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舊山博雅,藏於方寸之間

舊山博雅,藏於方寸之間

中國印

 我可以

張冬玲 

00:00/03:56

舊山博雅,藏於方寸之間

文|計然子

古往今來,大凡愛藏書者,無不愛在自己的藏書上鈐上印。柳如是之湖上草『雨中游斷橋』詩頁上即有趙宗建的兩枚印章『非昔元賞』、『次公』。

印章上除名號之外,往往還留有別的文字,用以反映藏書者的人品和氣質,讓讀者感到妙趣橫生,韻味無窮。

最早的藏書印章要追溯到唐代,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寫的「貞觀」二字連珠印。

明代以後,使用藏書印的風氣逐漸普及開來,私人藏書尤為重視藏書印的應用。

常熟的藏書樓繁若星辰,也留存有眾多銘印。『汲古閣』主人毛晉,乃常熟人,他的藏書之豐舉世皆知。

毛晉有一方56個字的大藏書印章,印文為『趙文敏於書卷末雲,吾家業儒,辛勤置書,以遺子孫,其志如何,後人不賣,將至於鬻,頹其家聲,不如禽犢,若歸他屋,當念斯言,恥非其有,無寧舍旃』

字數之多,內容之豐,蔚為壯觀。

舊山樓趙家亦有藏書印章若干,現可去常熟圖書館查閱《常熟藏書印鑒錄》一書,可知詳情。

涉及舊山樓之鈐印,約有七十枚,皆為趙宗建和其曾孫趙不騫之印章。

趙宗建(1828~1900年),字次侯,一字次公,號非昔居士。喜藏金石圖史,多宋元舊槧及鈔稿本,築舊山樓、梅顛閣儲之,秘不示人。有《非昔居士日記》、《舊山樓詩錄》等。曾孫不騫(?~1937年),字鈞千,號古椿,聽雲。工書善畫,於碑版之學研究最深。

有關史書對於趙宗建的記載,知之已頗多。唯趙不騫史料不詳,但見有載,特記之。

瞿鳳起,趙不騫生前好友,其在《顧公雄為故友趙鈞千作〈紅豆樹圖〉題記》中稱:

虞山北麓報慈橋,故友趙君鈞千之舊居在焉,有樓曰舊山,為君曾祖次侯先生藏書之所。君性狷介,寡言笑,以篆刻自娛,鍵戶讀書,怡然自得。

丁丑( 1937 )秋,滬戰作,虞邑為敵機肆虐。君避地讓塘無恙。來書謂君意志堅決,不幸臨難決不苟免。迨邑城淪陷,君竟成仁,視效命疆場執干戈以衛社稷者何多讓焉。

君家所藏經籍書畫金石等,悉數被掠奪,獨漢玉趙章印攜之偕行,獲持不失。

君歿後周年,始悉君被難月日,同人謀為之紀念。公雄以鈞千嘗分栽紅豆一枝相貽也,為繪《紅豆樹圖》,無恙作長歌跋之,復征與君有往還者各為題記,因書此以志感。

▲非昔▲拜詩龕

『舊山樓劫餘』、『庚申以後次侯所得』這些閑章里透出著當年時局的動蕩和藏書的艱辛。

『非昔過眼』、『鈞千眼福』、『鈞千墨緣』等這些閑章里流露出的是藏書人的自信和平淡。

『舊山樓秘笈』、『舊山樓秘篋』、『舊山樓書藏』等顯示著舊山樓藏書的珍奇和可貴。

『鐵如意人家』、『梅顛閣』、『拜詩龕』、『寶慈老屋』等印章則反映出舊山樓曾有的舊跡和風貌。

而『常熟趙氏舊山樓經籍記』這枚印章,由於鈐在『脈望館鈔校古今雜劇』首冊扉頁之上被世人所關注,如今珍藏在國家圖書館。

印不失,紅豆樹仍在,舊山樓又聞讀書聲。趙家的風骨就在這一冊冊藏書中,就在這一枚枚朱泥紅印里。

又見《翁同龢日記》中記載,一代治印宗師吳昌碩,曾經託付趙宗建轉贈翁氏印石四方。雲『次公送桂花一枝羊毫五枝。又吳倉石贈圖書石四方。留二壁二,即請刻之,作詩三首,與次公』。不知這些印章中,有哪幾枚出自吳昌碩之手呢?

又吳大澂為趙宗建的好友,吳為清代著名的金石學家、篆刻家,他對古代印章玉器、青銅器銘文等的研究頗有成就。可吳大澂作為一個書生,得到了一枚『度遼將軍』印,誤認為天命所降,請纓出征遼東。卻落得個『棄冠脫劍無人惜,只幸腰間印未失』的詬病,被趙宗建無情痛罵也在情理之中。

以上云云,是為舊山樓趙家藏書鈐印所涉事宜。方寸之間,足見種種博雅之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舊山樓 的精彩文章:

TAG:舊山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