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物傳記-新唐書·李景讓傳

人物傳記-新唐書·李景讓傳

李景讓,字後己,贈太尉憕孫也。性方毅有守。寶曆初,遷右拾遺。淮南節度使王播以錢十萬市朝廷歡,求領鹽鐵,景讓詣延英亟論不可,遂知名。沈傳師觀察江西,表以自副。歷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商、華、虢三州刺史。

母鄭,治家嚴,身訓勒諸子。嘗怒牙將,杖殺之,軍且謀變,母欲息眾讙,召景讓廷責曰:「爾填撫方面而輕用刑,一夫不寧,豈特上負天子,亦使百歲母銜羞泉下!何面目見先大夫乎?」將鞭其背,吏大將再拜請,不許,皆泣謝,乃罷,一軍遂定。

大中中,進御史大夫,甫視事,劾免侍御史孫玉汝、監察御史盧栯,威肅當朝。為大夫三月,蔣伸輔政,景讓名素出伸右,而宣宗擇宰相,盡書群臣當選者,以名內器中,禱憲宗神御前射取之,而景讓名不得。世謂除大夫百日,有他官相者,謂之「辱台」。景讓愧艴不能平,見宰相,自陳考深當代,即拜西川節度使。以病丐致仕,或諫,公廉潔亡素儲,不為諸子謀邪,景讓笑曰,兒曹詎餓死乎,書聞,輒還東都。以太子少保分司。卒,年七十二,贈太子太保,謚曰孝。

性獎士類,拔孤仄,如李蔚、楊知退皆所推引。始為左丞,蔣伸坐宴所,酌酒語客曰:「有孝於家、忠於國者飲此。」客肅然,景讓起卒爵。伸曰:「無宜於公。」所善蘇滌、裴夷直皆為李宗閔、楊嗣復所擢,故景讓在會昌時,抑厭不遷。清素寡慾,門無雜賓。李琢罷浙西,以同里訪之,避不見;及去,命貳其騙石焉。元和後,大臣有德望者,以居里顯,景讓宅東都樂和里,世稱清德者,號「樂和李公」雲。

【翻譯】

李景讓,字後己,是追贈太尉李愷的孫子。生性正直剛毅有節操。寶曆初年,升任右拾遣。淮南節度使王播用十萬貫錢買得朝廷的歡心,請求兼任鹽鐵使,李景讓到延英殿急切奏論不同意,於是出名。沈傳師任江西觀察使,上表奏請他任自己的副職.歷任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商華虢三州刺史。

李景讓的母親鄭氏,治家嚴厲,親自教誨勉勵幾個兒子。李景讓曾經怒恨牙將,用杖打死他,軍中將士謀劃變亂,母親為了乎息眾人的喧嘩,召來李景讓在庭院裹斥責說:「你鎮撫一方而輕率用刑,一人不得安寧,哪裹只是上負天子,也使百歲老母含羞於黃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見你父親呢?」準備鞭打他的背,官吏大將一再叩拜請求原諒,不答應,眾人都流淚謝罪,才作罷,全軍於是安定。

大中年間,升任御史大夫,剛一上任,彈劾罷免侍御史孫玉汝、監察御史盧桔,朝廷上下莊重肅穆。任御史大夫三個月,蔣伸做宰相,李景讓的名聲一向在蔣伸之上,但是宣宗選擇宰相時,將有宰相聲望應該當選的大臣名字都寫出來放進容器中,在憲宗的牌位前投壺決定,而沒有投中李景讓的名字。世人說授任御史大夫一百天後,如果有其他官員做宰相,就叫做辱台」。李景讓羞愧憤怒不能平靜,拜見宰相,陳述自己在當代政績好資格老,於是拜授西川節度使。因病請求退休,有人勸他說:「公廉潔沒有一點積蓄,不為幾個兒子考慮嗎?」李景讓笑著說:「兒子們難道能餓死嗎?」書疏遞上,就回到東都。以太子少保在東都任職。去世,終年七十二歲,追贈太子太保,謐號孝。

生性喜歡勉勵士人,提拔孤立無援的人,像李蔚、楊知退都是由他推舉引薦的。當初任尚書左丞時,蔣伸坐在宴席上,斟酒對客人說:「孝順父母、忠於國家的人喝這杯酒。」客人沉默,李景讓拿起酒杯一飲而盡,蔣伸說:「沒有比李公更適合飲這杯酒的了。」與他友好的蘇滌、裴夷直都受到李宗閔、楊嗣復的提拔,所以李景讓在會昌年間,受壓抑得不到提升。李景讓清心寡欲,門前沒有亂七八糟的賓客。李琢被免去浙西節度使,因與李景讓住同一里坊前去拜訪他,李景讓迴避不見,等李琢離去後,命令砍斷他上馬時踩過的踏腳石。元和年間以後,德高望重的大臣,以居住的里坊而顯名,李景讓的宅第在東都樂和里,世人稱頌德行廉潔的人時,就叫「樂和李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之想 的精彩文章:

唐詩鑒賞-重別夢得
宋詞鑒賞-卜運算元·天生百種愁

TAG:思之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