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一年A級事故12起,美國海軍陸戰隊還能招到飛行員嗎?

一年A級事故12起,美國海軍陸戰隊還能招到飛行員嗎?

1月21日,福克斯新聞網報道了美國軍方2018年度首起墜機事故——一架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在進行常規訓練時發生墜機,2名飛行員死亡。美國「突破防線」網站提供數據顯示,2012至2017財年,美國曾多次發生飛行事故,共致62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喪生。尤其2017年,海軍陸戰隊共發生「A級」事故(執行任務失敗經濟損失大於200萬美元;人員傷亡或殘廢或超過包含3人負傷住院等。)12起,程度之深,發生之頻,範圍之廣,不僅引發了美國軍隊飛行員的強烈不滿,也激起了海外軍事基地當地居民的民怨。

圖註:阿帕奇直升機

截止2017年11月底,共有22架美國軍用飛機在非戰鬥墜毀於非戰鬥操作中,同比上升38%,37名美國軍人因此喪生,較去年同期多出整整130%。美國參議員麥凱恩曾無奈表示:「我們在自家訓練與任務中傷亡的官兵,比真正的戰場還多」。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內勒也稱2017年「是糟糕的一年」。

圖為美國海軍陸戰隊02-17年A級飛行事故數量及每10萬飛行小時的A級事故率

究竟是什麼令美軍大失全球領頭羊的水準,頻發如此嚴重的軍機事故?美國軍方經過沉痛深省,將其定性為「人禍」。美國軍方報告稱這實屬歷史遺留問題,禍首是軍費。資金不足致使了一系列後遺症,而當前的事故頻發正是這些後遺症引爆的點。當然,除了資金,飛行員本身的招錄和儲備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資金不足是難以推卸的主因

恐怖組織等潛在國防威脅,在近些年間數量劇增,這使美軍奔波於全球範圍。各國軍事實力的提升,讓美軍高層危機意識爆棚,據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斯派塞稱,令他「夜不能寐」。這些原因切實加重了美國海軍及海軍陸戰隊的任務。戰務繁重,也就意味著經費支出日益龐大。聯邦政府出於對整體財政考量,逐年縮減軍費,造就了美國各大軍種內部人員短缺,無力更新設備的尷尬境地。

一頭是繁重的任務,一頭卻是削減預算,這就是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海軍陸戰隊顯然心有餘而力不足。馬蒂斯曾說過「軍費不足對美軍的危害超過了所有強大的敵人。」目前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全情演繹這個觀點。

圖註:圖為美國海軍陸戰隊一架KC-130空中加油機墜毀

二、人員短缺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圖註:美國大兵

美國軍隊在招人難的問題上,內勒表示,美國年輕人中符合入伍條件的僅有30%,這30%的人員還不見得肯服役。海軍陸軍隊的高事故率更令青年男女對其避而遠之。尤其美媒還高調提醒,勸年輕人慎選海軍陸戰隊!終於把人招來了,還得防著那幫民航公司挖角。畢竟,飛行員在軍隊繁重的任務和人身安全的極不穩定感下,民航用高薪一激勵,跳槽就是分分鐘的事。事實就是這麼讓美國海軍陸戰隊欲哭無淚。

同時,經費的短缺也讓軍方無奈選擇去削減訓練時間,減少維修經費支出,這也造成了人員技術能力欠缺,實際操作能力不夠的問題,相當於用短期任務的達成去代替了長期戰備力量的儲蓄,無怪內勒重複吐槽「飛行員飛行時間嚴重不足」啊!

三、戰鬥機自身狀態是必須面對的事實

圖註:美國航母主力教練機T-45

事故的發生,與戰機本身狀況可謂息息相關。設備故障能夠直接導致戰機失當操作發生事故,也能夠引發飛行員的身體不適而致使事故發生。2017年4月,美國海軍數百名飛行教練員集體罷飛以抗議T-45教練機制氧系統出現的問題。T-45於1991年開始服役,二十多年的使用令故障以「飛漲」方式增加,而軍方並未對此進行積極修復。

F-18「超級大黃蜂」戰機作為美軍現役的海軍艦載機主力,其中具備完整作戰和升空能力的僅佔31%,70%的戰機因年歲已高,甚至無法起飛;AV-8「鷂II」式短垂起降戰機從1971年服役至今;MV-22「魚鷹」運輸機,結構複雜並且操作難度大……對於以上,美國海軍陸戰隊仍因經費問題無力更新升級。迫降、掉零件這些「低級別」事故,更透過媒體報道揭示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目前所陷的窘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機圖 的精彩文章:

能夠以一己之力改變戰局的武器,轟-6K上榜
不愧戰鬥民族,俄羅斯海軍軍艦海上被撞之後直接開走

TAG:軍機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