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效率手冊》 「如何卓有成效地過好每一天」讀後感

《人生效率手冊》 「如何卓有成效地過好每一天」讀後感

此文是上一家公司的「假期作業」,給我們公司每人發了一本書,現在給大家分享這個讀後感。

《人生效率手冊》

「如何卓有成效地過好每一天」讀後感

這本書是公司17年年度優秀員工的獎勵,扉頁有總經理的簽名,讓這本書多了一份收藏的意義,家裡面也有些類似的書,我都留下來了,想的是以後給自己下一代看,雖然考慮得太早,但是這個想法的已經有了好多年,估計是以前看過《家庭教育》的緣故。有一本書叫《如何閱讀一本書》,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的習慣是拿到一本書的第一件事,應該是先看前言和目錄,前言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意圖和書的大概內容。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一本書或者一部電影如何,可以嘗試著去「豆瓣」看看它的評分,這本書的評分是5.9,不算高,符合這個標題就看的出來它要講的內容所屬分類的基本評分。進一步了解作者張萌,張萌在喜馬拉雅FM,開設了關於時間管理課程——《人生效率手冊》,從這個情況看來,這本書應該是這個節目的一個文字翻版或者說是一個總結,我想這個原因也是送這本書的重要原因,能夠養成一種學習和總結的習慣,僅僅從促進自身發展的角度來說就會有很大的提升,這本書實際上是一個輔助我們思考和指引的作用,和同類書籍一樣,有沒有用就在你是否相信,是否願意結合自身去思考嘗試了。下面我將根據這本書的內容結合我的工作和生活,和大家分享讀這本書的感受。

第一章、目標建立。此章提到一個詞語是「生命電池圖理論」,網上關於這個的解釋不多,看圖更好理解(見2頁),這個圖的目的還是希望讀者可以了解自己的時間,珍惜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對於90後的我而言,還有48年多的時間。給17年的自己打分,6分吧,這年我算是挺過來了,這一年真的是改變自己命運的一年,並不滿意,並沒有收穫滿滿,有進步,但是,太少,我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可是並不夠具體,我這輩子不想做一個碌碌無為的人。

這本書中,有些前後不對應的地方,在「一生的目標要如何建立」中,前文提到不

要去「跟著」別人的目標,思維導圖,學習別人的演講走,後面又在用「7個人物法」讓你去學習別人.......下面我列舉出我的那7個人物。

以上7位,王力宏和羅永浩是首先想到的人,今年王力宏在北京有演唱會呢,哈哈哈,準備去......說遠了,我也是一個理想主義的人,之前就是太理想而忽略了現實,犯下了錯誤,不過現在懂了,羅振宇在17-18年跨年研究中推薦了一本書叫《原則》,裡面提到了一個觀點我現在是認同的「理想+現實+決心=成功的生活」,然後經歷了之後才明白,生活不僅僅有工作,還有友情,愛情,最重要的是要懂得生活,如果更好的去生活才能促成工作。可能上面的表格中可能您覺得寫得有些有點不對題,但是我想獲得的是學習能力和更高維度的看待事情和處理事情的能力。我想讓這個成為我的硬本領,技能有三種,思想技能,人事技能(社交能力)和技術技能,這個是思想技能(本領)。

之後書講了大致的關於目標的拆分,比如按照季度來劃分目標,同時還要鼓勵自己,獎勵自己完成了母親,激勵自己更好了完成後面的目標。有兩點我認同作者:1,堅信堅持的力量;2,工作外的8小時,我記得有本書就是講工作外8小時應該如何學習,名字忘了.....不過,我堅信一個道理,工作時間之外從來不考慮工作的人,從不會把工作做的多好。17年我並不忙碌,我現在突然覺得都把時間花在了不值得的地方。

第二章、時間管理。這一章和後面都提及到一件事情,作者設計了《贏效率手冊》這本書,一開始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都會誤人為就是我們正在看的《人生效率手冊》,但從第三章及後面的章節都看的出來,是另外一本書,但是從百度搜到《贏效率手冊》的資料極少,從淘寶搜不到這本書,《贏效率手冊》這本書大概是一個表格類的計劃梳理、復盤類型的輔助筆記本,但是即搜不到,又買不到,搞不懂作者的意圖。

本章一開始就提到,並不是只有領導,高層才需要時間管理,任何一個人都需要時間管理,任何人沒有時間管理的人都是從基礎一點點開始管理的,所以不要因為覺得自己目前的職務,工作內容的不同而覺得不需要時間管理。同時,要讓自己的時間管理形成體系,類似於PDCA這樣的閉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時間管理。1萬個小時理論是在去年中旬的時候比較火的一個概念,在這個時期同時火的一本書叫《刻意練習》,這兩個都在強調時間和重複,我同意這個兩個觀點,但是這個兩個觀點都偏向於技術技能(上文中我提到了),即你是需要某種技藝,比如我們的國家運動員,對於他們而言,1萬個小時和刻意練習就顯特別重要,合適的方法也非常重要,必要的練習時間是需要的,但是作者在這裡太刻意強調1萬個小時了。

