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遼寧康平縣趙家店村古遺址及墓地調查

遼寧康平縣趙家店村古遺址及墓地調查

遼寧康平縣趙家店村古遺址及墓地調查

張少青 許志國

一、遺址及墓地的發現

1988年5月上旬,小城子鎮趙家店村居民董武在南坨子放牧,發現一座被破壞的古墓。康平縣文管所聞訊後,當即到現場調查,並於1988年5月20日至22日對破壞的古墓進行了清理。

在清理墓葬過程中,發現墓葬周圍有原始文化遺存,並同小城子鎮文化站長降雨田對趙家店村遺址先後進行了四次調查。在第四次調查中,發現一處墓地,地面上人碎骨、人牙齒成堆,約有幾十處,陶片滿地,俯拾皆是。

8月15日,我們邀請鐵嶺市博物館許志國同志,對趙家店村遺址、墓地進行了第五次調查。當我們到達墓地後,所暴露的現象發生了變化。由於雨水衝擊,流沙覆蓋,大多成堆的人牙、碎骨不見了。我們將能看清楚的現象進行了測繪與拍照,但所獲的實物資料不十分理想。

二、遺址、墓地的地理位置

趙家店村位於小城子鎮西南4公里。西南部與內蒙古哲盟後旗毗連。遺址、墓地處於趙家店村南部的荒漠沙丘地帶。遺物遺迹暴露在沙坑中的黑沙土層上,分布面積,有四個地點比較集中,按當地居民所稱有饅頭山、葦塘、白沙溝、茨榆坨子(圖一)。遺址統一編號為A20

饅頭山遺址位於趙家店村東南3.5公里,距該遺址西約1.5公里處有水泡子,滿生蘆蒲,俗名葦塘。有條小溪源出於此,蜿蜓向東,經由饅頭山北側流入東馬蓮河。葦塘東南500米處即葦塘遺址。由此東隔道沙嶺,有一條東北西南縱向的狹長地帶,當地稱為白沙溝。這條沙溝東北側,地面上有少許青銅時代遺物,冒雨路經此處,且陶片碎小.未採集標本。由此向西南200米處,即白沙溝遺址。再向西南150米處,即白沙溝墓地。由墓地向西南約2000米處,即茨榆坨子遺址。

三、遺物

(一)饅頭山遺址

1、陶器

直腹罐 圓唇外折,夾粗砂褐陶,器表呈黃褐色。口徑14.4厘米;圓唇外凸,器表飾堆紋。夾砂羼雲母褐陶,內壁抹光,呈灰黑色。口徑24.8厘米;圓唇微侈,夾粗砂羼雲母黑陶,器表抹光,呈褐色,陶質疏鬆。器表飾點剌幾何紋,內壁灰黑色,口沿處飾三行連續短線方,其下有不明顯的凹弦紋。從弦紋特徵看,器為模製,窖燒成型後而留下的編織紋。口徑26.8厘米;另有殘片及器底,夾粗砂紅褐陶,器表飾壓印橫帶之字紋、篦點紋和編織紋。底徑9.8厘米(圖二,圖三,1)

圖二饅頭山遺址出土器物

1、直腹陶罐2—5陶罐,6、7陶缽,8、10陶器口沿,9、陶橋狀耳,11石刀,12、陶紡輪,13、陶瓮,14、壓制石鏃,15、16、11·I式磨製石鏃,17、21、尖狀器,18、20、22、鏟形刮削器,19、石雕刻器(2、4、13約1,余為7/10)

