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部長點贊《經典詠流傳》!原來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這麼重要(一定要看) | 中教君帶你看兩會

教育部長點贊《經典詠流傳》!原來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這麼重要(一定要看) | 中教君帶你看兩會


中國教育報


ID:Zhongguojiaoyubao


關注







最近,央視大型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一經播出就好評如潮,被人們形容為傳統文化大餐,強勢刷屏!



近日,就連教育部長也為這檔節目點了贊!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在兩會全國政協教育界別聯組會上,央視記者採訪了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一見面他就肯定了《經典詠流傳》節目在推廣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方面的積極意義。




陳部長說:「

《經典詠流傳》,這個名字就很好,在中國古代,詠是朗誦和歌唱結合在一起,流傳就是傳承下去,要流行起來,這個詠又是雙關語,既是一種表現形式,同時又是一種期盼,讓經典能夠永遠流傳,讓它在歌唱中、在朗誦中傳承下來。」


 


快來看看陳寶生部長還說了什麼。




傳統文化進校園要做好3件事







要想在學校里傳承好中華傳統文化,必須抓好3個關鍵措施


第一,老師的培養很關鍵。

要讓各個學段的老師喜歡優秀傳統文化,能有這方面修養,開口就能「白日依山盡」。




第二,新編中小學教材中增加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特別是經典名篇的比重。

目前中小學教材中的優秀古詩文比例已經提升了,這很必要。詩歌朗朗上口,又有節律,讀起來能調節身體,還能調節心情,孩子們會很喜歡。必須把教材建設這件事做好。




第三,建設校園文化。

如何讓校園成為學生們學習、交流和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樂園?這是教育部一直探索的課題。我們正在做的一項工作,是把戲曲、傳統舞蹈、書法等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要素引入校園,目前取得很大進展。未來,還要進一步做好這件事。




優秀傳統文化裡面有著非常豐富的資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陳寶生部長在接受採訪時說,優秀傳統文化裡面,包含中國人怎樣看待世界、怎樣看待生命,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非常豐富的資源,闡述得很系統。


 


如果不能把這些繼承下來,在教育過程讓我們的學生了解、繼承,他們的人生就會發生方向的偏離。




去年兩會期間,部長也曾談及傳統文化




其實呀,這並不是陳寶生部長第一次在兩會期間談及傳統文化,去年兩會,他在「部長通道」接受中外媒體採訪時,有記者問到了《中國詩詞大會》,陳部長感嘆:「嗯,好問題!」,並且說,「你剛才提的這個問題正好和我最近關心的興奮點對接了。」




當時,在談到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及傳統文化怎麼進校園,部長說了這三句話和四件事——




談到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第一句話,覆蓋教育的各個學段,從小學到大學,我們把這項工作看成是一個固本工程;

第二句話,融匯到我們教材體系中去,我們把這項工作看成是鑄魂工程;

 第三句話,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我們把這項工作看成是中國人打底色的工程。




談到傳統文化怎麼進校園,

 第一件事是教材體系建設;

第二件事是拓展校園文化;

 第三件事是加強研究和闡釋;

 最後一件事是推進國際傳播。




《經典詠流傳》為什麼火爆熒屏?

因為我們還需要傳統文化滋養


《經典詠流傳》

(點這裡聽節目相關歌曲)

用流行的音符喚醒經典詩詞的生命力,讓更多美好的詩詞在時隔千百年之後流行起來、傳承下去,並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喚醒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思考。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認為,古代漢語和現代音符的嫁接,讓大眾更好地接近傳統文化,這種做法其實是對藝術的準確表達。


 


還有人說,古詩就像是我們與先人之間的一個紐帶,那些最簡單的情感,往往最能在這紐帶上流傳,並感動無數人。


 


傳統文化到底是屬於過去的還是屬於現在的,它對我們當今的時代有什麼意義?


 


陳寶生部長對傳統文化的關注或許也能夠引起我們的深思——為什麼我們、為什麼我們的孩子都還需要傳統文化的滋養?




傳統文化是精神的故鄉


古人有云:「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使得我們骨子裡本身就具有了傳統的情懷或氣質,這是我們血脈相承的財富,更是我們得到歸屬感的依託,我們不僅要知道自己戶口本上的故鄉在哪兒,更需要知道自己靈魂的故鄉在哪兒,以免你的落葉歸根歸了一個不完全的根,以免你的疑問永遠沒人真正懂得。






傳承傳統文化的主體在青少年


文化傳承與發展切不可忘本,中華文化中有傳統的底蘊,而中華傳統文化的繁榮復興需要幾代人的智慧眼光。那麼誰能擔起如此重任?「文化自信」的底氣何在?




