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業關係:孩子為什麼學習沒有動力?

學業關係:孩子為什麼學習沒有動力?

【關鍵詞】學業效能感

又是一個新學期。開學這幾天,最常聽到父母報怨:孩子學習沒有主動性、拖延懶散,等等。家長軟硬兼施,有的家長打罵加暴力懲罰,有的家長循循善誘,天天講道理,還有物質獎勵,(比如給對方買一個特別想要的東西等)。剛開始還有作用,但是到最後孩子也變得無所謂了。很多家長都不知所措,到底該怎麼辦呢?

老方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有個老頭每天中午要休息,可是他們院子里有一群小孩子踢足球,而且總是把球踢到他家的牆壁上,導致每天中午都休息不好。老頭想了一個好注意,他對這些孩子說:「你們球踢得真好,我希望你們每次都能踢到我家牆壁上,誰要是踢到了我就給誰一塊錢。」孩子們特別高興,那天都在奮力地踢球,結果踢到牆壁的那個孩子真的得到了一塊錢。第二天當孩子們準時來到家裡時,老頭對他們說:「今天繼續,不過今天的獎勵要少一些,踢到牆壁的孩子只能得到五毛錢。」所有小孩就有點報怨地去踢球了,有的人踢起來也不太使勁了。那個踢到牆壁上的小孩還是得到了五毛錢。第三天的時候,老頭不再給獎勵了。孩子們一聽說連五毛錢的獎勵也沒有了,就不踢球了,大家都一鬨而散。老頭成功地將孩子們踢球的熱情給撲滅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想讓一個人持續努力專註於一件事情,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保護他做事情的內在動力,加強他的自我效能感。一個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內心裏面會有一句話「我行,我可以做到。這次做錯了不要緊,調整一下方法,下次就會更好了。」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卻是這樣想「我不行,我怎麼又錯了!我真笨,沒有辦法了,就這樣吧!」

研究表明,對於學生來說,在學習上,能夠自己積極主動的調節和控制,才能對他的學習效果產生重要影響。也就是說,內部管理永遠比外部操控有效和持久。一直堅持聽我的語音節目的朋友可能會記得前面有一位成功逆襲的媽媽。剛開始每天陪孩子做作業,還經常不停地訓斥,但是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作文竟然只考四十多分。後來她改變策略,讓孩子自己安排作業和玩耍的時間,並積極關注肯定孩子做到的部分,經常去欣賞孩子,結果孩子的作文成績竟然考了全班第一。家長應該把學習的管理權徹底地交給孩子,通過改變態度來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相信孩子可以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孩子能夠自己為自己負責,做一切事情都發自內心,就會很有效率。」總揪住孩子作業的對與錯」是抓住了芝麻;「讓孩子對學習飽有積極和熱情「才是抱住了西瓜。當孩子考好時,要多鼓勵欣賞和讚美孩子,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當孩子考不好時,多問問孩子的感受,讓他感受到理解信任和支持。所以,孩子沒有考好時,父母問的第一句話很重要,問不好,可能直接打擊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甚至有的孩子就是因為一次試沒有考好,就再也不想上學了。

【測評推薦】中學生學習策略量表,通過測評量表的得分可以了解孩子的自我效能感高低,也可以指導家長及時地調整自己和孩子互動的方式。針對每一個孩子測評結果中的問題,會有專業人員給您解答,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心理學家從科學角度將學習策略分為認知策略和調控策略。

== 認知策略:淺層加工策略、深層加工策略、檢索應用策略。

== 調控策略:自我計劃策略、監督檢查策略、反饋調節策略和自我總結策略。

一般來說,學習策略水平越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越好。學習優秀的學生更擅長使用深層加工策略、檢索應用策略和反饋調節策略等三種策略。

如果想從科學的角度來了解孩子的學習策略是否正確,是否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有幫助作用的話,那麼請趕快添加測評小助手的微信,科學地了解孩子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吧。

== ==測評須知==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方說關係 的精彩文章:

婚姻關係:這個婚離了也罷!

TAG:老方說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