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井噴式發展,技術人入場將面對何種亂象?

區塊鏈井噴式發展,技術人入場將面對何種亂象?

不好意思,打個假!互聯網上,總是有人在製造話題。

短視頻、共享單車、直播答題、新零售,所謂的風口一個接著一個的出現,然後又瞬間消失。

這裡面大概有3種人。極少數的人真正去研究開發產品,以期改變世界和創造未來。而更多數的人不過是為了投機,他們願意花錢投資這些熱門的新興產業,希望能夠短期為自己帶來爆炸性的回報。而有人願意砸錢就肯定有人會去圈錢,許多人打著這些新興產業的名號,不過是為了圈一筆熱錢,然後逃之夭夭。

2018年,這個風口和話題變成了區塊鏈。

是人才泡沫,還是真實需求?

近日,拉勾網公布「2018年區塊鏈高薪清單」,其中騰訊、小米、阿里等互聯網公司招聘區塊鏈工程師的月薪在20k-60k之間,蘇寧易購區塊鏈資深開發崗的最高月薪達10萬元。隨後BOSS直聘也公布「2018 旺季人才趨勢報告」,報告顯示區塊鏈技術的崗位平均薪資已經達到了2.85萬元

前海知行資本總裁孫祺揚接受採訪是曾言,「當前區塊鏈行業薪酬標準存在泡沫,是因為很多公司、項目都在做,所以只能抓緊時間備足糧草。當越來越多人進入這個行業,區塊鏈行業的高薪便不可持續了。」

然而更深層次的情況則是,市面上大量「區塊鏈」的公司和項目只是噱頭,高薪招聘中存在大量泡沫,「而很多招聘從JD中就能看出,很多公司就是為了招人去割「韭菜」的。」根據去年年底德勤發布的《區塊鏈技術變革:來自GitHub平台的見解》,GitHub上有關區塊鏈的項目有 86034 個,每年平均增長 8600 個新項目。其中,僅有8%的項目在過去的 6 個月中有更新,項目平均壽命僅為1.22年

是新鮮科技,還是不明盲從?

在行業發展的初期,人才缺口大是常態。但與人工智慧之類的高科技不同,區塊鏈行業出現「人才荒」的主要原因是行業發展太快,而技術隊伍還沒有反應過來。事實上,區塊鏈技術非常簡單,對於搞計算機技術的人來說幾乎沒有門檻。下面奶總就給大家從技術角度解釋一下區塊鏈的技術。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就是把加密數據(區塊)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疊加(鏈)生成的永久、不可逆向修改的記錄。區塊鏈使用最高級的加密技術,同一個時間將數據(區塊)遍布全球數百萬的電腦上的賬本中,所有的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並不需要一個中心伺服器作為信任中介,在技術層面就能保證信息的真實性、不可篡改性,也就是可信性。

直接一點,核心技術是什麼?

核心技術1:區塊+鏈

關於如何建立一個嚴謹資料庫的問題,區塊鏈的辦法是:將資料庫的結構進行創新,把數據分成不同的區塊,每個區塊通過特定的信息鏈接到上一區塊的後面,前後順連來呈現一套完整的數據,這也是「區塊鏈」這三個字的來源。

區塊:在區塊鏈技術中,數據以電子記錄的形式被永久儲存下來,存放這些電子記錄的文件我們就稱之為「區塊」。區塊是按時間順序一個一個先後生成的,每一個區塊記錄下它在被創建期間發生的所有價值交換活動,所有區塊匯總起來形成一個記錄合集。

區塊結構:區塊中會記錄下區塊生成時間段內的交易數據,區塊主體實際上就是交易信息的合集。每一種區塊鏈的結構設計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大結構上分為塊頭(header)和塊身(body)兩部分。塊頭用於鏈接到前面的塊並且為區塊鏈資料庫提供完整性的保證,塊身則包含了經過驗證的、塊創建過程中發生的價值交換的所有記錄。