「少年強則國強」,毋庸置疑,青少年在文化傳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青少年沐浴經典而後豁然開朗,博覽群書而後自我感悟,用行動證明了實現民族復興「捨我其誰」的情懷與氣概。




知傳統而後知傳承


中國傳統中就特別重視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這裡的人文精神便包含著「以文化人」的精神思想。傳統文化教育在中小學的開展,潛移默化將其內化在了青少年的靈魂深處。文化可以立人,亦可立國,知文化而後知其力量,而後知為何傳承、如何傳承。




關於傳統文化教育,看看這些年的兩會「好聲音」吧!



 

優秀的傳統文化如何進校園、進課堂、進人心一直都是教育界討論的話題。




這些年來,每到兩會,不少代表委員就會熱議這個話題。





這位委員建議

推廣《經典詠流傳》式美育教育

,獲得17位政協委員的聯名支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

在兩會上提出的「將《經典詠流傳》式的美育教育推廣到基層和全民」提案,獲得17位政協委員的聯名支持。




近日,王黎光在接受CCTV記者採訪時表示,《經典詠流傳》創意非常好,把古代詩詞和當代音樂結合起來,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我了解到我們全國大概有32萬多所小學,所以我的這次政協提案,也是希望我們《經典詠流傳》一些優秀歌曲,能夠推廣給我們的中小學們,讓我們的孩子有自己的歌曲,也讓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經典烙印在他們心裡,這是非常好的推廣中國文化的手段,這會使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從小就能夠建立起文化自信」。


 


王黎光認為《苔》《明日歌》等的刷屏,正是因為青少年缺乏流行元素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作品,缺少偶像與經典傳唱人對經典作品的傳播引領,因此,除了鼓勵更多優秀作品的出現,進入中小學課堂成為傳播的有效手段。





傳統文化進課堂重點是融會貫通





全國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館首席研究館員齊玫

建議

將優秀傳統文化帶進課堂,重點是融會貫通。要將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融入基礎教育教學相關科目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讓學生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了解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其愛國主義情懷。




在師資力量培養及教材編寫過程中,學校可以聘請高校、博物館、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參與課程教學及教材編寫。





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融入生活是必然之路





「琴棋書畫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可以開發一些課程,讓孩子們有機會接觸揚琴、古箏、長笛等民族樂器以及國畫、書法、象棋等項目。」去年兩會期間,

安徽三聯學院校長

金會慶提出,除了學校教育,傳統文化還能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城市規劃、建築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元素和基因。







金會慶認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融入生活是必然之路。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去年兩會期間,

安徽省文史研究館館長

黃德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古語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背誦看起來體現的是死記硬背,實際上背誦多了,可以逐步加深對內容的認識。「學點詩詞,不背肯定效果不佳。」




他認為,不要擔心這會導致大家死記硬背,對於學習古代文化,背誦還是需要的。「只有認真背誦才能記住,會在平時使用的過程中脫口而出,隨著閱歷的增加自然會加深對古典詩詞的理解,從而更加熱愛古代文化。」




傳統文化進校園,這些年,中央和教育部竟然做了這麼多!




 


推薦!這些節目對孩子學習傳統文化有幫助!



說了這麼多,中教君在最後,給您推薦幾個《經典詠流傳》之外的傳統文化大熱節目。這些節目製作精良,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識內涵,有利於孩子更好地了解、學習傳統文化。




老師家長們,不妨帶著孩子看看。熱愛傳統文化的種子,也許就會這樣種在孩子心中呢。




01


陪孩子去博物館不知道看什麼?



快看這個節目!




 


《國家寶藏》· 一分鐘解讀



《國家寶藏》是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節目邀請了九大博物院(館)坐鎮,每集呈現其中一家博物館的三件鎮館之寶,每件寶藏都有自己的明星「國寶守護人」,這些明星會以舞台劇的形式演繹國寶的前世今生,回味歷史,解讀寶藏,最終,會從每個博物館的三件寶藏中選出一件入主特展。


 





 


教你欣賞國寶的正確姿勢



老師家長,你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國寶文物和我們的歷史、文化嗎?不妨和孩子一起坐下來,跟著國寶守護人、專家、館長們,感受一件件文物上寄託的歷史沉澱和人文情懷。和孩子一起了解中國歷史文化,豐富歷史知識,培養孩子保護文物、傳承中華文明的意識。




