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學基要性分級與創造的教義

神學基要性分級與創造的教義

神學基要性分級

與創造的教義

作者:Samuel Emadi

譯者:基甸

【原載美國「福音聯盟」(TGC)網站,網址:http://www.thegospelcoalition.org/article/theological-triage-and-the-doctrine-of-creation ,感謝福音聯盟允准譯者翻譯、發表。Used with permission from The Gospel Coalition.】

每當有人探究地球的年齡或創世記第一章裡面一「日」的長度,都會有其他人不以為然或懷疑。跟我們立場有分歧的人讓我們擔憂——尤其是在這樣的分歧被貼上「神學軌跡」的標籤的時候。福音派基督徒已經學會在一些議題上以愛心對待不同的意見,但在論及創造論的時候我們往往傾向於相當迅速地脫下手套開始斗拳。

如果我帶著愛心來看待這樣的情形,我能理解年老地球或年輕地球創造論者在被反對者挑戰時的這種擔憂甚至懷疑。在20世紀早期,創造與進化的爭論是現代主義與基要主義之爭的分界線。當我們處理有關地球的年齡或創世記第一章裡面一「日」的長度的問題時,相比於諸如救贖論甚至是靈恩的繼續論與終止論之爭,我們帶著更多的歷史包袱,這也是部分的原因。

由此產生的結果是,美國福音派基督徒在論到創造論時都有點過於敏感。籠統地說(也就是冒著跟幾乎所有人疏離的危險來說),年輕地球論者會把年老宇宙論者看成是跟達爾文主義有點過於眉來眼去——而這一定會導致徹底擁抱自由派思想。反過來,年老地球論者會把年輕地球論的觀點看成是被對進化論的恐懼驅動甚於被敏感於文體的解經引導,因此在智識上淪於膚淺——而這一定會導致被戴上基要主義的鎖鏈。

劃分界限

問題的一部分是我們沒能對關於創造的教義進行神學基要性的分級(theological triage)。「神學基要性分級」是按照教義對基督教世界觀的影響和與福音的關係來評估其重要性。第一級的教義是那些對基督徒的信仰來說不能有任何妥協的教義。如果沒有這些教義,我們要麼會走向放棄福音,要麼會把我們自己置於失去福音的危險之中。第二級的教義是重要而影響較大的教義,這些教義把不同的宗派和不同的教會分開。這些教義並不能把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分開,而只是把浸信會基督徒與長老會基督徒、或者加爾文主義基督徒與亞米念主義基督徒、或者聖約主義基督徒與時代論基督徒分開。第三級的教義是關乎一些對福音和基督徒世界觀影響更小的事情。在這些事情上,即使在同一個地方聚會的基督徒之間都可以寬容彼此的不同意見。這樣的三個級別的系統不是考量神學基要性分級的唯一方法,但這裡的重點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意識到我們的神學信念是在一個從基要到非基要的標尺上處於不同位置的。第一級的教義為神學的忠實划出圈子的界限。第二級和第三級的教義是圈子裡的安全地帶,為寬容弟兄姐妹之間的不同看法留出略為靈活的空間——儘管在實踐上這樣的寬容要怎樣實行出來要視不同的具體情況而定。

神學基要性分級不是用來削弱教義的,而是讓我們能夠說所有教義都是重要的,但一些教義比其它教義更重要。如果失去三位一體的教義,你會失去福音。如果失去你最偏愛的關於千禧年的教義,你的神學系統的其它部分仍然安全無虞,儘管你的解經方法可能需要略微調整。讓我澄清一點:我不是說地球的年齡或創世記第一章裡面一「日」的長度不重要,或者我們不應該在這樣的事情上有自己的定見(為了證明這不是我的意思,我願意稍微暴露一下自己的偏向,承認我相當委身於按字面解釋「六日」的年輕地球論)。我只是說我們需要區分關於創造的教義的第一級議題和第二、第三級議題,從而盡量減輕我們對另一方的懷疑,並希望我們能在訓練他人時,提醒從事教導事工的人什麼才是關於創造的最重要的議題。

我應該在這裡加一個註:福音派基督徒以往也曾經在對末世論的看法上面對過相似的情況,而我們已經在我這裡所建議的一些方面愉快地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對於20實際初期的很多「基要主義者」來說,否認前千禧年論就等同於否認聖經無誤。然而經過過去這幾十年我們學會了把神學基要性分級應用到末世論上。我們都承認耶穌基督將會以肉身再臨、信徒將從死里復活、有最後的審判、有新天新地的創造是第一級的議題。但在這樣的界限以內,我們在對千禧年、信徒被提或敵基督的看法上有彼此保留不同意見的空間。

