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略特區接受外國農民:日本農業探尋新活路

戰略特區接受外國農民:日本農業探尋新活路

北海道是日本精緻化農業的代表

照片:放牧的羊和岩手山。攝影:掬茶

《中文導報》專題報道組

為應對老齡化挑戰,日本正從延遲退休年齡、提高出生率、促進女性就業、提升勞動生產率、接納外國人等多個方面摸索對策。其中,設立國家戰略特區,吸引高端人才,開放介護人才,引進農業人才等政策正在逐步推出並付諸實施。

正式接受外國農民 日本三特區率先開閘

有關外國人在日從事農業事項,早在2016年10月,日本政府就開始討論在國家戰略特區,放開農業領域接納外籍勞動者。接納對象限定為擁有一定實際務農經驗的專業人才,將支付不低於日本人的薪資。之前,日本主要在城市地區引進高端外籍人才,今後將擴大到地方的基礎產業,平衡經濟發展。

2017年9月,日本正式施行《國家戰略特區法修正案》,吸收外國人來日務農被採納。當時,非特區的長崎縣、茨城縣、群馬縣、秋田縣大潟村等對此也顯示出興趣。不過,這些地區要解禁,首先需要被指定為特區,但特區的追加指定工作進展緩慢。因此,相關政策先在已經指定的3個特區實施。

2018年3月9日,日本政府在國家戰略特區諮詢會議上正式敲定:在新潟市、京都府、愛知縣等三個國家戰略特區,解禁外國人從事農業限制。新出台的特區政策,不同於邊工作邊學習技術的技能實習制度,在農業方面將接收年滿18歲、具有1年以上實際經驗、會講從事農業所需的基礎日語的的專業人才。引進的農業人才,在日務農期限總計為3年;但在特區,如果僅在農忙期工作,自第一次訪日起超過3年也可繼續工作。例如,如果每年在日本從事6個月農業活動,其餘時間回本國就業等,如此可以有6年在日本和本國之間往返工作。農業人才還能參與加工和銷售,或在多個生產法人工作,或從事多種作物生產,並幫助日本生產者擴大經營規模開拓海外銷路等,擴大日本農業的出路。

據了解,日本各地農業協同組合等機構將作為接納窗口,向農業生產法人和農戶派遣外國農民。初步設想由外國人才的原籍國提供務農經驗的證明材料,日本農協等支付不低於日本人的同等薪酬,並提供培訓機會。方案還包括限定僱用合同和錄用期限等內容,比如僅限直接僱用全職人員等。政府將設置全年總勞動時間上限,防止過度勞動。

該政策自2018年度起實施,各地農協或人才派遣公司將與主要來自亞洲的農業人才簽署僱用協議並負責派遣。日本將在特區積累經驗,不斷向全國推廣。如果順利,這一政策有利緩解老齡化導致的農業勞動力不足,提高生產效率提高。

除了具備卓越的經營能力和較高技術實力的高端外國人才、全國普遍需求較高的農業人才以外,日本還討論吸納其他外國人才。在愛知縣,外國人參與家政服務也獲解禁,成為繼東京和神奈川等之後的第5處。預計中高收入階層的雙職工家庭和在日外國人將使用這一服務,有利於減輕家務負擔,推動女性就業。新潟市提議接收理髮美容、動畫和漫畫等「酷日本(Cool Japan)」相關人才和在酒店接待訪日遊客的人才。作為「勞動方式改革」的一環,安倍政府還將在探討護理和建築等領域接納外國勞動者。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指示,要求在勞動力慢性短缺的行業,探索增加「專業性與技術性領域」(包括經營與管理、醫療等18種)的在留資格,討論擴大外國人就業的新可能,爭取在2018年夏季確定大致方向。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1月26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在日外國勞動者人數達到127萬8670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8%,連續5年增長,創出2007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其中,中國籍達到37萬2263人,佔29.1%,比例最高。在製造業工作的技能實習生、在服務業工作的留學生等增加明顯。日本通過外國人來彌補勞動力短缺嚴重的崗位,這樣的社會格局日趨突出。

