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傳13代的一級文物被專家看上後,他免費捐給了博物館

家傳13代的一級文物被專家看上後,他免費捐給了博物館

大家好,歡迎收看世巍說歷史第110319期節目。

自隋朝開始,我國的官吏選拔制度改為了科舉制,前後經歷了一千多年時間,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久的選拔人才方法。而一屆科舉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拔得頭籌的狀元郎,據可考信息,我國的文武狀元郎一共有770餘人,但是由於朝代更替,戰爭等因素,狀元的試卷幾乎沒有得到保存,不由讓人遺憾,無法領略科舉考試第一人的文采。

我國目前只留有唯一一份狀元試卷,是明朝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的狀元趙秉忠所作。此人自幼思維敏捷、勤奮好學,在二十五歲的時候高中狀元,後來官至禮部尚書。他在任期間,乘職務之便,將自己的狀元考卷拿出,放回家中,留給了自己的後人。

經過幾百年後,這份考卷傳到了趙秉忠十三代孫趙煥彬手中。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青州博物館館長聽說了此事,就前往趙煥彬家中觀摩此文物。館長看了之後發現此試卷保存完好,字跡清晰,且其內容很有考究價值,堪稱國寶,便勸說趙煥彬將此文物捐獻給青州博物館。趙煥彬品德高尚,響應了國家號召,將家傳十三代的寶物捐獻了。

這份狀元的試卷異常珍貴,在國內絕無僅有,是研究我國科舉文化和明史的重要文獻,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價值連城。書中文字自然流暢,表達了對治理國家的一些看法,精闢闡述了改善吏治、興邦治國的對策。內容極其深刻,對於當時的社會文化、歷史史實都存在一定的參考作用。

這份試卷呈現出摺疊的形式,共有十九冊,橫長268厘米,每折通高47.6厘米,寬14.1厘米,保存地相當良好。

筆者不由向奉獻者趙煥彬表達崇敬,對此讀者們是怎麼看待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Apple 耳機 採用 Lightning 接頭的 EarPods 適用於iPhone7/iPhone7P

¥228.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世巍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地曾是六朝古都,卻有20多個地名,第一個名字如今還在使用
七旬老人手持腰牌,自稱將門之後,專家要求上交,被一口回絕

TAG:新世巍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