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自貢貧困戶養雞致富 年收入超10萬元增長16倍

自貢貧困戶養雞致富 年收入超10萬元增長16倍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

從過去家庭年收入6000元,到年收入超10萬元,收入增加了16倍。這個過程,四川自貢大安區何市鎮青杠村二組的貧困戶鍾長遠,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這份靠勤勞「致富」的收入,足以超過自貢主城區不少小白領的年收入。

據了解,自大安區年出欄3500萬羽肉雞一體化項目實施以來,幾乎參與的貧困戶都能在一年半到兩年之間實現脫貧,乃至「致富」。

靠養雞「致富」

曾是貧困戶的他今年收入15萬元

3月13日,今年55歲的鐘長遠正在自家的養雞大棚中,請了幾個人給雞打疫苗,三個大棚里密密麻麻的2.8萬多隻雞,嘰嘰喳喳地叫著,鍾長遠滿臉笑容。

「一年出欄3到4批,一年半就可以收回成本。2016年5、6月份,我開始養雞,去年出欄的幾批,加上我幫忙照看其他大棚的收入,超過10萬元。對我們一家來說,已經非常可觀了。」鍾長遠介紹,老婆有嚴重貧血,不能勞作,過去他一個人靠打零工每年收入僅6000元,條件非常艱苦。

他說,去年我還只有一個大棚,今年我幫人的大棚他們不養了,我一起收購過來。一個大棚每年純收入5萬元左右,今年三個大棚的收入應該在15萬元左右。「我很知足了!」鍾長遠笑呵呵地說。

助力精準脫貧

肉雞產業成大安區扶貧第一大產業

「這是典型的『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為貧困戶提供技術和銷路支持的自貢市立華牧業有限公司技術經理曹鋒介紹,從2016年4月20日起開始養殖戶的進雞苗工作,目前已完成316戶(其中貧困戶238戶)養殖戶1027.57萬羽肉雞的進苗。

據了解,這些養殖戶已實現779.82萬羽肉雞的銷售,市場前景和養殖戶的收益均良好。自項目建設以來,已建成雞棚438條, 累計發展圈舍面積約39萬平方米,可存欄肉雞400萬羽。

截至目前,肉雞產業已成為大安區產業精準脫貧的第一大產業,讓參與雪山草雞代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從3100元以下增長到10000元以上,實現了收入的逆襲。全區已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48戶參與肉雞代養,149戶銷售肉雞318.20萬羽,平均代養收益2.72元/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違規審批在景區建別墅 原峨眉山景區管委會一副局長被判刑
首部衛生領域綜合性法律立法徵求意見 學者呼籲公共場所「控煙」改「禁煙」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