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眾多名家舊藏首次現身 今春香港聚集世界目光

眾多名家舊藏首次現身 今春香港聚集世界目光

在紐約亞洲藝術周如火如荼進行著今年的春拍之時,世界各地其他藝術品市場也不甘寂寞。日前香港蘇富比也開始了2018春拍的腳步,今天我們就帶您一同欣賞率先公布的中國古代書畫專場的部分藝術珍品。

此番中國古代書畫拍賣呈現約一百件書畫作品,包括廣東莫氏「五十萬卷樓」第三度於蘇富比釋出之古代書畫;延續前次「今渡」佳績,羅振玉、內藤湖南等舊藏之日本重要私人收藏及多個重要亞洲私人收藏,珍品大多從未見於市場,因而十分難得。

中國古代書畫

拍賣日期

04月01日 09:30

預展日期

03月29日 - 31日

展出地點

Hall 5

Hong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New Wing)

1 Expo Drive Wanchai Hongkong

Lot 2284 王翬(1632-1717)臨李成《漁邨晚渡圖》 設色絹本 手卷

尺寸:43.5×283.3cm

估價:1,200,000~1,500,000 港元

來源:紐約佳士得,中國書畫,1994年6月1日,拍品編號192

署簽:(周澄)王石谷臨李營丘《漁村晚渡圖》,甲戌(1994)初春,周澄題。鈐印:「周澄」

引首:漁村晚渡。甲戌(1994)初春題王石谷臨李營丘《漁邨晚渡圖》。蓴波周澄。鈐印:「吊負山靈」、「周澄之印」

款識:李營丘《漁邨晚渡圖》,癸未(1703)九秋,海虞石穀子王翬橅於紅葉山房。鈐印:「王翬之印」、「石谷」、「來青閣」、「臞樵雅趣」

鑑藏印:(蔡世松)「蔡友石平生真賞」「寒濤眼福」

Lot 2285 王時敏(1592-1680) 放黃公望筆意山水 設色紙本 手卷

尺寸:26.7×267.8cm

估價:1,200,000~1,500,000 港元

署簽:(查撝庭)王煙客仿大痴道人山水卷真跡神品。鈐印:「撝廷審定」

引首:(王澍) 煙翁精品,王澍。鈐印:「虛舟」、「王澍」、「若林」

款識:康熙丁未(1667) 仲秋三日放大痴道人筆意,王時敏。鈐印:「時敏」、「煙客」

題跋:(王翬) 觀煙翁此畫真得大痴神髓,鬱密蒼渾仍歸澹逸,非刻意粉墨者可比也。耕煙散人王翬題於長安京齋。鈐印:「王翬之印」、「石穀子」

(王掞) 此卷先大夫真蹟於茲四十餘年矣,吳中人攜入長安,雲岡姪愛而展玩彌日不置, 余特購遺之並識,歲時於尾。康熙丙申(1716)清和既望,西田掞題。鈐印:「掞」、「西田居士」

(徐渭仁) 大痴畫氣象雄渾直接荊關,在元季四家中絕倫逸群,得其三昧者,前惟思翁, 後有奉常,餘子不及也。去冬得見《夏口待渡圖》,今又見此卷,奉常畫卷僅有之作, 而余皆寓目,自信眼福之厚矣。霽青觀察富於收藏,皆隨珠夜光足以也,十五乘而此卷則空青水碧也。乙巳(1845) 三月下旬涯上徐渭仁記。鈐印:「徐渭仁印」、「驅侶齋」