罐 均夾砂灰陶,素麵,火候高,陶質堅硬。圓唇內凸下

折出棱,口徑18.2厘米;圓唇外凸,唇面飾兩道凹弦紋,口徑

17.6厘米;方唇外折,口徑10.6厘米;方圓唇內折外凸,內壁

呈灰黑色,口徑17.2厘米。另有罐底,夾砂羼雲母紅褐或黃

褐陶、夾砂紅褐陶、夾砂灰陶。平底或凹底,有的為假圈足。

底徑8.4至17.6厘米。還有夾砂或粗砂紅褐、黃褐陶橋狀

耳。有的耳根部飾指捏附加堆紋,有的斷面呈遍環狀(圖二,

2-5、9)。

瓮 夾砂灰陶。器表呈灰黃色。尖唇,廣肩。肩部有圓

孔。口徑7.8厘米(圖二,13)。

缽 夾砂羼雲母黃褐陶。尖圓唇微外侈,口徑9厘米;另

有圓唇外侈,夾砂紅褐陶,局部呈黃褐色。口徑20厘米(圖

二,6、7)。

豆形器 夾砂紅褐陶。喇叭形,空心。

鼎 有圓錐狀鼎足,雞冠耳,柱狀耳。分夾粗砂紅褐陶和

夾砂黃褐陶,較堅硬。

陶紡輪 均殘缺。圓餅狀,泥質灰黃陶,面飾刻劃曲折

紋;夾砂灰黃陶,周緣飾錐刺圓點紋,面施錐刺放射狀圓點紋,

邊緣凸起。徑4.4-6.1、厚1-1.2厘米(圖二,12)。

陶器口沿 一種圓唇外卷,夾砂灰黑陶,口徑37.4厘米;

一種圓唇外凸平沿,沿面上施有凹槽,夾砂灰陶,口徑43厘米

(圖二,8、10)。

所見紋飾有篦點紋和繩紋(圖三,2-4)。還有飾刻劃線紋,有的器表塗紅陶衣。

2、石器

石刀 3件。均殘。灰黑色岩磨製,直背、弧刃,圓鋒,鑽孔。殘長5.9、寬3.5、厚0.5厘米(圖二,11)。

石磨棒 殘缺。紫褐色沙岩磨製,斷面呈橢圓形。殘長6、寬3.8、厚2.7厘米。

3、細石器

鏃 2件。均殘缺。青灰色板岩磨製。分二式。

Ⅰ式:平底葉形,斷面呈雙菱形,身面有凹槽(圖二,16)。

Ⅱ式:凹底葉形,身面微凹(圖二,15)

另有一件殘石鏃,凹底葉形,燧石料(圖二,14)。

刮削器 瑪瑙,有柄圓頭鏟形,這種形制少見,可謂細石器之佳品(圖,18、20、22)。

尖狀器 瑪瑙,多略呈三角形(圖二,17、21)

雕刻器 瑪瑙,側尖鋒(圖二,19)。

瑪瑙片 形不規整。

(二)葦塘遺址

1、陶器

直腹罐 圓唇直壁。夾粗砂黃褐陶,器表有斜長條抹痕凹凸不平,內壁呈灰黑色。口徑27.2厘米;夾粗砂灰黑陶質磨光,器表呈黃褐色,頸下飾點刺紋與指捏坑紋,或刻劃篦點與指捏坑複合紋,壁厚0.4-0.6、口徑23厘米;夾砂褐陶,內外抹光,器表不甚平整。口徑14.6、18.6厘米;夾粗砂灰褐陶質,火候不甚高,器表不平整,頸飾刻劃之字紋。口徑15厘米(圖四,1、4;圖五,1、2)。另有罐底,平底,夾砂黃褐陶質,底飾編織紋。底徑8.3、6厘米(圖五,14)。

罐 圓唇,高領,廣肩,夾砂紅褐陶,內外抹光。口徑24.2厘米;圓唇敞口,夾砂素麵灰陶,內壁呈灰黑色。口徑16.8厘米;方唇平沿,唇比壁厚,夾砂褐陶,面有麻坑,內壁呈黃褐色。口徑9.4厘米(圖四,2、5、8)。罐底內凹或平底,夾粗砂灰陶或褐陶,器表刻劃之字紋,底徑10.8-17.2厘米(圖五,8)。橋狀耳,耳面微凹,夾砂紅褐陶;半圓形呈柱狀橫耳,夾砂紅褐陶;元寶狀飾耳,斷面呈瘤形,夾砂紅褐陶(圖四,3、6)

圖四葦塘遺址出土遺物

1、4直腹陶罐,2、5、8、陶罐口沿,3、6、陶罐耳,7、陶瓮口沿,9、石鏃,10-12、尖狀器,13、14、刮削器(2、約1/3,余為7/10)

