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正確的禪修是怎麼修?哪些是必修的主題?

正確的禪修是怎麼修?哪些是必修的主題?

宗喀巴大師

有些沒有系統學習、了解佛經及大菩薩們的論典的人說,在正式修行的時候,不應該思考、分析、抉擇佛法,就應該將心安住在一個地方,因為思考、辨析都是在聞思時候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實修時所要做的。況且,所有的分別都是著相和執著,都是成佛的障礙。以上這些說法其實都是沒有通達修行關鍵的胡言亂語!

彌勒在《大乘經莊嚴論》中說:「開始先聽聞學習,然後正確的思考,最後依據聞思內容進行禪修,才能生起無漏智慧。」這是說明沒有依據聞思的智慧進行禪修後獲得修所成慧,無漏智慧是不會生起的。

所以我們應該修行的所有內容,都是先從善知識處聽聞學習,然後自己根據經典以及邏輯對聽聞學習的內容進行思辨,產生正確而堅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經常熟悉、憶念、思考這些法義,這才叫修行。

在修行路上,思辨、辨析的修行與專註力的修行缺一不可。現在很多人說只有專註力的禪修才是真正所有的實修,無異於拿著一粒麥子說,這是所有的糧谷一般可笑!

所謂聞慧就是通過聽聞學習得來的智慧;所謂思慧就是通過思考辨析得來的智慧,所謂修慧就是通過禪修得來的智慧。禪修的內容就是思慧得來的內容,思慧的內容就是聽聞學習而來的內容,所以,你聽聞學習的內容有多少,就有多少聞慧;有多少聞慧,就有多少可以用來思考的內容,思考的內容越多,思慧就越多,思慧越多,修慧就越多,修慧越多,可用來斷除過失、成就功德的就越多。因此,經論當中異口同聲說,對於修行來說,最初以聽聞學習與思考辨析為最重要。

有的人說,學習經論的目的並非為了實修,只是為了獲得淵博的知識而已,在實修的時候,另外有跟經論無關的實修口訣。這就像看完地圖,卻背道而馳般可笑!不但徒勞無功,而且破壞了佛陀聞思修三種智慧的生起次第。如果這樣,那麼一個文盲和一個通達經論的智者在修行方面完全沒有區別,還要三藏經論有什麼用呢?如果說三藏經論沒用,跟謗法又有什麼區別呢?這是讓佛法消亡的最大因素!

所以,修行一段時間後,如果記憶力減退,思考、辨析的力量薄弱,反應力遲鈍,那麼你要知道,你已經正在步入歧途!

普度惡趣觀音

那思辨和專註修都要修哪些內容呢?

菩提道次第是指一個凡夫從初學佛開始,直到最終證得佛位中間所必經的歷程。概括起來說,道次第的主要內容可以歸納為三種根本要義,即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如四百論》云:「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後斷一切見,如此為善巧。」龍樹菩薩亦云:「先增上生法,決定勝後起,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宗喀巴大師也在完成《菩提道次第廣略論》後,將全論內容攝為此三種根本要義,另造一文,名《聖道三要》,來總結菩提道次第的精要部分。所以菩提道次第的主要內容,不外是先令我們斷惡修善(遮止非福),以此正因而令我們獲得更好的內在和外在條件(增上生法),再由此基礎上觀輪迴中一切享樂盛事,其體性無非是苦而發出離心,破除我執無明,證得涅槃(中間破除我),最終發菩提心,而至究竟佛果(後斷一切見)。因此,說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是整個菩提道次第的骨幹,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修習菩提道次第的前導基礎,就是對暇滿人身的修學。暇身對學佛者,意義是非常重大的,無論是要獲得後世安樂,還是要解脫輪迴、發菩提心,證甚深空見,都必須依賴此寶貴暇身。特別是修學密法者,若要在此五濁惡世一生證得雙運身,更是非此暇身不可。寂天菩薩在其名著《入菩薩行論》中說:「由依人身筏,當度大苦流,此筏後難得,愚莫時中眠。」宗喀巴大師也總結說,修道最初之身,人為第一。