鑑藏印:(查撝庭) 「宛平查氏撝庭珍藏書畫之章」、「宛平查氏印章」(王懿榮) 「王懿榮印」

Lot 2286 陳淳(1483-1544) 畫詩書卷 設色紙本/水墨紙本 手卷

尺寸:畫26.3×103.5cm;書26.3×246.5cm

估價:1,200,000~1,500,000 港元

來源:紐約佳士得,中國書畫,1994年11月30日, 拍品編號36

署簽:陳白陽畫詩書卷。松下清齋舊藏。

引首:(陸應陽)畫中有詩。八十二翁陸應陽。鈐印:「古塘居士」、「記」

題籤:(陸恭)陳白陽畫詩書卷。松下清齋藏。鈐印:「千里」

(畫)鈐印:「白陽山人」

(書)秋水秋山澈骨清,幽人常自結殷勤。俗情元與閒情別,倚興來看隔浦雲。船上齊橈樂,湖心泛月歸,白鷗閒不去,爭拂酒筳飛。

款識:道復。鈐印:「陳淳之印」、「陳氏道復」、「望雲閣」

題跋:(孫國光)吳門高士以詩畫及書法擅三絕者,一時有陳白陽,與衡山、石田各顓厥美,乃衡山稱白陽為其舉子業高弟,而厥書與畫,則雲別有所授,亦未嘗明指其授之何人。然余固望而稔其衣缽於米南宮矣。南宮書畫筆趣在蹊徑外,固宜衡山,尊古法者所必討,而不能令後來者之不尸祝南宮也。白陽自是南宮入 室,品如此《秋水秋山》詩,及圖墨氣互相映發,旬稱合作,倘南宮見之,或猶遜不逮耳。友人沉子方氏出此命跋,子方為故黃門孟威先生之聞,孫孟威書法亦伯仲南宮者,而子方 又充世其家,則此卷亦得所歸矣。天啟紀元(1621)浴佛日棠邑孫國光跋。鈐印:「孫光之印」、「日觀氏」

鑑藏印:(劉恕)「花步劉氏家藏」(二鈐)、「寒碧庄」(二鈐)、「劉恕珍玩之印」、「蓉峰」、「劉恕」(王己千)「季遷心賞」 (朱之赤)「朱卧菴」(半印)

Lot 2274袁耀(清18世紀)王無功《野望》詩意圖 水墨絹本 鏡框

尺寸:128.1×141 cm

估價:1,000,000~1,500,000 港元

來源:王季遷明德堂舊藏

香港蘇富比,中國古代書畫,2000年5月1日,拍品編號10

釋文:擬「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句意。時乙亥(1755)春三月上浣,邗上袁耀。鈐印:「溺漁者」、「袁耀」

出版: (一)王季遷、孔達合編,《明清畫家印鑑》,台北,1965年,頁676,袁耀印章第1及2號

(二)鈐木敬編,《中國繪畫總合圖錄》,第一卷,東京,1982年,頁I-91,圖版A14-019

(三)上海博物館編,《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上海,1987年,頁731,袁耀印章第7號

Lot 2275 陳洪綬(1598-1652) 煉丹圖 設色絹本 立軸

尺寸:125×48cm

估價:800,000~1,200,000 港元

來源:紐約蘇富比,中國書畫,1994年11月28日, 拍品編號19

鑑藏印:(張大千)「大風堂供養」、「球圖寶骨肉情」、「昵燕樓」、「不負古人告後人」、「藏之大千」、「昵燕樓書畫印」(王己千)「王季遷海外所見名跡」

出版:田洪編,《二十世紀海外藏家.王季遷藏中國歷代名畫》,上卷,天津人民美術出版 社,2013年,頁223

著錄:《大風堂書畫錄》成都,1943年,載於《歷代書畫錄輯刊》,第八冊,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頁76

註:附青瓷「大風堂藏」款軸頭

Lot 2273 董其昌(1555-1636) 仿米芾《煙江疊章圖書畫卷》 設色絹本 手卷

尺寸:畫23.5 ×138.7 cm;書23.5 ×119.5 cm

估價:800,000~1,200,000 港元

來源:粱鴻志舊藏

紐約佳士得,中國書畫,1994年11月30日, 拍品編號50

自題引首:閒窗逸筆。董其昌題。鈐印:「玄賞齋」、「太史氏」、「董氏玄宰」

題隔水:(曹洪志)此卷舊藏吳氏二百蘭亭齋, 後為徐子靜所得,於兩家余均獲觀數次。今秋忽見於書肆,以殿本兩漢書易歸,聚散得失人物同慨。董書習見類皆贗本,而是卷筆情古 茂,點綴超逸,固不僅以罕見珍,自是一時三絕。乙巳秋月,澹持記。鈐印:「璟琳印」