碗 夾砂灰陶。圓唇,直壁,內外抹光,內壁呈灰黑色口徑11厘米。

瓮 夾粗砂黃褐陶。圓唇凸起,廣肩。口徑13厘米(圖四,7)。

盆 圓唇微侈,夾砂黃褐陶,面磨光塗紅陶衣。口徑376厘米。

所見紋飾有各種壓印之字紋(圖五,3、7、9、10、12、13),刻劃之字紋和壓劃幾何紋(圖五,4、5、11)。另有篦點編織紋、細繩紋、連續坑點紋(圖五,6)。

2、石器

刀 殘缺。用青灰色岩磨製,面有未鑽透的圓坑。殘存中間部分。直背,直刃,殘長5.3、寬4.9、厚0.9厘米。

磨盤 殘缺。粉褐色含礫砂岩石質,先打成石片,邊緣進行修整。面研磨平滑,凹陷0.4厘米。殘長14、殘寬12.5、厚1.5厘米。

斧 殘缺。存中間部分,用青灰色沙岩琢制,斷面略呈圓角長方形。殘長8、寬4.5、厚2.7厘米。

3、細石器

鏃 燧石,凹底三角形,通身進行細緻修整(圖四,9)。

尖狀器 多略呈三角形或不規則形(圖四,10-12)。

刮削器 多略呈三角形(圖四,13、14)。除上述外,此遺址北側有座被破壞的磚室墓,未清理。南側多契丹、遼代遺物。

(三)白沙溝遺址

1、陶器

罐 多夾砂紅褐陶,磨光。圓唇,高領,廣肩,由肩處飾黑彩平行寬頻紋。口徑12厘米;圓唇微侈,高領,廣肩,口徑16。厘米;圓唇高領,口徑9.6厘米;圓唇微侈,高領,廣肩,夾砂灰黑陶,局部呈紅褐色。口徑12厘米。均平底。分夾砂黃褐、紅褐、灰黑陶,飾劃刻紋、劃刻葉筋紋,亦有素麵者。底徑7.8-13厘米。罐耳有橋狀耳和元寶狀裝飾耳。

圖五:葦塘遺址陶器紋飾拓本(3/5)

1-5、7-13、、之字紋,6、點紋,14、編織紋。

直腹罐 夾粗砂紅褐陶,均圓唇直壁,有的口沿下鑽有圓孔。口徑21、23.2厘米;夾砂黃褐陶,方圓唇,壁微外弧,圓唇,直壁,口徑19、26.6、30厘米;夾砂褐陶,均圓唇直壁,內壁抹光。口徑26.6、23.5厘米。罐底均平底,飾編織紋,也有素麵。分夾砂紅褐、黃褐陶質,內壁呈灰黑色。底徑為10.6、9、10.8厘米。

碗 均夾砂黃褐陶,圓唇,壁微外弧。口徑9.6、16.4、15厘米

缽 均夾砂黃褐陶,圓唇微外侈,斂口,器表磨光,塗紅陶衣,飾黑采寬頻紋。口徑8.6、14厘米。

圈足盤 夾砂紅褐陶,圈足徑13.6厘米。

豆形器 微外撤,近底部鑽四個圓孔,兩兩相對。夾砂紅褐陶。底徑9厘米。

壺 尖圓唇,高領斜肩,圓腹。夾砂灰陶,磨光,器壁較薄。器表上呈現橙黃色微小顆粒,與灰黑色寬頻痕迹,似飾彩陶器。口徑7.4厘米。

陶餅 用夾砂褐陶片製作,邊緣加磨,中間鑽孔,不甚規整,可能是紡輪器具。徑5-5.2厘米。

彩陶片數量頗多。分夾砂或粗砂紅褐、黃褐陶質,磨光,塗紅陶衣,飾黑彩花紋。辨認出母體花紋有:平行寬頻紋較多、平行寬頻紋兼垂簾紋、垂簾紋、幾何紋、螺旋紋、漩渦紋等。

2、石器

斧 均殘,件較完整。青灰色含礫砂岩琢制,分弧邊與平面呈梯形兩種,斷面呈橢圓形與扁環形,弧刃殘長8.2-13、寬4-6、厚2.5-3厘米。

磨棒 均殘。用灰褐色沙質岩琢制,分有扶手與兩端方圓,背為斜平面,斷面略呈三角形兩種。殘長8.8-19.6、寬8.2-9.6、厚2.25厘米。

球 用灰色燧石為料,外殼呈黃褐色,打制呈圓形。徑6-7厘米。

磨盤 殘缺。用白褐色含礫砂岩為料,先打製成石片,邊緣加磨,形制不甚清楚。磨面光滑凹陷。殘長20.6-17.6厘米。該遺址除上述標本外,地面上見有灰燼、獸骨、獸牙等。該遺址未見有細石器。

