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法門極其簡單:人人用到的平安法門

法門極其簡單:人人用到的平安法門

文/五台山清心

1、現代人「業力」何其大

現代社會人們的交際圈與古人相比,範圍極其廣大,除了流動性大,地域寬廣之外,幾年來通訊的發達使得人們的生活圈又無限地放大,一個微信圈,少則百人,多則數萬人,因此,人類的「身口意」的「造作」,即佛教中所說「業力」也迅速千萬倍地被放大。

前幾日一名修行5年的女眾佛弟子,自稱每天熟讀5-6部經典,微信聯繫我出家事宜,本人微信圈超過數萬人,回復遲緩了一些,該女眾不僅心生惡「意」,而且留言稱「不慈悲,屬於外道等等惡毒話語」,一位等待出家的修行者尚且如此,況且我們普通人,一天當中的「意業」「口業」「身業」何其多也!

2、善惡均有報

佛教的根本道理就是「緣起性空」,所謂「緣起」佛教中以「業力」來說明,再延伸即使「因果定律」,造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我們一天中通過「身口意」造了多少因,一念之間我們的腦海中有閃過多少個善惡的念頭,就有多少個善惡的因,將來就會有多少果。

3、《大智度論》中的妙法

《大智度論》中有一首偈子:

若人罪能悔,

已悔則放舍,

如是心安樂,

不應常念著。

這首偈子的意思是說:

對自己的過失一旦懺悔了,就要把已經懺悔的事情不要再掛在心上,就能平靜安樂地生活。

4、為何要懺悔

佛教相信:

除了重大的已遂罪,如:

殺生、偷盜、邪淫、大妄語(比如,忘稱自己是大聖人)...必須隨業受報。

其他的未遂罪、過失犯戒、威儀犯戒等罪業都可以通過懺悔的方法消除。

懺悔是自我反省和我自檢討。

懺悔是自覺心的警惕和自尊心的洗瀝,從此不再復犯。

改過自新,不復追究。

內心從罪惡感中得到解放,回復平靜。

懺悔之後,埋葬在心底的罪惡的種子得以消失。

5、懺悔的方法

、作法懺

作法懺就是依靠著一定的方法,來發露自己所造的惡業,藉著方法的運作,而達到懺悔滅罪的目的。譬如:出家五眾——比丘、此丘尼、沙彌、式叉摩那、沙彌尼,如果犯了戒,就必須向僧中發露,陳說自己所犯的戒;然後,經過一定程序的羯摩,也就是懺悔儀式的作業之後,犯戒的戒罪,便可以消除,犯戒者的內心也就重獲清凈,不會再為犯戒而懊惱。這便是經由作法懺而滅除了罪業。

、取相懺

取相懺就是在佛菩薩像前,發露過去所造的惡業,然後自責於心,不計困勞的禮拜佛菩薩,以求見到瑞相。見瑞相之後,身心就會清凈舒適,不再有懊惱,不再有罪惡感,於是,過去所造的惡業,便消除了。

取相懺必須經由懺悔者,在佛或菩薩像前,痛徹的懺悔與不斷的禮拜。然後,感應到佛菩薩的瑞相,由瑞相的現前而獲得滅罪。

、無生懺

無生懺就是觀察惡業或罪業的由來,了知業性本空,只是凡夫的虛妄執著而已。追究惡業的由來,求之了不可得,無有生處。惡業既然是無生,也就沒有惡業的存在,那又何用懺悔呢?因此,經由無生之理的體會,而自然達到懺悔的目的。這就是無生懺。

當然,要得到懺悔的功德利益,還要靜下心來學習一下三種懺悔方法哪一種適合自己。

6、 人人需要懺悔

凡夫眾生一天身口意都在造作,都在產生善業惡業,一個念頭,一個惡語、一個惡行都會在將來受報這些因果,尤其是現代社會,眾生的業力在發達的通訊和交際中被無限放大,因此,懺悔不僅所有的修行人,無論念佛、參禪、修密...都需要每天懺悔自己的罪業。

即使是普通人通過懺悔也可以把犯罪的負擔和壓力減輕,乃至放下!

因此,要常念:

小心勿犯罪,

犯罪要懺悔,

懺悔得安樂!

懺悔是我們內心安樂極好的辦法!

感恩您,每天到這裡和我們一起分享佛法、深入經藏、增長智慧!

2018年4月6日《正信之旅》朝五台公益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雨 的精彩文章:

為何學佛人大都平愛快樂
聖嚴法師: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禪修

TAG:法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