款識:喬木生畫陰,古洞鳴空溜。前邨杳靄間,大有雷霆斗。玄宰放米海岳畫並題。鈐印:「太史氏」、「董其昌」

展覽:《日華古今繪畫展覽會》,東京府美術館,1931年4月28日至5月19日; 大坂府立貿易館,1931年5月23日至6月1 日

出版:東京美術學校文庫內編,《宋元明清名畫大觀》,東京,大塚巧藝社,1931年,第一卷,頁166

著錄:吳元京審訂,《吳湖帆文稿》,杭州, 中國美術院出版社,2004年,頁54

自跋詩識:山出雲時雲出山,化為霖雨遍塵環。端知帝所旌幢會,不在金堂玉室間。

地僻林深無過客,柴門原自不曾關。展將一幅谿藤滑,寫得湖陰數點山。

己未(1619)夏日,婁水道中,寫得米元章《煙江疊章》遺意,因系二詩。其昌。鈐印:「董其昌印」、「太史氏」

題跋:(梁鴻志)王弇州藏王晉卿《煙江疊章圖》,自題以為歌辭與畫境牴牾,疑為好事者取晉卿它畫以配坡書,是弇州固未見《煙江》真蹟也。思翁於嘉禾項氏見晉卿《瀛山圖》,以為筆法似李營邱,而設色似李思訓,既而《瀛山圖》毀於火,思翁輒想像其意作《煙江疊章圖》,惜不多見。思翁作此卷時年六十五,沉著秀 媚,迴出天機。前題四字,後系二詩,允稱詩書畫三絕,自題為「婁水道中寫米元章《煙 江疊章》遺意」,殆以《瀛山圖》為藍本, 忝合米氏父子云山卷,而以潑墨法寫之。丙 寅(1926)春日,以重直得於津門越七年,壬申(1932)之冬識於上海,長樂粱鴻志。

鈐印:「梁鴻志印」、「壬申」(葉恭綽)思翁畫秀骨天成,且寓咨肆予謹嚴之中,寄超曠於緜密之外,其牢籠數百載,旬非偶然。此卷仿米,正如其仿顏書,內蘊深厚,弸中彪外,非皮傅南案者所能剽竊末,未惜米畫久佚無從得見真形,不無虎賁中郎之感耳。番禺葉恭綽獲觀於仲異道兄爰居之閣因題。鈐印:「綽」(趙叔孺)思翁早年師唐宋諸家,時露英銳氣。中年學北苑後,墨彩渾厚,故所作不出其家 法。此卷仿米海岳《煙江疊章圖》遺意,煙雲活潑,與平素用筆,似特異耳。甲戌(1934)冬月,眾異藏叔孺趙時棡題。

鈐印:「趙叔孺長大吉又日利」(吳湖帆)後人論書,每有?董為熟,而文敏自詡為生;而以趙松雪病其熟,及晚年對趙書推許備至,可知書以生為貴,熟亦非病,生熟互冶,則神乎化矣。數百年來,惟董文敏到此境界,吾鄉祝文二公,恐猶隔一層,餘無論矣。此卷自書詩二首,真有游龍天馬之妙,料?董書者,當亦默然下拜。元明以來,競尚畫紙, 不善畫絹,此亦風尚不可以之執論也。丁丑(1937)人日詣爰居閣鐙下,眾異世道長出卷, 快讀漫識。吳湖帆。

鈐印:「吳湖颿」(吳湖帆又識)王駙馬《瀛山圖卷》今尚存故宮博物院,原卷絹本,青綠筆法頗似。錢舜舉 其題欵云:「保寧賜第王晉卿,瀛山既覺。圖夢中所見,甲辰(1064)春正月,夢遊者。」以上二十四字繩頭小楷,書于山石上。據清高宗跋云:「內府所藏王詵畫四卷,此為第二。」有宋田亘、陳章、袁立儒三跋,及董其昌、胡世安題字,真定梁氏舊藏物也。思翁見於嘉禾項氏,毀於兵火之說,應是訛傳,余所見者, 亦有董題,當即項氏之本,惜其題字未經錄 出,為憾附記以質。眾公教正,湖帆又識。鈐印:「丑移」

鑑藏印:(高士奇)「錢唐高士奇字澹人賜號竹窗又曰江邨」

(鮑約亭)「存在鮑約亭家」(二鈐)

