董畫家感慨,「這個生意很好做,只可惜工筆畫太費時,一幅畫動輒幾個月,想賺錢都忙不過來呀。」

據有關人士介紹,代筆,或者叫雇槍手,在當代權威機構、單位主辦的各種展覽中,可能已不是個別現象,在業內也已成了半公開的秘密。很多畫家,甚至評委,心知肚明,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市場行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的確。在當代藝術市場中,除了藝術家創作能力、藝術作品質量這些主要因素之外,「身份」也是重要的砝碼。只有入展、獲獎,拿到「通行證」,成為權威組織的會員或是專業單位的人員,在與畫廊與收藏家的市場較量中,才會有更多的話語權。尤其是在注重包裝甚至是炒作概念的情形之下,「身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這個「大蛋糕」的誘惑,加上大展獲獎的「稀缺」,因此削尖腦袋、不擇手段,只為這一「獎」的創作者並不少見。

由此,甚至影響到當代一些綜合性書畫大展的整體走向。比如,前些年工筆畫作品在大展之中頻頻獲獎,入選露面的比例遠遠超過寫意作品,而為美術界一些人士詬病。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展覽評選標準的指揮棒下,在主題表現、藝術功力展示等方面,寫實性強、體現工夫的工筆畫,尤其是展現情節的人物畫,相對容易入選、獲獎,而大寫意一路的花鳥畫、山水畫,因為題材的傳統性束縛,難以展現情節和明確的「中心思想」,較難入選或獲獎。於是乎,一些「利」字當頭的藝術家,瞄準獲獎的槍手就「應運而生」,形成了一個代筆的「行業」:有些槍手,已是獲獎專業戶。如果對參展畫家作品的真偽不作認真地調查,作弊者不用擔心風險,於是「互惠共贏」,損害的卻是中國美術的形象。

記者調查發現,國畫的「代筆」情況大致有幾種:由代筆人完成書畫作品的大部分,剩下部分交給書畫家,等於共同完成;書畫家在「代筆」人完成的作品上落款、蓋印;從內容到落款都由「代筆」人完成,書畫家僅蓋印。後兩種情況就等於作品基本不是書畫家本人創作的。

還原真相:挖出「槍手」背後的發令槍

江蘇新人展的面試,如果說是無意中揭開了「替考」的問題,那麼從全國的角度來看,又該如何打擊國內大展中的「槍手」現象?

王衛軍說,這次「江蘇省第九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評選所取得的效果來看,已經初步有效地杜絕了「槍手」現象。要打擊國內大展中的「槍手」現象,首先就是要完善展覽的評選機制,填補漏洞,讓投機取巧、弄虛作假者無縫可鑽。

書壇「打假」非常必要,必須要引起相關機構和組織的重視,積極研究,如何杜絕這樣的現象。江蘇省書協未來還將繼續採取積極的措施去「打假」。

比如今年,江蘇省書協還有一個大展,就是「首屆江蘇書法獎」的評選。在評選中,他們將繼續採用面試的方式。面試不光是為了「打假」,更為考察入圍者本身的文化積累。

「有些人為了入圍,不停地書寫同一件作品,投機取巧,自身實則沒有太多的文化積澱。一旦要面試,讓他書寫別的內容,他就不行了,現場書寫的作品和入圍作品在質量上差距會很懸殊。所以,面試也是為了考察入圍者的綜合能力,只有真正具備實力的人,才能夠獲獎。」王衛軍說。

的確,每次全國性展覽涉及的面廣量大,僅僅依靠評委在較短時間內的評審,很難完全甄別出是否屬「槍手」所為,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監審制度。孫璘建議:一是適當延長獲獎、入展名單的公示時間,更多地藉助媒體,讓更多的人能及時了解,在更廣的範圍內接受監督。二是對進入黑名單的「槍手」應及時向各級書協組織通報。基層書協組織對基層作者實情最為了解,建立上下貫通的信息網路渠道,發揮地、市、縣書協組織的鑒別、監督作用。三是堅持對獲獎新作者進行面試,隨機抽查面試入展作者。全國展可由主辦單位派員或委託省級書協進行實施。

應該說,各類大展中的「槍手」現象屢現,不會抹殺當代美術整體繁榮的成績,更不會影響中國美術未來發展,但如果不引起重視,卻會影響社會各界對藝術圈的正面評價。作為大展的主辦方,面對這種「槍手」現象應該有所作為。還藝術圈一個清白,需要上下共同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藝術氛圍,引導書畫家自律、自信、自強,使「槍手」無容身之地。

美術報記者 蔡樹農 葉玉躍 夏超

內容源自美術報,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書 法 學 府》

澄神靜慮、端己正容、秉筆思生、臨池志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書法 的精彩文章:

飄逸遒勁:科舉考生小楷《超等第一名劉已千考卷》書法欣賞
胡適和魯迅,誰的書法更好?

TAG:大眾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