農業人口減少是日本現代農業發展的瓶頸

日本農林水產省近期匯總的日本2016年農業結構動態調查結果顯示,截至3026年2月1日,日本農業人口較上一年度減少8.3%,降至192.22萬人,歷史上首次低於200萬人。

據統計,29歲以下農業人口同比減少24.3%,至4.82萬人;30歲至34歲農業人口同比減少8.2%,至3.12萬人;35歲至39歲農業人口同比減少11.5%,至3.83萬人。在日本,70歲以上老年人佔總農業人口將近一半,但這部分人棄農現象明顯。

到2017年,農業人口更下降到181.6萬,其中65歲以上人口為100.1萬人,從事農業的人口平均年齡為66.6歲。

從事農業的人越來越少,也使糧食自給率不斷下降,日本農林水產省發布2015年度日本糧食自給率連續6年為39%,是發達國家中最低的。日本農業規模較小,農業生產總值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除了大米以外幾乎日本所有農產品都依靠進口,日本農民更是習慣於依賴國家的保護政策、避免參與國際競爭。

而安倍政府希望未來藉助區域自貿協定,推進農產品的出口,建立「進攻的農業」,將農林水產品以及食品的出口額從2014年6000多億日元,擴大到2019年出口1萬億日元。

日本農林水產省2017年8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6月農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4.5%,達到3786億日元。日本酒和牛肉出口額創出歷史新高,此前一度低迷的主力海產品扇貝也實現復甦。此外,各品類的分化也很突出,但是距離政府2019年出口額增加至1萬億日元的目標依然遙遠。

農業人口的減少是日本農業發展的瓶頸,造成農業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齡化。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農戶不得不放棄務農。另外,艱苦的勞動環境、沒有固定休息日、收入不穩定、缺少娛樂環境令日本年輕人對農業生產敬而遠之。

據統計,日本人口在2017年又減少了40.3萬。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到2065年,日本總人口將從1.265億降至8800萬,到2115年僅剩下5100萬。

目前,日本勞動力短缺現象嚴重。1997年,日本15歲至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達到頂峰的8699萬,此後迅速減少,減少速度之快遠超其他國家。日本共同社曾於去年6—7月,從日本47個都道府縣各選取一家當地智庫及金融機構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回答人手不足「成為」和「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發展障礙的機構佔比超過90%。

此前,日本政府推出措施,希望充分發揮女性和老年人的作用,讓他們更多地參與社會勞動,來解決勞動力不足問題。雖然日本整個社會全力以赴,但2012年至2017年的5年間,這項措施的效果並不如預期,勞動力僅增加了306萬,與社會需求相比依然存在巨大缺口。在這一背景下,日本政府意識到吸引更多外國人來日工作已迫在眉睫。

在日本農村地區,人口降速更快,青森、秋田和岩手等北部縣份的人口,每年減少約1%。

農業人口的減少也使耕地面積不斷縮小。2015年,日本全國耕地面積為449.6萬公頃,較上一年同期減少0.5%。

面對各種難題,日本的農業改革迫在眉睫,而僅僅依靠日本人自身,無法對應農業人口不斷減少和老齡化的趨勢,接受外國人補充日本農業人口迫在眉睫。

接受外國農民,新潟特區政府如是說

根據日本內閣府發布的「國家戰略特區接收外國人進行農業支援的制度概要」描述,將接收年滿18歲、具有1年以上實際經驗,且會農業日語的專業人才。僱用期限總計為3年,此外,政策要求派遣公司向外國人才支付不低於日本勞動者的報酬。還將設置全年總勞動時間的上限,以防止過度勞動。

就「概要」相關問題,率先接收外國農業勞動者的新潟市政府有關負責人向《中文導報》表示,「市政府目前已經在著手引進農業人才的工作。從申請條件來講,看似比較開放,但在甄選方面具有一定的門檻。比如,首先申請人需要提供實際從事農業活動一年或以上的證明,再通過技能考核,方可有資格到日本從事農業活動。這和以技能實習生制度來日本工作是截然不同的,後者申請與合格標準更低。