然此身雖如此寶貴,但卻不知何時死去,正所謂身命無常。我人放不下現世,無法生起出離心之主要原因,就是對死無常沒有作深細、恆常的思維修習。當知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不死,就算是釋迦世尊、至尊米拉日巴、第二法王宗喀巴大師,也要舍此幻軀,何況他人?雖死王必來索我生命,但不知何時降臨到自己頭上,若不早下決心,放舍對世間八法的經營,努力學修佛法,待死主來臨時,別說一切親朋眷屬財產舍我而去,即此從投生開始就始終一刻不離之身體也要離我而去,唯有佛法,特別是此圓滿無缺、無謬之菩提道次第教授,是我們唯一的依靠,於是理應生起決定修法之心。又復此身雖死,但決非「人死如燈滅」,而是要依著業力去投生的,所生之處,概有二種,謂善惡兩趣,試思我們生前所作之業,惡多善少,能生至善道者,寥若晨星。既知當墮惡道,受大痛苦,當決心依止三寶,因唯有三寶才能救護我們出離苦海。然「諸佛非以水洗罪,不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余者,示法性諦令解脫」,故皈依三寶之後,要依著佛所開示的因果道理取捨修習,則決定可生至善趣。

明目觀音

雖能生至善趣,但我們決不可以此為足,因為今生在大梵天,來世就可能墮熱地獄;今生貴為人王,來世則淪為乞丐。正如《集法句經》所說:「集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有離,有生咸歸死。」提婆菩薩在《四百論》中也說:「有智慧的人怖畏善趣和怖畏惡趣是沒有分別的。」總之,只要身在輪迴之中,決無保信之處,如《法華經》中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況且此輪迴,無休無止,無始無終,在這個以苦為性的三界中,應該尋求一個永久的解脫,方不枉此萬劫難遇之暇滿人身。

如此觀三界苦,發出離心,則應觀察什麼是輪迴的因呢?即我們為何會墮入輪迴呢?它的根本原因,就是無明煩惱。具體地說,就是俱生我執,它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未受過任何哲學思想和宗派思想熏習和影響的虛妄執實心。那到底什麼是「我」呢?我們又是如何去執這個「我」的呢?所謂「我」既不是指這個身體,也不是指意識,更不是指什麼阿賴耶識,因為我們通常都說我的身體、我的意識、我的思想、我的阿賴耶識,可見他們都不是「我」,五蘊中的任何一蘊都不足以構成「我」,五蘊合起來也還不是「我」,這個「我」是依著五蘊而被假安立的,這就是「我」的真相。但這個「我」並不是我們所要破除的對象,只有當我們認為它是「實有」的時候,才是俱生我見。因為在我們的心對境時,有三種狀態:一是執為實有,一種是明其無自性,另一種則是既不執實,也不緣空。所以正確認知身心中哪種狀態是俱生我執,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能正確認識俱生我執二生死因,則知道有無數的分別心都不是俱生實執,也就不會片面地認為一切分別都應該破除,而損壞緣起法則,墮入斷見魔洞中去了。認識此俱生我執後,當知能斷此實執的,就是通達一切法無自性的空慧,認識並實證到所執的「我」根本不存在,純是幻覺,即慢慢趣向解脫了。

雖然自己能夠解脫,但是一切如母眾生,都還在三界火宅中,飽受痛苦煎熬,正盼著我們去救護,而我們卻心安理得,不聞不問,即使長著一顆人頭,與畜生又有什麼分別呢?還不如烏鴉,尚有反哺之心行。況且在自利方面,還不究竟,佛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尚未證得。故此,我們應該發大菩提心,為度一切有情而願早日成佛,將度眾生之重擔,自己勇猛無畏地荷擔起來,如此方為真正大丈夫。

以上只是將菩提道次第之大意,簡略地勾勒少許,詳細內容,請閱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九讀佛 的精彩文章:

梭巴仁波切:我曾經以為轉經輪根本不是修行
地球上第一個被轉基因食物毀掉的國家,太慘了

TAG:老九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