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航母用鋼多難造?西方曾斷言「中國永遠造不出」,如今被狠狠打臉

航母用鋼多難造?西方曾斷言「中國永遠造不出」,如今被狠狠打臉

在描述航空母艦的時候,很多人會稱其是「鋼鐵巨獸」。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當今世界即便是最小的航母,其用鋼都在萬噸以上,而像美國的10萬噸級核航母,幾乎更是鋼鐵包裹的飛行堡壘。

所以說鋼材是建造航母的基本,但航母用鋼有其特殊性,絕非一般的鋼材能夠勝任,那麼航母用鋼有何特殊性呢?

我們知道,航母實質上是一個移動的飛機場,戰機從航母上起飛,進而實現其攻擊價值。而動輒二三十噸的飛機在航母甲板上起飛,甲板必須要承受得住巨大的衝擊力和戰機尾焰高溫的灼燒,此外甲板還要具備良好的抗爆性、耐腐蝕性等特徵。

除甲板部位之外,航母的指揮控制中心、機艙等重點部位也需要性能極好的鋼材,我們一般稱其為特種鋼。

在衡量特種鋼能力時經常用到一個術語——屈服度。所謂屈服度指的是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屈服度越高,材料的性能就越好。

一般而言,在製造普通軍艦的時候,只需要屈服度在300MPa的鋼材就可以了,而在製造核潛艇和航母時,要求就高了。比如航母上的飛行甲板要求要在850MPa以上,而這麼高屈服度的鋼鐵意味著其1平方厘米的面積要承受5到8噸的衝擊力。

而類似這樣高性能的特種鋼,長期以來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製造,如美國、俄羅斯、英國、日本等。

印度在自製航母的時候因為忽視了特種鋼的重要性曾吃了大虧,其一開始認為本國鋼鐵能夠勝任,但開工後卻發現不行,被迫一方面高價購買俄制特種鋼,另一方面自己研製性能一般的特種鋼。最後雖然勉強造出了航母殼子,但是工期大大拖延,而且鋼材性能也不能得到保證。

而對於亞洲另一個製造航母的國家——中國來說,能不能造出合格的航母特種鋼呢?西方曾經斷言:中國永遠也造不出高性能的特種鋼。這種觀點甚至在我國遼寧艦服役、國產航母已經下水後仍然存在。

但實際上我國已經克服了航母特種鋼製造的難題。

在最近的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節目中披露,早在2008年的時候鞍鋼集團便開始研製修復瓦良格號航母需要的鋼材,這批總計200噸的航母用鋼在2009年5月交付,保證了航母改造的如期完成。

到了2011年,鞍鋼集團接到了航母甲板鋼的研製任務,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鞍鋼便完成了原本3到5年的研製周期,順利生產出了世界一流的甲板鋼、球扁鋼等關鍵型號鋼材。

2013年,當我國首艘國產航母開造的時候便用到了鞍鋼提供的專用鋼材,2017年4月,這艘由國產特種鋼打造的航母順利下水。同樣,特種鋼也應用在了特種船舶上,在零下60度的極端環境下,鋼材屈服度仍可達到690MPa,其性能可見一斑。

這個事實表明,在當今的中國,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想干,我們就能幹成!憑什麼西方能造出來的東西我們就不能?

西方曾說中國造不出艦載機,我們造出來了;西方還說中國造不出航母攔阻索,我們也造出來了;西方還說中國人根本玩不轉航母,結果我們的航母戰鬥群已經形成了初始戰力。

如今的中國已經不是1840年的中國,如今的西方也不再是1840年的西方,還拿老觀點看中國?拜託,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熊熊點兵 的精彩文章:

飛機結冰有多可怕?248名美軍精英因此全軍覆沒,堪稱絕命殺手!
美式武器成燒火棍?此國軍隊由美國建立,但新銳武器卻離不開中俄

TAG:熊熊點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