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己脫了貧,還要幫鄉親」

「自己脫了貧,還要幫鄉親」

「他不是光顧自己的人,也想著帶領更多的鄉親一起脫貧。這個年輕人不錯啊。」上林縣白圩鎮繁榮社區殘疾青年韋忠勇,自強不息艱苦創業,並帶領身邊的貧困戶一起脫貧致富的故事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韋忠勇患先天小兒麻痹症,由於家境貧寒,幾年前隻身外出打工謀生。「以前本來就窮,加上為了給我治病,家裡更是雪上加霜。」

回憶過往,韋忠勇眼含熱淚。2014年初,他帶著同樣身體殘疾的妻子回到家鄉後,發現大石山特別適合養殖黑山羊。當年,夫婦倆依靠自己積蓄及向親友借貸,在趙座村山腳下建起了一個1000平方米的養殖場,買回26隻山羊養殖。剛開始經驗不足,無論風吹雨打,他每天晚上幾乎都得拄著拐杖,一步一踉蹌爬上半山腰,呼喚羊兒回羊圈,摔跤成了家常便飯。那時候,兩個女兒最大的才3歲,夫婦倆一邊背著小孩一邊照顧小羊,創業步履邁得異常艱難。兩年前一個深夜裡,自家母牛突發難產,夫妻倆慌成一團。「多虧有縣裡的技術人員通過微信視頻幫助解決了問題,才使我渡過第一個難關。」他動情地說。

韋忠勇深知,創業難不僅是因為殘疾比常人艱辛,更是因為自己缺乏技能。好在他得到了縣殘聯的支持,參加了兩期養殖技能培訓,還獲贈了一批雞苗,熬過一段創業的艱難期。2016年12月,他還參加了粵桂兩省(區)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第二期培訓班,並被評為「優秀學員」。他說,培訓最大收穫是開闊眼界,堅定了創業的信心。

5批山羊出欄,銷售收入22萬多元,讓韋忠勇初嘗創業的甜頭。他接著開始養殖肉牛。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3月,通過當地政府給他落實了精準脫貧幫扶政策,他獲得了3萬元的建牛欄補助,自己剛成立的合作社有10個貧困戶以產業貼息貸款5萬元及1萬元產業獎補資金入股,資金短缺難題迎刃而解。如今,他先後投入200多萬元建起了盛榮及光華兩個養殖場,建起了一條生態飼料生產線等。目前,已經銷售成品牛70多頭、山羊180多隻,還有用牛羊糞便漚制的有機肥料等,利潤約30萬元。

2017年10月,他家通過「雙認定」脫了貧。

其實,韋忠勇並不滿足自家脫貧。「沒有黨和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我也沒有那麼快脫貧。現在自己有能力了,應該幫助更多還沒有脫貧的鄉親。」接下來,他再成立一家專業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存欄肉牛上百頭,山羊100多隻等,先後吸納周邊村莊貧困戶達37戶。貧困戶大都以產業貼息貸款5萬元及產業獎補資金1萬元入股,年分紅不低於4800元,目前已經得到兩次分紅共15萬多元。

村裡的貧困戶韋定強說:「在忠勇哥幫助下,我種了優質黃皮果並發展林下土雞養殖,脫貧在望!」他告訴記者,除了年底分紅,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平時還可以到社裡幹活領工資。合作社長期用工有4人,月薪不低於2000元,臨時用工30人,每天工資約100元。同樣是殘疾人的貧困戶韋定強入社後,憑藉分紅及務工工資收入,生活逐漸好了起來,去年還娶上了媳婦。

為了幫助更多的貧困戶,韋忠勇創業的腳步一直沒有停下來。今年他計劃擴建1200平方米牧草加工場及900平方米牛欄等,擴大牧草種植達300畝以上。

他算了一筆賬,貧困戶種一畝牧草,一年可收割三到四次,產量可達12噸以上,合作社包收割並按每噸不低於200元保價收購,一年收入2000多元。比起傳統的玉米種植,效益至少翻一番。而合作社將鮮牧草加工成優質飼料,除滿足自身需要外,外銷每噸又可賺到50至70元。

「創業不易,但有黨的精準脫貧政策扶持,我們殘疾人也趕上了最好的時代!」韋忠勇臉上洋溢著喜悅。

你可能還想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西農業信息網 的精彩文章:

土肥耕地質量提升技術,乾貨分享

TAG:廣西農業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