(四)茨榆坨子遺址

1、陶器

罐 圓唇微侈,直領,流肩,肩處飾點刺紋,夾砂紅褐陶,火候較高,內外抹光,口徑6.6厘米;圓唇直領,頸肩處飾附加堆紋,夾砂褐陶,內外抹光,口徑8.8厘米;圓唇微侈,頸微弧,夾砂黃褐陶,內外抹光,口徑23厘米(圖六,1-3)。罐底均夾砂紅褐陶,平底,底徑5.5-9.4厘米。橋狀耳,耳面微凹,兩邊稍凸起,夾砂紅褐陶,壁間呈灰黑色。附加堆紋,飾不規則指按坑紋。

缽 圓唇微侈,夾砂褐陶,內壁抹光。口徑7.6厘米。

碗 方圓唇,微弧,夾砂褐陶。口徑10.8厘米。

紡輪 圓餅狀,面飾放射狀戳印圓點紋,周緣亦飾無規律戳刺圓點紋。夾砂黃褐陶質。徑5.6、厚1.1厘米。

圖六:茨榆坨子遺址出土陶器

1-3、陶器,4、磨製石鏃,5-8、石葉,9-11、刮削石器,12、14、15、尖狀石器,13、石雕刻器

2、細石器

除石鏃用青灰色板岩以外,余皆用白色瑪瑙壓制,石葉最具特點。

鏃 磨製。凹底葉形,面上有凹槽,斷面呈雙棱形(圖六,4)。

尖狀器 呈三角和不規則形(圖六,12、14、15)。

刮削器 呈指甲形和不規則形(圖六,9-11)。

雕刻器 側尖峰(圖六,13)。

石葉 長條狀,兩側邊緣進行細緻加工(圖六,5-8)。

該遺址的遺物集中分布於約15平方米的地面上,人牙、陶片與細石器共存,似應是墓地。

(五)白沙溝墓地

1、墓地現狀及墓葬形制

墓地西部有一道南北向沙溝,深約40-80厘米。溝內陶片極多,墓葬多在溝東側,西側亦有少許人牙齒、碎骨及陶片。墓地處在沙坑中,南、北側均有一道沙嶺(圖七)。該墓地東150米處即白沙溝地點。

墓地中所見墓葬均暴露在黑沙土層上。人牙齒、碎骨成堆,並有頭骨、腿骨、上肢骨等不完整的骨架;陶片遍地,這種現象表明墓葬為自然破壞已至墓底。從暴露跡象看墓制可分兩種,即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和土坑火葬墓。葬制多為火葬(骨灰)、單人葬兩種。

圖七白沙溝墓地部分墓葬分布示意圖

長方形土坑豎穴墓 如M7、M8、M9、M12、M13、M17M23,墓壙清晰可辨。M1、M24,墓壙不清,卻有頭骨、肢骨及腳骨,可以說明是土坑豎穴墓。方向大多是262°,M23方向286°。據有支離破碎的人骨架與人牙齒成堆的現象分析,葬制有單人葬與火葬兩種。單人葬如M1、M23、M24,葬式頭西腳東。M1是西端多碎骨,東端有頭骨、肢骨及骨塊,當是兩座墓,東端為M1。採集遺物有壺(圖八,2)、罐(圖八,1)、碗、石斧(圖九)和陶片。M23、M24見有一堆不完整的骨架,這兩座墓的遺物不清。火葬如M7,墓壙中土色黑褐,與墓壙外士色截然不同,似用火燒過。墓內有人牙齒、碎骨。

火葬墓 如M2、M3、M4、M5、M6、M10、M11、M15、M14、M16、M18、M19、M20、M21、M22、M25、M26,未見墓壙跡象,有燒士,多呈圓形,其上有牙齒、碎骨及陶片。據此分析為土坑火葬墓。於M3採集一截肩式陶紡輪。M15處採集一件骨環。M22處採集一件磨製石鏃。此外,墓地採集的遺物皆被攏亂。

2、遺物

壺 1件。出土M1。圓唇,直領,斜肩,圓腹,平底。腹部飾兩條一組細堆紋。夾砂紅褐陶。火候不高,泥條盤築,抹光素麵。口徑72、腹徑14,5、底徑7.5、高18.5厘米(圖—0,1)。

