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無可奈何,武周王朝因何一世而亡?武則天為何要還政李唐王朝

無可奈何,武周王朝因何一世而亡?武則天為何要還政李唐王朝

史海鉤沉:武周王朝因何一世而亡

武則天曆經千辛萬苦,殺人無數,建立起武周王朝,自然希望傳位給武氏。武家的天下豈能容許外姓人來掌管?可她的這一想法剛萌芽,就遇到了阻礙。她忘記了自己的性別,她是一個女人。

無可奈何,武周王朝因何一世而亡?武則天為何要還政李唐王朝

暮年武則天

武則天的兒子都姓李,後來李旦很識時務地改姓武。但她也知道,如果傳位給兒子的話,她一死,兒子必然會改回自己的本姓李,天下又重歸李唐。若想維持武姓江山,她只有傳位給姓武的侄子。而且如果傳位於兒子,那事情就變得荒唐可笑了,因為她的皇位本來就是奪兒子的,傳給兒子不過物歸原主,王朝一改姓,便算消亡了。那麼,要保存武周工朝,只有傳位給侄子,但感情上總是兒子親,畢竟是自己的骨肉,她無法超越血緣、親疏的限定。況且,傳位給武姓侄子,名不正,言不順,一定會激起強烈反對。那些平日里翻耐民貼的大臣們能量大得很呢,事情還沒有個眉目,先給你鬧得紛紛揚揚,多少是個麻煩。武則天遊離於武姓侄子和她的兒子之間,躊躇再三,舉棋不定。

武則天確實有過立侄子武承嗣為太子的念頭。武承嗣聞訊大喜過望,興許是企盼太甚,遲遲不見姑姑動靜,反而有些迫不及待,便慫恿親信王慶之等演出了一幕「勸立」鬧劇。誰知欲速則不達,王慶之被反對立武的風閣侍郎李昭德手下一頓亂棍打死,「勸立」鬧劇草草收場。很顯然,武則天對傳位給侄子沒太大興趣,內心也竭力抗拒著。

無可奈何,武周王朝因何一世而亡?武則天為何要還政李唐王朝

電視劇中的武承嗣形象

長壽二年(693 年),武則天在正月里祭祀萬象神宮時,以武承嗣為亞獻,武三思為徑獻。按照規定,亞獻一般由太子執行,武承嗣得此榮譽,自然驚喜萬分,心中又升起了希望,以為姑姑終於下定決心要立自己為嗣了。可這一次仍是空歡喜。武承嗣死於聖曆元年(698 年)。至死他都是大陽周邊最近的一顛行星,他沒有也不可能成為太陽。

武則天的另一個侄子武三思奸詐,善於逢迎,以侍御史周利貞等五人為耳目,陷害忠良,干盡-壞事,被世人稱作「三思五殉」。他也千方百計想當太子,一度得到武則天的默許。但是,他品行太壞,武則天徵求朝目門意見,以宰相狄仁傑為首的一幫重巨極力反對。武則夭對立他興趣也不大,這事就此作罷。

那麼,到底詼立誰呢?武則天長期在這一問題上思慮過度,難免疲憊,女性特有的清醒、現實的態度(在這時集中體現在重生輕死或如佛教所言死亡不過是走向西天極樂世界的開始),倒使她覺得立誰都一樣,都是她的骨肉親屬,他們能把她這位老祖宗怎麼樣呢?

傳說武則天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她夢見一隻展翅翱翔的巨大鸚鵡慘叫一聲,捧在地上。原來大鸚鵡的翅膀折斷了。次日,女皇將這一夢講給宰相狄仁傑聽,請他解析,占吉凶。狄仁傑說:「鵡(武)者乃陛下之姓,折斷的兩翅是陛下的兩個兒子廬陵王(李顯)和相王(李旦)。翅折難飛,陛下若能啟用二王,兩翅能不復振嗎?」於是,武則天下令召還廬陵王李顯……

實際上,處於猶豫不決又深感心理疲勞中的女人是最容易被別人的話語打動的,何況進言者是受人尊敬的朝廷重臣狄仁傑,諸多因素的牽引,加上長期折磨著她的心理困擾,血親關係的糾纏,母性情感的復甦,等等,都促使她下決心召還兒子,並立他為太子。可這一放棄江山屈服於血親關係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聖歷二年(699 年),武則天突然採取了一個奇怪的行動:賜太子姓武。並在廟堂察告天地,頂禮宣誓,保證彼此相扶,共保帝業。由此看來,她仍然感到擔心,擔心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武周一世而亡。

看來她的擔心是有道理的。沒過幾年,太子李顯趁女皇病危,在老臣宰相張柬之的鼓動下發動政變,迫她退位,是為唐中宗。中宗即位後,大赦天下,加封李唐皇族,剷除張易之、張昌宗餘黨,恢復唐制,江山果然又回到了李唐手中。武則天革命的痕迹和女性威權被逐漸清除。

無可奈何,武周王朝因何一世而亡?武則天為何要還政李唐王朝

電視劇中的唐中宗李顯形象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歲末,武則天在上陽宮孤獨地死去,留下一塊高大的無字碑,立於乾陵,面向蒼天和歷史,訴說著她內心無窮無盡的困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讀古典 的精彩文章:

瑪雅編年史始於何時?瑪雅文明是怎樣的,應該如何劃分其文化史
康乾時期真是盛世?當時的民生如何?應該如何評價這個時代

TAG:慧讀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