文章中提到的一本書《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印象中我看過,如果你看了這本書,你肯定就會知道另外一本《第五項修鍊》,如果您想看,建議您兩本書集合看比較好。

本章中提到當我們在做時間管理的時候,可以將自己每天的時間進行編排,對每個時間進行分類,並且一次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了。每個習慣都需要堅持21天,如果你做到了你的堅持,可以給自己買一件心儀的禮物鼓勵自己,這個不錯。後面作者提到了1000天的小樹林計劃,這個是我有點質疑是否每天都去了,當然我相信作者堅持很久的這樣的毅力。

作者提倡早起和堅持,這沒錯,但是在這裡的有幾個問題:1,堅持幾年喝咖啡?這個是否在文中可以算舉例不當?就像堅持6年喝牛奶一樣,意義不大啊!2,作者說自己連續17年每天5點起床,這個讓我想起了好像是一個雞湯故事,說喬丹凌晨3點練球的紐約的故事,我並不質疑5點起床,作者提到了一系列的5點起床後的安排的,我這裡最大的問題是,每天要5點起床,那每天幾點睡覺呢?如何保證充足的睡眠?還是完全靠咖啡支撐??3,作者提到了多種讓自己起床的辦法,其中的我最疑惑的是「香氣喚醒」,問題來了,你躺在床上時怎麼聞到咖啡的香味?為了找到答案我還去問了一個用過咖啡機的朋友咖啡機是不是可以定時……到後面幾章,作者再次提到這個問題,才說明了,原來「香氣喚醒」是說早上起來自己動手做咖啡……

當然,這個小節裡面還是有需要學習的地方:1,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最好的狀態是忘我的狀態;2,堅持21點復盤,對了,聯想有本書就叫《復盤》;3,早起是一個循環漸進的事情,沒有必要一次性就做到5點,一個習慣的養成。

第三章、高效學習。本章中的確提到了和學習方法有關的技巧,比如預習,複習,對於工作中,生活中每天的規劃而言,四項原則則顯得尤為重要,即:緊急且重要,緊急不重要,重要不緊急,不緊急不重要的。再配合要事優先原則,這的確是一個需要學習的方法。於此同時,還需要養成一個習慣,每天晚上睡覺之前,一定要把第二天的三個目標(計劃)想好,然後結合四項原則,這樣可以避免漏掉重要的事情,或者只是看起來很忙,實際並沒有做什麼重要的事情。本章中,對於啟發最大的是18周期禮物法。18個周期,每個周期21天,每完成一個周期,可以給自己買一個禮物獎勵自己,比如你想給自己買一雙鞋子,你得給自己制定一個堅持的項目,在堅持完成21天之後才給購買,這樣與沒有完成目標買的區別是,自己在完成每個目標的同時買了禮物後,實質上是在不斷的激勵自己不斷的堅持下去。

第四章、修鍊硬本領。我的硬本領是什麼,說實話還真沒有,但是這個地方還是需要一到一個誤區,本領不一定是技術,比如會修車,是設計師,是攝影師,上文我就提到了,本領可以為技術技能,思想技能和人事技能,這個世界上工作太多,技能太多,不要被文章所誤導。所以,我選思想技能,文中有段話「拿出錢和整塊的時間為自己投資,堅持鍛煉自己在這個領域的硬本領」。那麼問題來了,我所需要的本領是哪個領域的,從目前的情況看如果沒有什麼變化,我想這輩子都會在汽車後市場行業發展。

這次過年回家之後,重新審視了父母所在的調味品行業,雖然沒掙到錢,但是我感覺,我開始有了些不一樣的做生意的思維,我不清楚調味品行業到底未來潛力如何,但是是可以按照汽車平台後市場的「套路」來開展平台戰略的,依附於微信平台的平台戰略。以目前我認知到的調味品行業的現狀,還是和汽配有些類似,全國-省級-市級的分銷形式,和汽車後市場一樣,發展依然處於傳統階段,一個例子,你會從網上買配件/調味品嗎?汽車不一樣的是,由於專業性的限制,怕買錯,售後難的特點,而調味品的特點在於太貼近生活,並且採購方多是父母級,新一代的年輕人,85後基本涉及這方面的概率較低,還有目前整個互聯網對於調味品的普及性都較低,如果這個思路是對的,那麼這個市場依然存在於一個風口,就是最適合開發它的時期,即85後,90後這批深受互聯網思維影響的人在進入中年,也就是2025年左右開始,如果有平台願意燒錢,在網上買培養購買調味品的習慣,這的確會是一個突破,(就像微信培養掃一掃這個習慣一樣)重要的是,85年以後的人,有這種網購食品習慣的人,晚上做飯的時候發現花椒味精沒有了,從網上下單購買,白天正常上班,下班樓下拿快遞的可能性很大。參照目前京東的模式,可以考慮的是依然可以集合倉儲物流為一個體系,在詢問家裡之後,發現調味品的綜合毛利基本也在20%,和現在後市場的情況很像,然後因為是調味品,便可以布局整個調味品鏈條,現在京東阿里布局生鮮鏈條,如果他們失敗了,或者沒有做滿這個市場,對於調味品平台而言,這也是一個機會。

