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Surface Phone「忍辱負重」為哪般?

Surface Phone「忍辱負重」為哪般?

對於當今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來說,一提到「智能手機」,大家首先會想到的不是Android(安卓)就是iOS(蘋果)。但是,如果時間倒推回2007年,當時的智能手機低端的代表是塞班(諾基亞),而高端的話,毫無疑問就是微軟的Windows Mobile了。

眾所周知,塞班系統如今早已作古,而WM的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就在上個月,流量監測網站NetMarketShare發布了全球手機操作系統的份額數據,其中Android的市佔率最高,達到了68.5%,iOS設備30.65%位列第二,這兩者加起來就佔據了99%,而搭載Windows手機系統(包括Windows 10 Mobile以及更早的Windows Phone)的手機呢?僅僅只剩下了0.19%而已!

事實上,就連微軟自己都已經對Windows 10 Mobile系統不再抱希望:早在去年,微軟就已經宣布不再為這個失敗的移動操作系統提供新功能和新硬體,換句話說,它真的已經「涼了」。

WM涼了,可它的原隊友卻還在「蓄力

有趣的是,雖然Windows 10 Mobile系統現在看來已經涼涼,但微軟原本為它「欽定」的隊友卻至今沒有亮相。不僅如此,它似乎也並沒有被放棄,而是還在不斷地研發、曝光、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時間推移到2016年,彼時微軟的Surface平板、筆記本等產品早已是大獲成功,而這也促使用戶們更加期待手機形態的Surface產品。當時既有傳言,稱Surface Phone將會在2017年到來,甚至還有些「業內人士」信誓旦旦地稱Surface Phone會有三個版本,配備了類似Lumia950上的 Continuum 模式等等……

不過,Surface Phone最終沒能如期到來,取而代之的是關於它的各種外觀、配置、功能、專利的持續不斷的「爆料」——諸如摺疊屏、背部觸控、壓感筆支持等等,要說起來確實都是些足夠「黑科技」的賣點,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全都是些非常花錢的配置。

蟄伏的Surface Phone,執念還是另有隱情?

從2012年首次被官方確認存在,到如今「一直在跳票,從未被放棄」,很顯然,Surface Phone在長達六年(甚至可能更多)的研發時間裡,其實際的產品形態、功能特徵都勢必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換句話說,微軟肯定已經在Surface Phone上投入了大量的「沉沒成本」。特別是在如今連原定搭載的操作系統都已經不再繼續的情況下,是什麼促使微軟還在持續推進著Surface Phone項目,甚至時不時地還對外「吹風」呢?

很簡單,因為對於微軟來說,「Surface」的存在意義遠不止單純的硬體產品子品牌。雖然現在Surface平板銷量口碑雙豐收,雖然SurfaceBook 2確實是目前最好最強的Windows變形筆記本,但它們被研發出來的主要目的並非只是賺取銷售利潤,而是要以「官方設備」的身份對其他廠商進行指導,指明相應形態的Windows設計所應有的方向,甚至是相當於直接給予了一種「參考設計」。

同時,對於用戶來說,Surface家族也意味著可信賴的、「原汁原味」的Windows體驗。事實上,諸如Windows Hello生物識別、Windows Ink手寫輸入這些新版本系統中的新特性,最早都是在Surface系列上實裝的。比起廣告片、宣傳資料這些東西,看得見、摸得著、能夠直觀體現Windows系統「先進性」的Surface家族硬體,其實反過來也是微軟給自家軟體和服務做的一次「硬(件)廣告」。而且它的效果遠比常規廣告宣傳更好。

想通了這點,其實我們就不難明白微軟至今堅持Surface Phone研發投入的理由了:雖然Windows 10 Mobile可能已經涼了,但微軟的移動端操作系統研發之路顯然不可能就此停頓——比如說,傳聞中採用「Windows Core OS」理念,代號為「 Andromeda OS」的全新系統,就顯然需要一台足夠給力的全新設備來作為它的「官方參考設計」。特別是在如今多家手機和PC廠商都已經退出Windows Mobile陣營的情況下,也只有尚在襁褓中的Surface Phone能夠當此大任了。

「官方設備」實為業界慣例,但微軟手機確實不好當

當然,稍微有些常識的朋友,此刻或許就已經想到了谷歌的Nexus、Pixel產品線,它們著實是比微軟的Surface產品線更加純粹的「官方參考設備」。除此之外,其實對於蘋果而言,iPhone、iPad甚至是mac產品線不也是如此么——雖然蘋果是獨家封閉系統,但誰又能否定它的硬體產品不是自家服務的官方載體呢?畢竟,在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單純靠賣硬體早已不是可持續的盈利之道——軟體、服務、內容才是長久的用戶黏性來源和保障。

不過,對於微軟來說,目前擺在Surface Phone面前的困境,或許遠比當年初代Surface平板電腦面臨的還要更難解決。畢竟,Surface當年做的,只不過是靠著超凡的設計與品質,讓消費者對於「平板觸控PC」這一早已存在的產品品類產生新認識而已;但如今的Surface Phone,恐怕將不得不承擔起重建消費者信任、從業已發展成熟的競爭對手那裡搶奪份額的任務。

當然,重擔之下誕生的Surface Phone,說不定反而會異常出色呢?這樣一想,其實微軟這麼多年的隱忍和投入,或許都是為了這一次翻身的「大殺器」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釘釘亮相CES宣布國際化戰略 並計劃3年內上市
比亞迪全新一代唐正式發布 7座布局、4.5秒破百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