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漢角形玉杯,看完真的長見識

西漢角形玉杯,看完真的長見識

中國人對玉的使用有4000多年的歷史,到漢代達到玉器文化發展的高峰。但在燦若星河的漢代玉器中,有一件因為獨特的外形、巧奪天工的雕琢,成為我國西漢時期玉器的代表作,這就是1983年在廣州市越秀山西側,從象崗山上南越王趙眛墓中出土的「西漢角形玉杯」。

這件玉器是國內唯一一件漢代杯形玉器,在玉器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通體由一整塊青白玉雕琢而成,杯腹中空可盛酒,杯口呈橢圓狀,由杯口至杯尾逐漸收攏,在杯尾捲曲處形成飛卷的浪花,看上去頗似一隻犀牛角。

角形玉杯這種獨特的造型,和古代西方傳說用犀牛角製作的酒杯可以解毒有關,雖然玉本身並不能解毒,但工匠仍借鑒這一傳說琢玉而成,希望能給他的主人帶來好運。玉杯的周身裝飾紋樣採用陰線刻、淺浮雕、高浮雕及圓雕等多種技法,杯身紋飾纏繞一條夔龍外形,體現出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點。角形玉杯還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那就是不設底座,無法直立,酒一但倒入,只能從一人手中遞出,然後一飲而盡,這也反映了南越時期的飲酒習俗和器物主人嗜酒的愛好。

角形玉杯的這種特點,和他的主人南越王趙眛息息相關。趙眛為西漢時期第二代南越王,是第一代南越王趙佗的孫子,他在統治期間尊重百越各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制定了各種政策來推動各民族發展經濟文化,使得南越國在秦末漢初的亂世成為富甲一方的邊陲之國。

趙眛還特別重視對中原文化的學習,受西漢中原文化的影響較深,和中原的帝王一樣,特別重視死後墓葬的規制,陪葬物品極盡奢華,角形玉杯作為陪葬品之一,正是他生前命人製作。由於擔心死後被人盜墓,其墳墓建造得極其隱秘,而且到處設置疑冢掩人耳目。三國時期,孫權派人南下尋找南越王墓,儘管費盡心思,也只挖到第三代南越王趙櫻齊的墓葬。

直到上世紀80年代,廣州市進行開發建設,在廣州市北部的象崗山挖山平土,沉睡了兩千多年的第二代南越王古墓才從黑暗中醒來,首次展現在世人眼前。從古墓中,出土了19枚印章以及大量的陪葬品,其中僅玉器就多達244件,而這隻玉杯被發現時,是用上等絲絹包裹著,放在墓主人屍體的頭部,顯然是其生前的珍愛之物。

這件凝聚古人智慧的國之重器,雖歷經千年滄桑,依然溫潤古樸,熠熠生輝,成為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金縷玉衣齊名的文化瑰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漢 的精彩文章:

不是每個皇帝都能擁有廟號,西漢15朝皇帝,只有4人能享此殊榮
西漢基層政權在選官制度上的作用

TAG:西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