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樣見乞者,發心不同,果報也不同

同樣見乞者,發心不同,果報也不同

業報差別經上說 若有眾生

因為他人之勸 行布施 隨後心

生後悔 受先富後貧果報

因為他人之勸 布施後心生歡喜

先貧後富果報 富有富的原因

辛勞有辛勞的理由 給僧人提供

齋飯的人將來一定大富 若請僧

人到自己家裡用齋 雖大富 但

必須付出辛勞 若將齋飯送到寺

院 必生天上或者人間 享受自

然的快樂 若布施時能以歡喜心

布施 以恭敬心施 以清凈心施

以不求回報心施 所布施的恰逢

菩薩聖僧 收穫卻多

法苑珠林上說 比如兩個人 一

個富裕一個貧窮 看到有乞討的

人 都很憂慮 貧窮的人為自己

沒有能力布施做福憂慮 富裕的

人害怕乞者前來索求財物 後來

貧窮髮愁的人轉生到天上 富裕

發愁的人轉生餓鬼道

憂慮雖然相同 果報完全不同

在心地上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壹文化 的精彩文章:

東吳柱石,張紘,治國方略今天都可以借鑒

TAG:傳統壹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