關於第一級議題的建議

當我們把神學基要性分級應用在創造的教義上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這個問題已經有歷史上的先例可循。例如,在《空間與時間中的創世記》一書中,薛華(Francis Schaeffer)就做過類似的事情:他展示了為了使聖經其它書卷章節連貫有理及真實可信,創世記1-11章必須要肯定的議題。基於這些議題在基督教世界觀中的核心地位、跟福音不可分離的關係,或者考慮到其它的聖經書卷章節教導我們應該按照一定的方式來閱讀創造的敘事,我建議以下七點應該列為第一級議題:

1. 上帝從虛無中(ex nihilo)創造世界。

2. 上帝與他的創造有區分(創造者/受造界的區分)

3. 上帝創造的世界原本是好的。

4. 上帝創造世界是為了他自己的榮耀。

5. 上帝特別創造了亞當和夏娃,他們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

6. 亞當和夏娃是人類第一對父母。

7. 亞當和夏娃是歷史中的真實人物,他們確實曾在伊甸園中、在時間和空間構成的歷史中違背上帝的命令。

除了在創世的敘事中以外,聖經另在多處為第1點和第2點做出見證(羅4:17;林前1:28;林後4:6來11:3)。這兩點維護了上帝的自存性——唯有他是自存和永恆的。第3點是創世記第一章能很好地作證的,無論讀者認為這段聖經的文體是什麼及採取何種方法來解釋這段經文。更進一步地說,創造的美好也是符合聖經的世界觀和基督教抵禦古往今來各種形式的諾斯底主義的護教的根基。聖經的每一頁幾乎都確證第4點——上帝為他自己的榮耀創造一切,這使得我們的神學的其它方面都圍繞這一正確的重心而轉動。

第5點到第7點處理的是亞當和夏娃的歷史性問題。長話短說,我的立場是:儘管福音派基督徒可以帶著愛心對創世記第一章的時間尺度保留不同意見,創世記2-3章的歷史性絕不應該成為可以討論的議題。上帝特別地按照他自己的形象創造亞當,賜予他管理的權柄,帶給他一個配偶,然後在他們夫妻叛逆以後把他們從他的面前驅逐出去,這些記載肯定是真實的歷史事件的準確記敘。如果不相信上帝特別創造了承載他自己的形像的人類(第5點),我們就會失去對自身價值和身份的感覺,更不用說失去神學人論的基礎了。如果沒有人類共享同一對父母的教義(第6點),我們會失去每一個人,無論其民族、種族或社會階層是什麼,都同是上帝形象的承載者(徒17:26)——人類社會裡的兄弟或姐妹的信念。如果沒有亞當在歷史裡的墮落(第7點),我們就會失去原罪的教義,並失去建構聖經神學最必須的基材——亞當對基督的預表(羅5:12-21)。

在接納中辯論

在這些界限以內,全力持受聖經無誤立場的福音派基督徒可以也應該彼此在神學上辯論,同時也豪不遲疑地彼此擁抱接納。創世記第一章里「日」的長度、地球的年齡、墮落以前動物的死亡與捕食都是第二級或第三級的問題,必須用跟我們對第一級問題的委身一致的方式來處理。再說一次,重點不是我們是否應該辯論這些議題,而是我們應該怎樣辯論。

本文無意關閉關於創造的對話或者對此議題做最後的裁定。為了儘力捍衛辯論中每一方的立場,我們盡可以揮灑筆墨辯論一番,但讓我們在辯論中避免流對方的血。我希望其他人在提煉、釐清這些議題時所用的方式能為我們對與創造的教義相關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級議題的群體性理解做出進一步的貢獻。

譯者簡介

基甸

資深網路作家,基督徒。

旅居美國已有四分之一世紀。曾多年在美從事化工科研開發和管理,現在福音媒體機構工作。1995年開始在中文網上寫作,其後創建網站、新媒體,主持「基甸聊天」音頻節目,開設知乎專欄。著有《追尋與回歸》和《穿越網路的信仰思辨》

在晦暗的時代堅持發光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言語道說 的精彩文章:

TAG:言語道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