(趙叔孺)「眾異珍藏」

(曹洪志)「澹持曾觀」

「江槐卿鑒賞印」

Lot 2295 董其昌(1555-1636)行書節錄《九辯》 水墨綾本 手卷

尺寸:24.6 ×396.7 cm

估價:800,000~1,200,000 港元

來源:飯田新七家族舊藏

題木盒:(內藤湖南)董香光臨各家書卷。清國羅振玉舊藏,內藤虎署。鈐印:「虎」、「湖南」

署簽:(羅振玉)董文敏公書楚辭卷。此君軒藏,羅振玉署。鈐印:「臣玉之印」、「叔言」

釋文:竊悲夫蕙華之曾敷兮,紛旖旎乎都房。何曾華之無實兮, 從風雨而飛颺!

以為君獨服此蕙兮,羌無以異於眾芳。閔奇思之不通兮, 將去君而高翔。

心閔憐之慘妻兮,願一見而有明。重無怨而生離兮,中結軫而增傷。

豈不鬱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猛犬狺狺而迎吠兮, 關梁閉而不通。

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塊獨守此無澤兮, 仰浮雲而永嘆!

何時俗之工巧兮?背繩墨而改錯!郄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

當世豈無騏驥兮,誠莫之能善御。見執轡者非其人兮,故跳駶(駶跳)而遠去。

鳧雁皆唼夫梁藻兮,鳳愈飄翔而高舉。圈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

眾鳥皆有所登棲兮,鳳獨遑遑而無所集。願銜枚而無言兮,嘗被君之渥洽。

太公九十乃顯樂兮,誠未遇其匹合。謂騏驥兮安歸?謂鳳皇兮安棲?

變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舉肥。騏驥伏匿而不見兮,鳳皇高飛而不下。

鳥獸猶知懷德兮,何雲賢士之不處?驥不驟進而求服兮,鳳亦不貪餧而妄食。

君棄遠而不察兮,雖願忠其焉得?欲寂莫而絕端兮,竊不敢忘初之厚德。

獨悲愁其傷人兮,馮鬱鬱其安極?

款識:宋玉《九辯》二篇,董其昌書。鈐印:「知制誥日講官」、「董其昌印」

題跋:(羅振玉) 前人評諸登善書如錐畫沙,又謂薛少保書如游上裊空,千年以來絕無嗣音。予謂惟董華亭實能兼二家之妙,所謂具有天授,非人力所能改也。此書楚辭二篇,超逸絕倫,其能得諸薛不傳之秘者,壬子(1912)七月, 上虞羅振玉題記。鈐印:「羅振玉」

鑑藏印:(羅振玉)「羅振玉」、「玉簡齋」

Lot 2260 董其昌(1555-1636)行書《陳少保端毅公夫妻誥身》 水墨紙本 手卷

尺寸:27 ×361.8 cm

估價:800,000~1,000,000 港元

署簽:(陳炳)倪文正董文敏兩公撰書宜興陳少保端毅公誥身軸。嘉慶甲戌(1814)歲,寄跡商邱七世孫炳因我公墓事歸陽羨,以得此軸及遺像,敬重裝於吳門婿江行館,此我浩然堂家寶,子孫保之保之。炳謹藏並識。鈐印:「青門一枝」

引首:(伊秉綬)董文敏書陳少保端毅公夫妻誥身。嘉慶乙亥年(1815)秋八月,汀洲伊秉綬敬題。鈐印:「人書俱老」、「伊秉綬印」

釋文:太子少保都察院左都御史陳於廷並妻誥命一道。奉天承運…綸誥請予脩顏魯公、徐越公事,予義滋以出專晴之日應教,恕有繼請者無能應也。鈐印:「董其昌印」

題跋:(文略,不錄) (共十八家,錄其七,餘請見注)

(曹在豊)雍正乙卯(1735)四月三日外曾孫曹在豊拜識。(張照)乾隆二年(1737) 嘉平朔後學張照讀識。鈐印:「照」、「法華盦」(張廷玉)後學張廷玉拜識。鈐印:「張廷玉印」、「衡臣」(陳浩)乾隆四年(1739)孟夏下浣昌平宗後學浩僅題。(汪由敦)乾隆元年歲在丙辰(1736)冬十有二月朔日庚申, 後學汪由敦敬書。

