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鑫谷凡仕F1機箱評測:刪繁就簡的借鑒之道

鑫谷凡仕F1機箱評測:刪繁就簡的借鑒之道

任何產品發展成熟都需要時間的沉澱和經驗的積累,當燈光的概念賦予機箱成為一種設計的時候,方案並沒有現在可靠,或許只是通過簡單映射的風扇LED二極體原理,而目前小編認為最好的方案,就是機箱外殼和RGB燈光設計儘可能簡潔大方,鑫谷凡仕F1就是一款這樣的機箱,即便它在方方面面都借鑒了迎廣,但整體品控確實還算不錯。

小編在與鑫谷凡仕F1設計師交談時就提到,這款機箱確實是借鑒了迎廣303和迎廣101的設計思路,同時在此基礎上作出一些自己的改變和細節優化,更重要的目標是降低消費成本能夠讓更多玩家體驗到,當然前提是要撇開品牌情懷,它的售價是299元有幻影黑和冰川白兩種配色。

機箱規格

外觀:四四方方的簡潔

對於這種簡潔風格的機箱,其實不但是用戶需求和消費觀念的改變,而且是其他搭配硬體適應的最終結起果,比如說對風道要求並不高的水冷散熱設備,前面板完全可以封閉起來做廠家所要做的效果。鑫谷凡仕F1外觀就是這樣,採用0.7mm SPCC冷軋鋼板包圍打造,值得一提的是烤漆後可以達到0.8mm級別,直線勾畫形成四四方方的格調正好符合簡潔的主題,不過凡仕F1的前面板稍有不同,I/O介面部分直接轉移到了頂部,僅留下了一個「Segotep」Logo,在小編看來,這樣設計,也是一定程度反映鑫谷對這款產品的信心。

鑫谷凡士F1整體規格為470x210x475mm在小編機箱印象管理中,是屬於標準中塔類型的,但在體驗一番發現內部結構利用率是非常高,已經超出中塔機箱的定義了,後面會詳細說下原因,至於整體重量方面是介乎於迎廣101和303兩者之間,8.1kg的數值在中塔機箱範疇中不算太過,畢竟現在的側透面板大部分都是鋼化玻璃也會佔據很大的比重。

前面板僅留下的Segotep Logo

側面同樣是熟悉的花紋式進風口設計

鑫谷凡仕F1機箱後端特寫,標準中塔7卡槽設計,上置電源是目前少見的結構方案,當然無論是上置/下置電源都有它各自的優勢所在。

卡槽邊緣嵌合部分有擋片遮擋

機箱底部也是前後大墊腳設計,這樣做會使得機箱更具有靈動的氣質

細節:鋼化玻璃防撞設計

前面也提到過,鑫谷凡仕F1前面板為了保持絕對純凈性,只留下了Logo作為襯托之美,I/O介面部分被搬到了頂部區域,不知道讀者有沒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頂面板過於簡潔之後就會產生一種不願擺設I/O介面的想法,而凡仕F1是直接在邊緣區域開孔嵌入,小編感覺是來得不夠個性化和標識化,對品牌認知度是不夠的,當然這款機箱主打也是性價比。

I/O介面部分是非常常見的組合,從左到右分別是音頻/麥克風介面、USB 3.0 x2、LED開關/切換介面以及開機鍵,值得一提的是,LED開關可以實現兩側燈條14種的效果切換,當然長按操作也是可以關掉的,不過並不能與其他硬體進行聯動是比較可惜的。

音頻/麥克風介面、USB 3.0 x2、LED開關/切換介面以及開機鍵

機箱正反面前端分明嵌套側隱性水流RGB燈條,既不會顯得過於鋒芒,也能凸顯燈光的細膩之處,效果是比較討好眼球的,後面裝機部分也會演示。

鑫谷這款凡仕F1機箱的鋼化玻璃側板是經過改良定製的,本身厚度是達到3mm屬於標準水平,降低成本這也是能理解的。前後邊緣部分是經過黑邊包裹,不僅是為了美觀大方而且能夠保護玻璃區域防止碰撞,而且在安裝方式上是便利的,前端卡扣對準空位嵌入以後,後端用可以用防脫落螺絲固定。