目前調味品市場的運作方法是,從省級經銷商或者讓當地廠家供貨,然後自貢的總經銷(批發商)再分銷到各個農貿市場,農貿市場零售戶最後銷售給c。批發商會大致根據自己的情況,看什麼貨沒了就進貨,然後讓業務員(多半是老闆)去每個農貿市場跑,問零售商需要什麼,然後開單,返回店鋪里錄入系統,然後撿貨送貨。這裡面存在的問題是:1,零售商其實沒貨了要麼會打電話,批發商的貨源基本是穩定的,所以零售商是固定的可能性比較大,業務員上門開單的意義和零售商自己下單無法對比;2,下單之後回去還要錄入系統,二次勞動;3,批發商沒有庫存管理的意識,更沒有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思維,也沒想藉助互聯網來發展業務,採購計劃基本靠感覺,說不定零售商要的批發商就沒貨;4,因為沒有數據積累,沒有和上級批發商的議價權,也就沒有價格優勢;5,和傳統汽配商一樣,擴大營業額的辦法就是增加車型/增加調味品種類、品牌選擇。如何改變:1,需要批發商有倉庫管理和準確的庫存數據和直接可以下單送貨的價格;2,微店,或者微信公眾號商城,一定要配圖,因為零售商可能不認識字,這個途徑可以獲得數據;3,因為客戶數量基本是固定的,需要有人培訓下單;4,這個下單不需要支付,只是一個數據返回開單系統,然後業務員確認訂單然後發貨,現階段,資金現結。

當然這只是想法,還有另外的做法就是純粹是一個平台,然後讓批發商入駐,然後獲得數據,然後做自營,這些都是目前見到過的平台的「套路」,但是我的思維並不全,在這個裡面提到的很多東西都了解得不夠多,重要的是,我沒有去經歷一個真正做到成功的案例。或許有天我也會創業,但是我還需要積累,我需要的硬本領是:一套完整的思維方案,學習能力和更高維度的看待事情和處理事情的能力。

第五章、自我輸入和輸出。這章主要是說演講,可以略過…..如果真的想提升演講,建議去找專門教演講技巧類的書籍來看。

第六章、工具篇。本章的前半部分內容是希望我們買作者淘寶上搜不到那邊書《贏效率手冊》…….關鍵是目前我還沒有搜到可以買的地方,後半部分讓我收穫的是人際關係管理。兩大原則:情商公式=真誠+換位思考。遵循10/20/150原則。

10人管理原則:這個10個人是你生命中的至親,也就是永遠不會給你翻臉的人。這10個人需要最好的去對待,這類人,是無條件的付出。只是我現在才知道這個道理,其實對待自己生命中的一些人,早就應該這樣對待。

20人管理原則:這20個人是你今年實現目標密切相關的人,這個20個人也需要你付出很多,所以這20個人需要慎重篩選,一旦進入20人名單,就需要全情投入,還需要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去對待他們。

150人管理原則:這些人可能是會被替換掉的,但這些依然是你重要的人,甚至和他們說話的時候不要玩兒手機。

總結:突然發現自己寫得蠻多的,好久沒有有這種逼著自己認真看完的感覺了,最後有了收穫,感覺還是蠻好的。這本書的收穫:1,其實我知道自己是希望在工作中獲得什麼,現在更加的明確了目標,更多的獲取知識,看書是一定的;2,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堅持,堅持21天,比如學英語,看書,給自己一個獎勵,比如去吃個烤魚也不錯;3,每天給自己制定目標任務,督促自己完成,睡之前想好明天工作中哪些是需要完成的,然後督促自己完成;4,一定要珍惜生命中那「30」。

最後感謝公司這份用心的禮物。在此祝願邦邦汽服18年越來越好,立足新的起點,邁上新的征程,開創新的輝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鄭大利 的精彩文章:

TAG:鄭大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