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遠的不必追

走遠的不必追

四目所及,黑黑洞洞,腳踝之下,火辣辣疼。那麼不愛吃辣椒的我,流鼻涕辣眼睛胃疼都是伴隨症,而說明書上的辣椒流浸膏,讓我苦笑不得,算一算時間,再過兩個小時就差不多撕掉了。

並不太在意失眠與否,但昨晚還是熱熱烈烈的喝了一杯酒,洗漱的時候問及旁人,起先說是有一種特別的味道,後來又說酒精味,讓我趕緊刷牙,我有些失笑,擠好了牙膏洗洗刷刷。

有的時候在想,口號里喊著「有問題找社工」,那麼社工病了呢?奔涌的人流潮來潮去,而我 在慢吞吞的走,腦子放空任由胡思亂想。

姬中憲先生在《我仍然沒有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中寫道,「我開始覺得社工其實是一份非常寂寞的工作,窗外人來人往,世界忙忙碌碌,好像與我無關,我們並不被急需。」

看來,對社會現實和常識的了解還很欠缺的我,又急吼吼地把自己關進了心事重重的小黑屋。

有好多次在校園裡瞎逛的時候,看到「心理諮詢中心」總忍不住想停下腳步去探究或是預約一番,那些來來往往重複發生的問題,那些反覆咀嚼多次經歷未能走出的困境,都想要掙脫。

像一隻困獸,沒有了凌雲鬥志義薄雲天,只想庸庸碌碌從容平淡。你看,連心理諮詢中心我都膽怯,又該怎麼接受社工呢?

可是以前的自己好像不是這樣的,心很野,夢很大,雖仍然有自我道德的約束,但內心堅定想要的都可以實現。

現在的我,陷入茫然的惡性循環中,關於內心追求和嚮往,有時知道,有時不知道,像個除了年輕,什麼也沒有的年輕人,可能過的太安適了,也就有恃無恐。

大概別人都是過分投入到自己的學習事業中,而在客觀上荒蕪了對自己的滋養,我卻把自己養的白白胖胖,還瞎操心一堆原本可以不用思考的事。然後安慰自己,喪也是另一種治癒。

畢竟,世事百態,道路阡陌,常思常悔,而我就是內心戲太豐富了,須得控制得當。只是,沒有什麼感同身受,說出來就是矯情,而我剛好想寫寫。

寒假的時候,很喜歡的林帝浣的小書,有詩有畫有食有思,那幅傷口是光進入你內心的地方,總是被我多次翻出來掂量把玩,思忖一小會兒,也能心無波瀾,平靜處之。

大概總愛虛心求教,是我為數不多的學習上的優點,生活上的缺點吧。人們大都覺得到了那個年紀就會懂的世俗,我總要揪出來問一問嘗一嘗,偶爾也被人笑話。

比如那日送禮時問及鄉約里的結婚習俗,好奇於新娘在重要時刻的平淡樸素不打扮。比如昨日參加完會議討論之後的內心迷思,好像不如初想,然後抬頭看看,蒼穹的樹枝錯亂地交織著,亂麻麻如心事,人也覺得煩躁躁的。

我想大自然總有治癒的力量吧,不那麼快樂的時候,我總會走在草坪上坐一坐。那時我是別人羨慕的存在,小師妹在電話里向我請教著感情的問題。我有些啞然,看著頭頂上大朵大朵排列的雲,有些壓抑的喘不過氣。

背對著光,滿身都是溫暖。然後一邊細細捋著別人的情感,一邊敞開著自己的煩亂,空曠的球場等它四處亂跑就好。不一會兒,雲散開了,心事也隨之了了。

也在想,我們如此急切地想去論證自己是否被愛是否重要,大抵是覺得要有人和自己是一夥兒的,人生才不會漫長的讓人無望。並且,在忙碌之外,我們好像都不太會與自己獨處。

所以,院長之所以是院長呀,大概就是何大大那句我從小就跟人關係不好、力氣不大幹不了什麼活、也更喜歡自己一個人,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在課堂里把我這個小聽眾給治癒了吧。

也想起了那位在科技史上留下了名字的女神級人物:顏寧,最喜歡的地方是實驗室,主動取消關注自己的婚姻,更覺得所謂苦,就是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然後我想了想,想清楚自己是否需要主動刪除某些不重要的東西,尤其是讓我覺得難受糾纏的關係。互惠性的情感滿足得不到,那不如主動放棄,不在糾結中浪費生命,也別在自導自演中卑微了自己。

等待或陪伴這種事,要有人值得為你等才行。借口委婉動聽,讓人發燒到燒壞自己,可我更愛坦率的結果或是深思後的開始,像小英和親親,哪怕漸行漸遠,我依然一如既往欣賞你。

吊人胃口的事,是食物的本分,你還是先做好「人」再搶別人家的飯碗吧。嗯,長大是件好事,至少讓我們知道,什麼值得一腔孤勇,什麼需要邊愛邊退。

好在,我會學會清醒,也一直自我審視。那就努力學著不要因為別人輕易懷疑自己,也不要因為別人輕易改變自己。而那些得不到的未滿足的,從事實、感受、需求到請求的溝通之後,對方仍然不痛不癢或固守己見,那就先安靜自己,再疏遠而溫暖吧。

畢竟,這城市裡情感交錯,人人都是一部長篇小說,所以,你大可走遠的不必追,守身邊的擦亮眼,愛你的不會弄疼你。而那些言不由衷的,都不該是心之所向。時光荏苒,又一年,又一天,我只祝自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丫雜記鋪 的精彩文章:

靜待花開,仍需努力

TAG:小丫雜記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