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來十年需要關注的敏捷六大趨勢

未來十年需要關注的敏捷六大趨勢

21世紀技術官導讀:2018年敏捷實踐在軟體開發領域漸趨普及,然後我們來看下個十年敏捷對相關行業與領域的影響。

2001年,幾年小夥伴在猶他州的一個滑雪勝地見面,推出了Agile Software Manifesto。從那時起,簡單而強大的敏捷價值觀和實踐,可以讓技術團隊更快的開發和開發出高質量的軟體。

正如名字一樣,敏捷持續給這個世界帶來活力,每天都有新的實踐,框架和優秀方法湧向商業市場。

我們一起看哪些會引起大家想像力的話題。

企業敏捷

在過去的幾年,很多企業都宣稱採用敏捷模式來開發軟體,但敏捷只有在所有團隊遵循敏捷實踐並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事實證明,許多企業在實施敏捷性方面都陷入了困境。根據最近的一次敏捷調查,60%的聲稱自己實踐敏捷的企業也勉強承認,其中一半以上的團隊未實施敏捷測試。

實際真正實施敏捷的企業仍然不多,未來幾年內會有更多企業插上敏捷翅膀。

敏捷早期僅局限於軟體開發,但企業敏捷性要求將整個價值流從概念重構為公司所有的業務領域,包括人力資源,研究機構,市場營銷和財務等業務職能都可以實施敏捷。

誠然,這些職能部門最初會對敏捷實踐提出質疑,甚至於抵觸,但一旦看到實質的成果,最終一定會落實到位。

企業敏捷框架

對於敏捷新手來說,企業敏捷的實施可能有一些橫掃一切、壓倒一片的感覺。

Enterprise Agile 框架可以成為這些新手有效擴展敏捷的便捷指南。企業敏捷框架是過程「藍圖」,它帶有一整套敏捷實踐,組織結構,角色和其它一些建議。這其中的一些最佳實踐包括SAFe,Less,DAD和Nexus。 實際上,這些框架中的大部分都可以根據企業的敏捷成熟度和規模靈活地選擇和選擇不同的版本。 例如,SAFe為團隊敏捷提供了基本的SAFe,對於大型團隊而言,LESS付出的代價非常小。

在過去的幾年中部署實施這些框架的企業,開發和業務都出現了大幅上升的局面,這種趨勢會持續下去。

敏捷教練

敏捷教練對採用敏捷實踐的一致性起主要推動作用。

企業常把敏捷教練與Scrum Masters混淆,但是兩者的角色範圍在很大程度上有所不同。雖然敏捷教練在組織層面會監督敏捷的實施,但Scrum Master本質是團隊的戰略教練。

超過一半的成功實施到敏捷的企業認為,敏捷教練在轉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十年左右,會有更多的企業設立敏捷團隊來監督敏捷的實施。

結合多個方法

目前有多種敏捷方法,並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雖然Scrum目前非常流行,但還有其它的像XP,Kanban(看板)和DSDM等敏捷方法。

過去我們一直試圖使用單一的方法來「標準化」,但慢慢認識到不可能有單一的事實根源。 Scrum的創始人自己也承認Scrum和Kanban一起工作的會很好。即使SAFe也規定了Scrum、看板和XP原則的組合。

在實施任何方法論之前,我們還要綜合考慮團隊的規模,工作性質和組織成熟度等諸多因素。

DevOps實踐

隨著敏捷的發展,如果沒有自動化生態系統,就不會有太多地進展。

在未來的幾年中,大多數企業都會意識將敏捷方法應用於 DevOps 實踐,比如持續交付,自動配置和自助配置服務等。 但是基礎設施的可用性到現在仍然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但隨著Docker容器等技術的崛起,這些問題終會解決,成為過去。

在過去,很多人都批評敏捷,他們認為敏捷只是一種管理潮流,在工程實踐中存在太多的漏洞。而我們相信敏捷實踐會持續普及,正如本文中提到的那樣,它會將把軟體開發的影響力擴展到其他業務與領域。

Philippe Kructhen(敏捷宣言的創始人)說:「 我毫不懷疑地認為敏捷將會進一步成熟,對外部世界更加開放,更有反思性,它會更有效果。」

編輯:高明

綜合:21世紀技術官(21CTO.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註冊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里拉琴苑2017年成長之路
阿昌:在困境中,人們經常忘記自己還有一張王牌!

TAG:新註冊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