在鑫谷凡士F1機箱中,廠商會大量使用這種防脫落螺絲,因為不容易丟失

底部防塵網是側面插入式的,優點很明顯就是拆裝都免去了翻轉底部那樣繁瑣的步驟

前面板亦可整塊拆卸,只不過沒有凹槽位置不好使力,並且連著線材要注意力度否則可能會扯斷

前面板背面是整塊SPCC鋼板,用料厚實

兩邊線材分別給兩側燈帶供電,重啟鍵跳線需要連接黑色的針腳上

結構:空間利用率高

鑫谷凡仕F1的內部結構很簡潔分明,可以一眼望穿到底,此前說的空間利用率高表現在於最大支持SSI-EEB(33*30.5cm)伺服器主板,尺寸是大於常規的E-ATX(26.5*30.5cm)規格,能在中塔機箱出現是難得一見的稀缺。而在整體布局方面,借鑒的同時改進了一些細節設計,以往在主機板部位只能安裝240mm水冷排,現在也兼容安裝2.5英寸SSD*2或者3.5英寸HDD*1兩種方案,設定的用戶需求很明確可偏向散熱能力亦可偏向存儲設備。值得一說的是,對於凡仕F1這種上置電源結構優勢很大,側面部分可供CPU水冷散熱器安裝,下端空間可以安裝風扇為顯卡提供良好的風道,電源雖然是往外抽不過集聚在周圍的熱量不會太多,畢竟兩大硬體都有了較大的散熱保障了。

鑫谷凡仕F1是中塔規格,卻可支持SSI-EEB主板

電源罩上「Segotep」Logo

後端可安裝12cm排風風扇,為電源分擔一些散熱壓力

底部可安裝3*12cm風扇直吹顯卡

主機板側面最好的方案就是安裝240mm冷排,當然亦可安裝硬碟設備

凡仕F1機箱背面,可以觀察到上端部分空間很大

最大可支持250MM長的ATX電源,擁有足夠的空間來走線

上端空間還可以容納一個3.5英寸HDD

直插式硬碟架,支持掛載2.5英寸SSD*2設備

各板材厚度度量:

鋼化玻璃側板實測可達到2.89mm厚

SPCC側板實測可達到0.92mm厚

3.5英寸HDD硬碟架實測厚度達到0.79mm

2.5英寸SSD硬碟架厚度可達到1.07mm

主板托盤實測厚度可達到0.82mm

上機:RGB水流燈光效果

其實本次裝機宗旨在於RGB光污染,本身鑫谷凡仕兩側的RGB燈條能夠營造出不錯的水流效果,鑫谷光致120mm風扇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整體看上去就比較統一,可惜的是所有硬體並不能主板去同步聯動,畢竟成本也擺在眼前。所以我們的方案是這樣的,側面裝上240冷排並採用兩個光致120mm風扇,SPCC鋼板的一面具有大面積開孔,確保CPU方面散熱條件良好。下方是非公版開放式顯卡,在其底部再安裝兩個作為進風作用的光致120mm風扇,保證下方的空氣流動良好。最後是其餘位置的熱量,就通過後置的光致120mm和上置電源風扇分擔排出,這樣的裝機設計,可以說是普通玩家能達到的最好條件了。

底部只裝兩個風扇單純是為了顯卡而已

Cooler Master冰神B240 RGB水冷頭

影馳GAMER II DDR4-3000 8GB*2雙通道內存套裝

微星GTX 1070 Ti Titanium顯卡

|

兩個120mm鑫谷光致冷排風扇

後置120mm鑫谷光致排風風扇

底部是兩個120mm鑫谷光致進風風扇,由於燈帶是一面設計燈光只能半遮半掩了

鑫谷凡仕F1機箱在走線的時候,小編最滿意的就是扎帶孔數量足夠多,能夠理想和充分地規劃線材的擺放。可以看到是上方的電源倉位空間是非常充裕的,最長能夠支持250mm的ATX電源設備,同時線材也能很好地安置,不過其實優化一下設計方案,再增添一個3.5英寸硬碟架也是未嘗不可,反正可拆卸設計的靈活性很強並不會造成矛盾性。

