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標準化生產的孩子,休矣

標準化生產的孩子,休矣

幼兒園是幾百年前從普魯士引進的體制,為了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可以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語言、科學、藝術、健康和社會等五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決定教學內容。

《幼兒園工作規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20年,許多的規章制度雖然一直用到現在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也難免有需要修改的,2018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在這一年許多的規章制度得到了完善與修改,由教育部重新修訂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也在本月開始正式實施了。

新版《規程》中,明確將「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不得開展任何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列入其中。然而最值得關注的是舊版中關於「幼兒園應當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則在新版中被刪除了。

不再要求必須使用普通話

舊《規程》第二十八條特別規定:「幼兒園應當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招收少數民族幼兒為主的幼兒園,可使用當地少數民族通用的語言。」而在新規中,這一條被刪除了。對於這一改變,市級示範幼兒園、安慶幼兒園園長溫劍青感觸頗深。她坦言,自己剛工作時,舊版《規程》啟用不久,幼兒園對教師使用普通話要求嚴格。然而,隨著時代變遷,當老師們在日常生活和教學活動中都習慣用普通話進行交流時,卻發現,如今的孩子幾乎遺忘了方言。

從2014年起,安慶幼兒園作為本市首批試點幼兒園開始了滬語教學體驗,在幼兒園一日生活四大板塊,除了學習板塊,老師在生活、運動、遊戲等過程中,有意識地教孩子說起吳儂軟語,受到孩子和家長歡迎。溫劍青看來,《規程》中的這一變化,體現了時代發展的需求,「讓孩子走進地方語言,也是融入和傳承一種文化,很有必要。」

普通是為了讓我們在各個地方容易交流,然後方言是一個地方的魂。許多孩子因為長期的普通話教育,連自己地方的方言都不會說,這是多麼令人震驚的事情。我們應該把各個地區的方言發揚光大,平時沒事多張開嘴說說方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匡正文化 的精彩文章:

多讀書讀好書
我只想曉得:那裡的學校功課多嗎?

TAG:上海匡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