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三個出自佛經的寓言故事,淺顯易懂卻耐人尋味

這三個出自佛經的寓言故事,淺顯易懂卻耐人尋味

寓言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把深奧的道理變得簡單易懂。

著名的寓言故事很多,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所熟悉的許多寓言故事,竟然是出自佛經的。下面三個寓言故事便是。

唐卡中的阿羅漢


1.盲人摸象

佛門中,習慣以大象比喻佛性,而以盲人摸象來比喻一切無明眾生。《涅槃經》里便敘述了著名的「盲人摸象」的故事。

這個故事說的是,一位國王叫來幾個盲人,讓他們各自觸摸大象的一部分,然後說出各自心目中大象的形象。結果可想而知:摸到大象腦袋的說大象如石頭(一樣堅硬),摸到大象鼻的說大象如同杵(棒槌)一樣……

事實上,這些摸象的人都只看到了大象的一個方面,而沒有全面整體的把握。

大象


2.猴子撈月

佛門中以為,猴子好動,卻有些過頭——因此而顯得愚蠢。

《摩訶僧祇律》中,敘述了著名的「猴子撈月」的故事。故事說的是,過去有五百隻猴子,在樹林中遊玩,忽然見到樹下的井中有月亮的影子。猴王以為是月亮掉落在了井裡,趕緊召集大傢伙一起去「營救」月亮。怎麼「營救」呢?那就相互接力,一隻掛在樹枝上,另一隻掛在這隻的身體上,依此類推,直到能夠到井裡的「月亮」。

結果自然可想而知——月亮沒撈著,而猴群又太重,把樹枝壓斷,自己則掉落到井裡,淹死了。

好動的獼猴


3.鼠偷蘇死

人們對老鼠的印象就是貪婪,佛門中也有類似的比喻。

《經律異相》中敘述了一個「鼠偷蘇死」的故事。故事說的是,有位聰明的長者,用瓶子裝了紫蘇(一種可以食用的植物),放在樓上。一隻老鼠見狀,貪婪地鑽進瓶子去偷吃紫蘇。結果,老鼠把紫蘇吃完了,卻因為身子太胖而被困在了瓶子之中——最後被長者殺死。

凡夫也如同這隻老鼠一般,而世間榮華富貴就像這紫蘇,老鼠對紫蘇的貪婪,不正是世人對功名利祿的執迷嗎?

貪婪的老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佛說「眾生皆苦」,你所謂的苦到底屬於哪一種呢?
一文讀懂:彌勒佛是如何得道成佛的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