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機器人還不及人類10歲 常識概念發展迫在眉睫

人工智慧機器人還不及人類10歲 常識概念發展迫在眉睫

喜歡此文,歡迎轉發和點贊,轉載請註明作者「新軟體」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日,人工智慧技術已成為當今社會炙手可熱的話題。人工智慧作為一個新興領域,在發展短短几年的時間中,以逐漸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並且受到各企業的追捧。所謂人工智慧,從簡單的概念去理解,就是依靠計算機做出擬人化的行為。在世界範圍內,除人類外最具智慧的生物是海豚,其智力以達到人類6歲兒童的水平。而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至今,世界各個國家、研究院、企業等機構的投入十分巨大,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和突破。但是今日的人工智慧,又能夠達到人類的什麼階段呢?

打破常識概念窘境

對於一個智能個體來說,常識概念是評判一個智慧生命的最基本標準,但是常識概念卻很難被定義。據外媒報道稱,對於人類而言,常識概念相對容易識別,例如在買票時站在隊尾排隊,拿起鋒利物體時,握在安全區域以避免自己受傷。這些常識看似非常簡單,但是對人工智慧而言卻並不容易實現。

那麼如何教人工智慧具備模糊的常識?世界很多研究員試圖讓人工智慧具備這樣的能力,但最終卻以失敗告終。目前,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參與到人工智慧常識概念的項目研究中。艾倫指出,當我創建AI2研究所時,我希望通過高影響力研究,擴展人工智慧機器人的能力。在人工智慧研究早期階段,人們對常識概念有很多關注,但是這項工作仍停滯不前。人工智慧機器人仍缺少多數10歲兒童所具有普通常識概念,我們希望啟動這項研究,並在該領域獲取重大突破。

據《紐約時報》報道,艾倫正在為他的非營利性計算機實驗室——艾倫人工智慧研究所(AI2)投資1.25億美元,並計劃未來3年投資預算翻倍。這筆資金將用於現有項目,以及「亞歷山大項目」,後者是一項聚焦於教授機器人「常識概念」的新計劃。

人工智慧識別難

先進的人工智慧,必須要具備定位和識別物體能力,才能模擬人類任務進行工作。但是目前為止,這些先進機器人也無法處理簡單的問題和指令,它們如何應對一個不尋常的處境,以及如何使用「普通常識」校正適當的行為和反應?現在它們仍無法實現。

AI2研究所執行總裁奧倫·埃齊奧尼說:「儘管近期人工智慧取得成功,對於人工智慧而言,它們仍很難分辨識別,但這對於人類來說卻是非常簡單。目前沒有一個人工智慧系統準確地回答一系列簡單問題。雖然在2016年AlphaGo人工智慧程序打敗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圍棋棋手,但是AlphaGo卻並不知道什麼才是圍棋。

目前,世界上沒有一家機構教授人工智慧常識概念最根本原因,是因為常識概念在現實世界中難以理解。幾何智能公司創始人蓋瑞·馬庫斯從兒童發展常識和抽象思維中獲得了靈感,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專註研究人工智慧象徵性技術,這是人類對人工智慧標記任何事物的一種技術。

迄今為止,哪一種研究策略都沒有幫助機器人識別「常識概念」,「亞歷山大項目」將採取更加強硬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它將整合研究機器推理和計算機視覺,並找出一種測量常識的方法。

蓋瑞·馬庫斯認為,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人工智慧發展到下一個階段時,並與人類生活更多層面結合在一起,就必須解決機器人的常識概念認知,但是目前人工智慧在識別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軟體 的精彩文章:

青蛙去旅行了,把你的數據也帶走了?

TAG:新軟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