罐1件。出土M1。圓唇,高領,領中部飾指捏附加堆紋帶,斜肩,圓腹,平底。夾砂灰褐陶,泥條盤築,火候不高,抹光素麵。口徑8.9、腹徑12、底徑7.1、高14厘米(圖一0,3)

圖一0 白沙溝墓地出土器物

1、陶壺,2-4、12、陶罐,5、陶碗,6、7、陶缽,8、9、陶紡輪,10、圈足缽,11、13、陶豆,14、石斧,15、骨環,16、石鏃(13、5.1/4,10.1/8,余為1/2)

碗 1件。出土M1。圓唇,斜壁,假圈足。器形不甚規整。夾砂紅褐陶,手制,內外抹光,火候不高,素麵。口徑11.6、底徑6.5、高4.6-4厘米(圖一,5)。

石斧 1件。出於M1。黃白色微透綠石灰岩磨製,石質鬆軟。長條形板狀,頂微圓,刃略弧,斷面呈遍環形。長23、刃寬7、厚1.6厘米(圖一O,14)。似為明器。

陶紡輪 1件。出土M3。餅狀截肩式,夾砂褐陶,火候不高。面廓與孔緣稍凸。徑4.5、厚1厘米(圖一0,9)。

骨環 1件。出於M15。斷裂復原。骨料刀削製做。斷面略呈正方形,內側有未削平痕迹。直徑2.2、環厚0.3厘米(圖一O,15)。

石鏃 1件。出土M22。青灰色板岩磨製,凹底葉形,身面微凹。長4.7、寬1.9、厚0.2厘米(圖一O,16)。

以下遺物出土單位均不明。

陶罐 圓唇,直領,頸肩處飾指捏附加堆紋帶,斜肩,圓腹,平底。夾砂紅褐陶,泥條盤築,內外抹光,火候較高。口徑6.4、底徑6.8、高約16.2厘米;圓唇直領,頸肩處飾板耳,斜肩,圓腹,平底。夾砂羼雲母灰褐陶,泥條盤築,內外抹光,火候不甚高。口徑8.6、底徑7.6、高約15.6厘米(圖一0,2)。採集的口沿均尖圓唇圖直領,或領間飾指捏附加堆紋帶,或頸肩飾附加堆紋帶,上飾按壓坑。均夾砂紅褐陶,火候高。口徑8.4、11.4厘米(圖-0,4、12)。此外,還有雙耳高領罐,分夾砂紅褐、褐陶質。有的罐底有套接捏合的痕迹。

陶缽 圓唇斂口,陶質分夾砂灰褐、夾砂羼雲母紅褐、夾砂黃褐、灰陶。口徑7.2-17厘米(圖一0,6)。

陶圈足缽 圓唇,斂口,折腹,飾按壓篦點紋,圈足較高,微外撤。夾砂紅褐陶,泥條盤築,磨光,火候高。口徑14、腹徑19、底徑8.6、通高16.2厘米(圖一O,10)。圈足缽腹部殘片,夾砂羼雲母紅陶,磨光,火候高。折腹按壓篦點紋(圖一一,4)。

陶盤 尖圓唇斜壁,器表塗紅陶衣。夾粗砂紅褐陶,壁間呈灰色,內外抹光,陶質較疏鬆。口徑22厘米(圖一O,7)。

陶豆 均盤底殘部。空心座,分夾砂紅褐與夾砂羼雲母紅陶,火候較高(圖一0,11、13)。

陶壺 圓唇,高領,斜肩,圓腹,平底。素麵。夾砂灰陶,泥條盤築,內外抹光,火候較高。口徑5.7、底徑6.4厘米。

圖一一白沙溝墓地陶器紋飾拓片(1/2)

1-3、之字紋4、壓印點紋

陶直腹罐 夾砂羼雲母紅褐陶,內外抹光,泥條盤築,火候不甚高。內壁呈灰褐色,器表飾刻劃之字紋(圖一一,1-3)。

陶紡輪 圓餅狀,面廓稍凸起,夾砂褐陶。徑5.3、厚0.8厘米(圖一0,8)。

陶碗 圓唇,斜壁,平底。分夾砂紅褐陶和夾砂摻雲母紅陶。陶質較堅硬。口徑16.6、10厘米。

四、初步認識

趙家店村遺址破壞嚴重,遺址未發現地層關係,各時代遺物相混雜,墓制葬俗不清,而且採集的大多遺物的原出土單位不明,因而對確定文化類型及墓葬分期存在一定的困難。筆者就調查所得的資料,提出初步認識。