主板托盤背面也能安裝兩個2.5英寸SSD,常見的設計結構

鑫谷凡仕F1機箱燈光展示

散熱測試:雙重風道保障

配置規格

本次鑫谷凡仕F1機箱的測試平台採用了Intel Core i3-8350K處理器,搭配酷冷至尊冰神B240一體式水冷並安裝鑫谷光致風扇,主板為微星Z370 GAMING M5為基礎平台,顯卡是微星GTX 1070 Ti Titanium,內存為影馳 GAMER II DDR4-3000 8GBx2組成的雙通道,硬碟為影馳鐵甲戰將120GB和浦科特M8V 512GB的組合,電源為海韻FOCUS+650模組化,其中底部安裝兩個120mm風扇用於進風,後置120mm風扇排風,測試時溫度大致為25℃。

測試方法:我們將機箱散熱測試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烤機壓力測試、遊戲壓力測試以及待機狀態測試。烤機壓力測試我們通過同時運行AIDA 64 FPU和3DMark Fire Strike項目,令CPU和顯卡達到滿載狀態,烤機時間持續1個小時;遊戲壓力測試則運行3DMark Fire Strike壓力測試,持續10分鐘左右;待機測試開機靜置30分鐘,記錄CPU平均溫度以及顯卡最高溫度。

對於極致烤機情況,我們是為了充分考慮機箱的散熱能力,而一個主流級別的240水冷排和側裝暢通風道就能很好地把i3-8350K壓制住,平均溫度可以很好地控制在61℃左右,而顯卡得意下方風道的照顧,最高溫度僅停留在67℃之下。而對於日常的遊戲負載情況更是好消息,CPU平均溫度僅僅徘徊在52℃左右可以說是比較低了,而顯卡一直負滿載最高溫度也是67℃之下。最後看看日常待機情況,風道良好的環境下兩大硬體都在40℃之下,不過因為大4pin電源供電的方式,機箱風扇一直保持高轉速有點吵鬧。

總結:刪繁就簡的借鑒之道

鑫谷凡仕F1是沿用了市場上主流的歐風簡致風格,並且只融合一種側隱式水流RGB燈帶,整體不會過於鋒芒畢露且討好眼球。外殼採用0.7mm厚的SPCC鋼材包圍(噴砂後達到0.8mm)用料厚實,鋼化玻璃的防撞層和防脫落螺絲細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機箱自帶的螺絲都是防脫落的,都是非常貼心的設計。對於中塔機箱結構,凡仕F1空間利用率高最大亦可支持SSI-EEB伺服器主板,上置電源、下置可安裝風扇以及側面水冷排的硬體位置安排,均可以為整機形成一個優秀的散熱風道。當然對於一些細節方面還可以改進,例如前面板的拆卸方式可以改成更人性化、電源倉亦可再增加一個3.5英寸架,總得來說這款機箱是不錯的國貨精品,它的售價才299元,比較推薦給那些輕度RGB玩家,畢竟它還不能做到與主板同步聯動。

√ 優點:

· 0.7mm厚SPCC鋼材結構,用料厚實

· 歐風簡致的設計風格,側隱式水流RGB燈帶

· 箱體全方位防脫落螺絲設計,鋼化玻璃帶有防撞層

· 空間利用率高,優秀的風道設計

· 側裝240水冷排,可充分展示燈光

X 缺點:

· 前面板拆卸方式不方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能網 的精彩文章:

Windows 10迎來新篇章:Polaris,將帶來完全基於UWP的體驗
「九九八十一」,蘋果的《三分鐘》拍攝設備不只有iPhone X

TAG:超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