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G時代群雄逐鹿 誰更勝一籌?

5G時代群雄逐鹿 誰更勝一籌?

在群雄逐鹿的5G領域,重生的諾基亞和崛起的華為尤為引人矚目。作為一個百年品牌,諾基亞是如何走出困境,發力5G的?作為一個創新企業,華為又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間,成長為國際5G霸主的?人民網記者帶你深入諾基亞和華為的所在地,芬蘭奧盧和中國深圳,探尋5G時代雙城記的奧秘。

雙城記:中國與芬蘭如何引領全球5G技術發展

這是最美好的時代。自2G時代以來,全球ICT巨頭的發展勢頭異常迅猛,全新的連接解決方案和卓越的創新層出不窮,從2G到現如今的5G,ICT行業實現了技術層面的巨大飛躍。這也是最緊迫的時代。不少國家計劃在2020年之前部署5G,時間緊,任務重,ICT開發者壓力重重,肩負著網路加速和安全升級的重任。

在這個機會重重,激流暗涌的時代,有兩個城市脫穎而出,成為5G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位於芬蘭的奧盧是一個多雪的城市,在無線通訊方面耕耘50餘年;而7600公里之外的中國深圳,也憑藉自身的技術優勢成為移動網路領域的後起之秀。這兩座城市分別以諾基亞和華為兩個世界聞名的品牌著稱,佔據了世界ICT行業的大片市場。

歐盟瑪麗居里項目學者、奧盧大學研究員白洋博士表示:「諾基亞和華為是舉世矚目的5G巨頭,但側重方向不同。諾基亞和華為既是競爭者,也是合作者,它們一同引領著全球5G產業的發展。」

作為5G行業的「雙巨頭」,兩家企業一直在為即將到來的5G時代做準備。據路透社報道,截至今年二月,諾基亞共簽署了31份合作諒解備忘錄(Memorandums of Understanding),而華為則簽署了25份,旨在為通信運營商提供5G設備。

諾基亞的重生,華為的崛起

諾基亞曾經是全球最大的手機製造商,歷經全盛和衰落,如今又作為5G巨頭再獲新生。捨棄傳統的業務模式,專註發展通信網路設備,使企業變得更加精簡。現在的諾基亞是一家端對端通信服務提供商。

諾基亞5G網路項目負責人Olli Liinamaa對人民網記者表示:「一些人認為5G僅僅是一種「全新的手機通信技術」,但是諾基亞認為5G能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5G技術可以更好更快地進行數據傳輸,與其他先進技術融合,促進整體產業發展。」

Liinamaa稱,在5G技術的應用方面,我們的一項重要策略是讓物流、製造和醫藥等基礎產業使用5G技術,提升產能。他認為各行各業都應該提前做好準備,迎接5G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位於奧盧的「智能感知工廠(conscious factory)」 是其5G策略的實際操作案例之一。該工廠利用LTE網路技術,為大規模工業自動化提供所需的低延時無線連接,通過無線機器人來組裝和打包AirScale寬頻基站。

Liinamaa表示:「我們的5G計劃包括將製造業轉型為無線製造業,增加數據的使用,並以更加智能的方式獲取數據。如此一來,『智能感知工廠』就能夠重塑製造業,進一步提高生產力和效率。」

與諾基亞相比,華為採取了更為全面的5G發展策略。通過大力發展其消費業務和運營商業務,在移動設備製造和移動網路解決方案方面加大研發力度,建立了完整的5G產業鏈。該企業年度報告顯示,其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17達到1.53億,佔據全球10%的市場份額,躋身成為國際智能手機第三大製造商。今年二月,華為推出了全球第一個符合5G標準的商用晶元組,並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一款5G手機。除了製造5G手機,華為還在2017年將其雲業務部門升級為一級部門,使該部門獲得了更大的業務自主權。

華為輪值CEO郭平曾在2017年表示:「雲是智能世界的基石。我們預計未來全球將有五朵雲,華為將與合作夥伴共同打造其中的一朵。」

白洋博士表示:「在5G一詞尚未被大眾熟知之前,芬蘭便一直在推廣智能城市的概念。從這個角度看,諾基亞的5G側重點會集中在技術管理和應用,而華為在智能手機生產方面則佔有優勢,在開發行動電話5G晶元組方面也頗有建樹。兩家公司的側重點各不相同,這也表明5G產業規模宏大,可以展開全球合作。」

Liinamaa補充道:「5G行業有許多不同的側重點。我們歡迎華為手機進入諾基亞的網路,當然,在我們真正進入商用階段之前,還需要大量的測試與洽談。」

奧盧模式與深圳模式

奧盧和深圳的人才政策可能是諾基亞和華為能夠在5G上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兩者的人才政策側重點不一,前者以培養高學歷與技能型人才為己任,後者則是設法吸引並留住高級人才。

奧盧政府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奧盧34%的人口持有本科學歷,是芬蘭最受學生歡迎的城市,也是芬蘭創新教學理念的先行者。奧盧被認為是歐洲的「生活實驗室」,學生可以自由地開展各種新技術試驗。

白洋博士表示:「奧盧的研究氛圍是一流的。例如,學生和研究人員可以申請芬蘭國家商務促進局(Business Finland)旗下的TUTLI基金,藉此繼續深化研究,該基金也更加便於他們開辦自己的公司。這些政策讓研究人員從教學任務中解脫出來,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時間進行研究。」

奧盧的人才造就了當地的商業繁榮。2014至2016年間,該市建立了500多家初創公司,提供了18500個高科技工作崗位。

同時,該市公共部門、高校、研究機構以及公司之間由來已久的合作文化也進一步強化了當地技術研究與開發。

今年二月諾基亞在平昌冬奧會期間測試了其5G項目,奧盧大學博士後研究員Ville Niemel?也參與其中。他對人民網記者表示:「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產品是許多學者的目標。奧盧向學生和企業家提供了合作機會,這對創新十分有利。」

奧盧擁有兩家頂級高校,以及無數的高級研究中心。而從全中國範圍來看,深圳的高校,不僅數量較少,學術水平和頂級中國大學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即便如此,這一教育劣勢並未讓深圳失去人才支持,因為當地提供了大量針對人才的優惠政策。

中國一些大城市,如北京和上海,針對外來人員的落戶政策都較為嚴格,深圳則不同。大學畢業生在深圳落戶難度不大,還能獲得一次性住房補貼。此外,在世界500強企業工作過的首席執行官或知名學者甚至可以獲得數百萬元的安家費。

趙書瑤是一名計算機專業的應屆畢業生,目前在深圳工作,她告訴人民網記者:「與北京和上海相比,深圳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利好政策更多。」

深圳的人才政策促進了這個城市驚人的發展。據光明日報報道,1980年至2016年,扣除物價因素,深圳GDP年增速平均達22.6%。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超過4%,位居全國城市前列。

白洋博士表示:「儘管政策有所不同,奧盧和深圳的人才庫是推動兩家企業獲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我認為,這兩座城市可以相互學習,並將其成功經驗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推廣。」

上一篇倫敦大規模斷電 唐人街一片漆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天水網 的精彩文章:

後天小年 天水雪花飄飛來助興

TAG:天天天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