趙家店村遺址四個地點與一處墓地的遺存,文化牲質有明顯的區別。

饅頭山遺存,陶器以夾砂或粗砂(亦有羼雲母)紅褐陶居多,其次是黃褐陶、褐陶,灰陶較少,泥質陶少見。器物以直腹罐、夾砂灰陶罐、有柄圓頭鏟形刮削器為典型器物。陶器紋飾以點刺幾何紋與內壁編織紋為主要特點。其模製成器以及飾紋特點具有早期特徵。凹底三角形石鏃與有柄圓頭鏟形刮削器與昂昂溪細石器接近,磨製石鏃屬東北石鏃系列I式。直腹罐與康平縣馬架子山同類器相似。夾砂灰陶罐口沿形制與樂昌縣龍山文化遺存相似,亦見於二龍湖城址遺存。該地點文化遺存與樂昌縣龍山文化遺存共同因素頗多,應是遼北地區紅山文化發展到了晚期階段。圓餅狀紡輪、高領雙耳罐、缽、碗等遺物的特點與高台山文化類型大體一致,鼎、柱狀耳等遺物陶質、特徵與康平所發現的青銅時代遺物相同。

葦塘遺存,陶器以夾砂或粗砂黃褐陶、灰黑陶居多,紅褐陶、褐陶次之,泥質灰陶少見。飾紋比較發達,以指坑兼篦點紋為特點,器類以腹身飾刻劃折曲紋(似細小之字)凹底罐為特點。這些與饅頭山遺存有明顯區別。直腹罐形制及飾紋具有紅山文化風格。而飾指坑兼篦點紋直腹罐為紅山文化所不見,卻與昂昂溪遺存相似。凹底三角形石鏃與昂昂溪石鏃相同,為東北石鏃系列I式。雲雷紋、細繩紋、篦點編織紋風格具有商周時期特點,但與新石器遺物共存,其年代不會太晚,其性質有待進一步研究。

白沙溝遺存,陶器多以夾砂或粗砂紅褐陶為主,次為夾砂黃褐陶、褐陶、灰陶。陶器多磨光,塗紅陶衣,施黑彩花紋。不見泥質陶。器物類以高領罐為主。紋飾以平行寬頻紋為多。器底或飾編織紋、劃刻葉筋紋。出現了用陶片製做的紡輪。石器以有扶手石磨棒為特點。該地點不見細石器,陶器形制與飾紋特點均具紅山文化風格。與饅頭山、葦塘兩個地點遺存迥然不同。

茨榆坨子與白沙溝墓地遺存基本相同,陶器以夾砂紅褐陶、黃褐陶居多,其次是夾砂褐陶與灰褐陶,夾砂灰陶較少。夾砂羼雲母紅陶為墓地所有。器類以高領陶、壺、碗為主,飾紋以指捏附加堆紋為主。明顯看出與饅頭山、葦塘、白沙溝三處遺址的文化遺存大不相同。

墓地採集遺物屬於不同時期,隨葬直腹罐與壺的墓葬當屬早期,壺的形制與白沙溝同類器相同。隨葬圈足缽、高領雙耳罐(頸飾附加堆紋帶)的墓與高台山墓葬相似。隨葬壺、頸飾附加堆紋帶陶罐、碗、板狀石斧與東高台山墓葬相似。隨葬夾砂羼雲母紅陶罐、圈足缽等的墓,不會晚於高台山類型。由此推論該墓地土坑火葬墓要早於土坑豎穴墓。

各文化遺存的聯繫及發展還不甚清楚,有關問題尚須進一步研究。

注釋

《試論中國北方和東北地區含有細石器的諸文化問題》,《考古學報》1979年4期。

《東北地區的石鏃》,《北方文物》1985年2期。

《山東省樂昌原始文化遺存》,《考古》1987年7期。

《吉林省梨樹縣二龍湖城址調查》,《考古》1988年6期。

《新民東高台山第二次發掘》,《遼海文物學刊》創刊號,1986年。

原載《考古》1992年1期

說明:文中各器物圖按原文已縮小

編輯:康平法庫微同城 封面圖片:網路

康平故事更新中…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法老故事 的精彩文章:

法庫縣大孤家子鎮村屯名字由來

TAG:康法老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