該負責人還提到,以外國農業勞動者資格來日者,如果僅在農忙期工作,自第一次訪日起已經超過3年也可繼續工作。例如,如果每年在日本從事6個月的農業活動,其餘時間回本國就業等,這樣一來總共有6年可以在日本和本國之間往返工作,而技能實習生則不具備此種待遇。」

該負責人指出,「雖然文件上提到3個地區的接收人數合計為數十人,但這只是官方指導數據,實際接受情況將參照技能考核的結果來判定,如能達到標準,會全部接受,沒有明確人數限制。就愛知縣的情況來看,外國人參與家政服務也將被解禁,外籍人才的需求量更高,所以3個地區合計接收人數僅數十人是遠遠不夠的。」

在談到關於接受外國農業人才對日本農業技術的外泄及語言、生活習慣問題時,該負責人表示,「所接納的外國農業勞動者,基本都具備高度工作技能,因此不存在技術外泄的問題。另外,在語言、生活習慣方面,無論是農業派遣公司還是接收地政府都安排了相應的溝通渠道,比如提供專職翻譯解決生活難題或直接向福祉協議會反映遇到的困惑等等。」

日本的農業:外國人想干卻受制約

日本全國農地面積在1962年有609萬公頃,到2015年只有450萬公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受人口高齡化、勞動力不足的影響,使大片農地荒廢。日本總體農業人口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一直保持在700多萬,但1990年減至481.89萬,2008年首次低於300萬之後,2016年跌破了200萬。

據推算,今後10年從事農業的勞動人口老齡化將到達極限,這樣繼續下去的話,放棄耕作的人將繼續增加,農業面臨著「毀滅」,雖然這是想像到最壞的情況,但這個數字卻真實的反映了日本農業目前的困境。

事實上,日本農民與城市工薪族的收入差別並不大。據國稅廳調查,2016年日本公司職員平均收入415萬日元,其中男性514萬日元、女性272萬日元。據農林水產省的調查,2016年主業務農的家庭平均收入649萬日元,販賣農產品的家庭收入為521萬日元。

一方面,支撐農業的人口在不斷減少,使許多農地荒廢;另一方面,從事農業收入也非常可觀。這使不少華人從中發現「商機」,紛紛加入農業,在一些華人集中的區域,還有華人經營的蔬菜店。但依照相關法律,外國人想在日本從事農業並不容易。

今年1月,日本警方發布消息稱,一對在茨城縣居住的華人夫婦因僱用沒有就職資格的中國人從事農業勞動,並涉嫌逃稅而被逮捕。

據公布的消息,這對夫婦違反了三項法律和法規:

其一,在茨城縣20處使用著大約10萬平方米的土地,其中只有2萬多平方米的土地是向當地農業委員會登錄申請的農地,剩下的都沒登記,未獲得許可就從事農業生產銷售活動;

其二,累計僱傭約100名無就職資格的中國人從事農業,觸犯了《出入國管理法》;

其三,在過去約5年里,累計銷售額約3億日元,並將其中部分收入匯入他人名義的銀行帳號以逃避納稅,觸犯了《組織犯罪處罰法》的「犯罪收益隱匿罪」。

有分析指出,從該案可以看出,在日本從事農業,收入還是比較可觀,但因法律上對外國人沒有合法務農的在留資格,才會出現非法僱用、非法勞動現象。如果日本政府開放僱用條件,相信會有很多外國人願意在日本從事農業勞動。(原標題:戰略特區接受外國農民:日本農業探尋新活路)

中新社·華輿>中文導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輿-日本 的精彩文章:

日本繼續施策擴大接受外國勞動者
今天全世界都在紀念他!一項為他在神戶立碑的活動也正式在日本發起!

TAG:華輿-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