02


感受詩詞文化,腹有詩書氣自華

 



 


《中國詩詞大會》· 一分鐘解讀



《中國詩詞大會》是一檔詩詞知識比拼節目,節目組從全國精心挑選出一百餘位詩詞達人,以詩詞為題。每季節目有不同的賽制,第一季的單人追逐賽中,5名選手上台與百人團同答一組題,最後5人中累積擊敗人次最多者為該賽段優勝者,此人將作為攻擂者,在擂主爭霸賽部分與守擂擂主進行比拼,競爭該場比賽的擂主席位。


 





 


讓孩子懂得,腹有詩書氣自華



通過節目,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領略中華詩詞之美,重溫課堂上學過的古詩詞,跟著達人,增強對詩詞的感悟,修身養性,提升內在氣質,增強文學素養。

跟著節目一起背誦詩詞,也可以增強孩子對學習詩詞的興趣,在搶答中收穫知識和成就感。


 


03


聽名家讀出美文背後的意蘊


 


《朗讀者》· 一分鐘解讀



《朗讀者》是一檔朗讀類真人秀節目。節目由董卿主持,每期節目都有一個特定的主題,節目組會邀請一位在某個領域有影響力的嘉賓來到現場,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然後用最平實的情感朗誦節目組甄選的經典美文。


 



《朗讀者》節目主持人董卿的照片


 


平時常讀的文章,似乎有了生命



跟孩子一起靜下心來,跟著嘉賓的朗讀感受文字的魅力,傾聽經典名篇,在當前快節奏的時代發展中,引導孩子找到閱讀的正確方式,鼓勵孩子朗讀經典作品,汲取經典養分。


 


通過觀看節目中嘉賓們的朗讀,可以培養孩子熱愛讀書、大聲朗讀的好習慣,有利於增強對名篇經典的記憶,積累孩子的文學底蘊,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04


把寫書信的習慣帶回給孩子



 


《見字如面》· 一分鐘解讀



《見字如面》把中國從古至今的書信做了一次集中大掃描和大梳理,節目邀請了

張國立

歸亞蕾

、張涵予等藝術家,用他們獨特的視角解讀書信,並聲情並茂地朗讀給現場的觀眾以及屏幕外的觀眾欣賞。


 


翻著過去的書信,加上大師的朗讀,簡單的形式讓人感慨萬千,歷史給人的回味湧上心頭,他人故事中的精神內涵耐人尋味。


 

 



李白當年寫給韓荊州的信,


節目組譯成白話文後配以文言文字幕朗讀


 


體會一封家書一段情



在電子產品流行的現在,帶著孩子一起回顧那些經典的家書,感受名人們的情懷和精神,幫助孩子培養正直勇敢、善良明亮的性格。書信文字的熏陶是無聲的,有利於滋養孩子的精神世界,在了解故事的同時培養精神氣質。


 


05


這些「地標故事」里,



有咱民族的文化符號!



 


《解碼中華地標》· 一分鐘解讀



《解碼中華地標》是在北京衛視播出的一檔大型文化專題節目。節目在全國範圍內搜索具有歷史意義的「中華地標」,並結合與該地標有聯繫的生活習俗和歷史故事,進行實景外拍,節目中,邀請專家進行解讀,並聯繫實際,對地標產品進行推廣。


 



著名藝術家韓美林相關視頻截圖



 


給孩子一種嚮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這檔節目為家長和孩子們提供了一個看中國的獨特視角。

在節目中跟隨鏡頭一起去往中國的各個角落,了解當地風土人情,領略各地風景魅力,增進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有利於開拓孩子的眼界,豐富知識,增長見識。






本文編輯 | 賈文藝


製圖

 | 齊曉君 周子涵


責任編輯 | 賈文藝


參考文章 | 


中國教育報《教育部長居然也愛看<中國詩詞大會>!(聽他講講為啥學習優秀傳統文化這麼重要、這麼火)》


央視新聞客戶端《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傳統文化進校園必須做好這三件事》(

央視記者 孟穎 任博文)


網易娛樂《王黎光:推廣<經典詠流傳>式的美學教育》


中國教育報《過年啦!這8檔綜藝節目適合全家觀看,趕緊陪孩子看起來!》


微言教育《教育部長陳寶生談傳統文化進校園要做好3件事》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教之聲APP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報 的精彩文章:

春節難得放假,千萬別當手機的家長! | 精選
太有才了,這些學生給老師寫"評語"!原來,師生互動還可以這麼有趣……| 特別關注

TAG: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