核心技術2:分散式結構

我們有了區塊+鏈的數據之後,接下來就要考慮記錄和存儲的問題了。我們應該讓誰來參與數據的記錄,又應該把這些蓋了時間戳的數據存儲在哪裡呢?在現如今中心化的體系中,數據都是集中記錄並存儲於中央電腦上。但是區塊鏈結構設計精妙的地方就在這裡,它並不贊同把數據記錄並存儲在中心化的一台或幾台電腦上,而是讓每一個參與數據交易的節點都記錄並存儲下所有的數據。

核心技術3:加密演算法

什麼是非對稱加密?簡單來說,它讓我們在「加密」和「解密」的過程中分別使用兩個密碼,兩個密碼具有非對稱的特點:(1)加密時的密碼(在區塊鏈中被稱為「公鑰」)是公開全網可見的,所有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公鑰來加密一段信息(信息的真實性);(2)解密時的密碼(在區塊鏈中被稱為「私鑰」)是只有信息擁有者才知道的,被加密過的信息只有擁有相應私鑰的人才能夠解密(信息的安全性)。

核心技術4:腳本

腳本可以理解為一種可編程的智能合約。如果區塊鏈技術只是為了適應某種特定的交易,那腳本的嵌入就沒有必要了,系統可以直接定義完成價值交換活動需要滿足的條件。然而,在一個去中心化的環境下,所有的協議都需要提前取得共識,那腳本的引入就顯得不可或缺了。有了腳本之後,區塊鏈技術就會使系統有機會去處理一些無法預見到的交易模式,保證了這一技術在未來的應用中不會過時,增加了技術的實用性。

再直接一點,區塊鏈技術都要用上什麼開發語言?

未來從事區塊鏈開發的主要有三類開發者:

第一類是開發基於區塊鏈的Web或移動App。這種開發者所需要的技能與今天的Web和移動開發者並無二致。

第二類開發者是開發智能合約的。這類開發者使用類似Solidity這樣的智能合約語言,或者直接用Go、Java、Python等語言開發。開發智能合約所要求的語言和演算法技術水平不高,什麼並發、多線程之類的東西一般用不到,普通開發者均可勝任。但是智能合約的難點在於業務與安全。本質上智能合約就是以代碼寫成的商業合同,必須對於業務有非常清晰的認識,對於安全有著深刻的理解,才能夠寫出正確的智能合約。因此,未來智能合約的開發者,可能反而是具體應用領域的行業專家出身居多,因為讓他們掌握Python語言,遠比讓程序員去理解進出口貿易規則或者商業票據業務要容易得多。

第三類開發者,就是區塊鏈核心應用系統和核心平台的開發者。這部分人當然必須是技術高手,按現在通俗的說法,得是後端專家。從語言上講,C++、Go、Java、Python、JavaScript都有可能要觸及。從基礎知識來說,要求對密碼學、分散式系統、P2P技術、網路編程、系統架構和部署都有相當程度的理解和實踐經驗。這種開發者顯然將是區塊鏈技術浪潮當中的弄潮兒,也將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區塊鏈到底是未來技術?還是龐氏騙局?

區塊鏈行業真正的門檻主要是認知問題。區塊鏈本身的技術壁壘不算高,發展也不是很深刻,很多程序員一看比特幣、以太坊的白皮書,就知道怎麼寫了。行業現階段面臨的問題是,會寫代碼的人很多,但從技術層面上升到理念層面還需要時間。未來在市場的推動下,會有越來越多傳統IT行業的人進入這個領域。隨著人們理念層面認知的提升,區塊鏈行業將愈加規範,技術應用將逐漸出現並有效落地,直至改變人類生活。而在此之前在熱門科技出現之時,技術人員應當先了解本質核心紮實基本功,才是正確掌握未來之道。

掌握未來科技,從學習基礎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容大教育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關鍵詞:午夜驚魂 失控 細思極恐,真相在哪裡?

TAG:容大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