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醫大師公布:跖疣5大根治療法,在家也能治,簡單方便易操作!

國醫大師公布:跖疣5大根治療法,在家也能治,簡單方便易操作!

北京中醫藥大學程誠教授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我們每天都西裝革履地奔波在路上,長時間穿皮鞋讓我們的腳擠壓到變形,久而久之,腳上會出現一些老繭、小疙瘩、小突起。一開始長出來的時候不是很在意,也沒想著治,結果慢慢的就越長越多,有的患者甚至腳上長出一大片,那麼這種疙瘩是什麼呢?

其實這是一種發於腳底的常見皮膚病,醫學上稱之為跖疣,屬於尋常疣的一種,與雞眼十分類似。但是跖疣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是由於病毒感染而引發的,隨著腳部的摩擦,跖疣會越長越多。

跖疣傳染是通過自體接種在疣體的周圍,由於腳部受壓而自身接種進行傳染,導致發病部位逐漸擴大。常因異物刺傷或摩擦後,皮膚完整性受破壞,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乘虛侵入而發病。跖疣可使整個疣體陷入真皮層,使角質層更為增厚,並有廣泛的角化不全。

由於導致跖疣的病毒傳染性比較強,病毒在脫離人體後還會有有3-5天的存活期,病人所接觸過物品上殘留的病毒會傳染給家人以及朋友。因此,病人一定要及時的治療,免得越傳染越多,給治療帶來障礙,伴隨也使家人陷於疾病之中。

通過長期研究還發現,患跖疣過久還危害到患者身體免疫系統,引發跖疣患者外傷口久治不愈反覆染,當跖疣患者肌體免疫系統應答機制被抑制時,患者將對外界各種病毒入侵失去防禦能力,像:艾滋病、病毒性肝炎、過敏性疾病等病症將集中爆發,跖疣其實預示著患者的身體出現綜合性障礙。

一、4大家用方

1、銀杏果

銀杏果煮熟後剝去外殼,將銀杏內胚芽擠去,每次食用6枚,每日3次,15天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

2、蛋黃油

將雞蛋煮熟後取其蛋黃,放入小砂鍋中慢火干炒,直至炒出油為止。取上述蛋黃油適量抹於跖疣處,每日3~5次,數日即可消退。

3、烏梅

用熱水浸泡跖疣部位,用小刀除去表面角質層,用棉簽蘸烏梅液搽於跖疣部,待晾乾後再塗1~2次,每日3~4次。

烏梅液製法:烏梅60克,食鹽20克,食醋60毫升。共置於約200毫升的磨口瓶中,振搖,放置48小時後備用。

4、魚香草

中藥名,味辛,性涼。具有祛風,解毒,和胃,潤膚之功效。

取魚香草適量,先用75%的酒精消毒疣體及周圍皮膚,用小毒刀片將疣體表面削去一部分,後取適量新鮮魚香草搓絨,擦拭疣體表面,每天2次,一般3~4天可痊癒。

注意,擦拭過程中皮膚會產生一定的痛感。

優點是簡單好操作,成本低見效也快。

二、中西專業療法大對比

從醫學的專業角度來看,西醫認為疣是由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引起的表皮良性贅生物,包括尋常疣、跖疣、扁平疣及尖銳濕疣等。治療以破壞疣體、調節局部皮膚生長、刺激局部或全身免疫反應為主要手段,包括全身治療和局部治療。一般採用外塗藥物、光動力治療、物理治療、外科手術切除來治療瘊子。

但是手術的問題比較多。一個是疼痛感非常強,手術當時可能不覺得,術後便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持續性的疼痛。另外一個就是手術只能消除掉皮膚表面的跖疣,但是造成跖疣的病毒仍然存在於身體內,因此,術後還是有很大幾率繼續長出跖疣,而且第二次長出的跖疣要比第一次更多,更大。

中醫療法一直秉承「治標治本」的治病理念,堅持從疾病的病理上根治疾病。中醫外用藥對於久治不愈及反覆複發者收效甚好,臨床治療濕熱內蘊疾病療效顯著。中醫治療多是純植物的藥方,草藥性溫和,不含有化學物質和激素,不會對身體產生刺激或者是副作用。

跖疣的最佳治療方法

中藥的種類較多,建議可以選擇國家認可的,且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非遺去靈。其是以苦參、白芷、紅花等中草藥精華萃取而成,苦參、白芷具有很好的抗菌、抗炎、殺毒的功效,而紅花也是長久以來活血效果最好的一味中草藥。

在製作工藝上也是精益求精,打破了傳統中藥製作流程,結合最先進的現代生物科技,可以將藥材中的精華通過篩漏、剔選、沉澱等多個細緻的流程提煉出來,最後的成品就是所有藥材中最精華的部分。其有效活性成分能起到剝離疣體正常皮膚病毒,軟化角質,滲透疣體感染處切除疣體營養供給使其達到自然脫落的目的。

從記錄的數據來看,在後期6個月的隨訪里,有96%的使用者並沒有再次長出新的疣體,治癒率遠遠高於其他治療方法。其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傳統中醫對象,為了方便更多人群,足不出戶上罔就可以找到。但是對於海外的有需人群而言,還是存在郵寄的問題的。

溫馨提示:

1、遠離紫外線電離輻射。

2、遠離創傷性治療如電離子、激光、自身疣體埋植治療此類治療易形成「同型反應」,導致難以祛除的斑痕,且可加重病情。

3、遠離激素類藥物。

4、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腳底乾燥。

忠告:長疣不可怕,去疣要及時,不拿生命開玩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午參 的精彩文章:

TAG:財經午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