鈐印:「汪由敦印」、「謹堂」(陳用光)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秋七月既望新城後學陳用 光敬觀。

鈐印:「陳用光印」、「石士」(梁章鉅)道光丁亥(1827)冬日福州梁章鉅拜題。

鈐印:「 古瓦硯齋」

鑑藏印:(完顏麟慶)「完顏家藏」、「水木清華之館」、「完顏氏」、「雲蔭堂印」(伊秉綬)「廣陵太守章」「書五」、「朴公過目」、「朴山審定」、「書禪」、「精華館」

Lot 2259 文徵明(1470-1559) 金山圖卷 設色絹本/水墨紙本 手卷

尺寸:畫31.8 ×129.3 cm;書31.8 ×533.3 cm

估價:700,000~800,000 港元

署簽:(吳昌碩) 文待詔金山圖真蹟,蒼石署檢。鈐印:「吳」

題署簽:(吳永) 丙辰五月觀復得之。鈐印:「吳永大利」、「采芝」

(畫) 款識:己酉(1549)仲秋七月補圖,徵明時年七十有九。

鈐印:「徵明」、「玉磬山房」、「停雲」、「惟庚寅吾以降」

(書) 釋文:金山。白髮金山續舊遊,依然鍾梵壓中流;沙痕滅沒潮侵蹬,帆影參差日墮樓。江漢無聲千古逝,乾坤搔首一身浮;從來李 白多愁緒,更上留雲望帝州。妙高台上倚高 春,吞海樓前水映空。北固風煙闌檻外,南朝興廢酒杯中。遙知郭璞原無墓,下俯馮夷或 有宮。何處吹簫明月上,一帆秋色過江東。嘉靖戊申(1548)九月十又三日為元穆書舊作二首,徵明。鈐印:「停雲」、「文徵明印」、「停雲館」

鑑藏印:(胤禎)「子臣胤禎」(陳半丁)「半丁審定」、「半丁經眼」、「飲雪廬」、「年大利」

Lot 2245 翁同龢(1930-1904) 楷書節臨顏真卿《自書告身》 水墨紙本 立軸 六條

尺寸:238.8 ×57.8 cm

估價:600,000~800,000 港元

釋文:國公顏真卿,立德踐行。當四科之首,懿文碩學, 為百氏之宗。忠讜罄於臣節,貞?存乎士范。述軄中外, 服勞社稷。靜專由其直方,動用謂之懸解。山公啟事,清彼品流;叔孫制禮,光我王度。惟是一有,實貞萬國,力乃稽古,則思其人。鶯儔先生雅正,叔平翁同龢。

鈐印:「翁同龢印」、「叔平」

Lot 2283 石濤(1642-1707) 芭蕉叢菊圖 水墨紙本 立軸

尺寸:151 ×73.3 cm

估價:600,000~800,000 港元

來源:王己千舊藏。

署簽:(王己千)道濟墨筆芭蕉叢菊圖軸,戊寅(1998)八月重裝。鈐印:「王季遷」

釋文:作書作畫,無論老手後學,都皆以氣勝,得之者則精神燦爛,出之紙上;意懶則 淺薄無神,不成書畫。無神者,是其舉筆者無氣力也;多則帆濫,少則精雄。善收藏者,勿求於多,勿求紙之長短。古人片紙隻字,價重金者,求之不易也。求之不易,則舉筆亦不易也,故有真精神,真命脈,發現也。空山無 人,左右盡去,手閒心靜,隨意拈弄,自有知音者。清湘一枝道人濟。鈐印:「善果月之子天童忞之孫原濟之章」

鑑藏印:(王己千)「王季遷氏審定真跡」、「曾歸竹里館」(王義強)「義強珍賞」

出版:田洪編,《二十世紀海外藏家.王季遷藏中國歷代名畫》上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年,頁407,圖版251

Lot 2211 張弼(1425-1487) 草書自書詩卷 水墨紙本 手卷

尺寸:22.6 ×229.9 cm

估價:600,000~800,000 港元

署簽:(陶劍秋)明南安太守張東海自書詩卷。小愛廬珍藏,辛未(1931)中秋重裝,劍秋志。鈐印:「劍秋」

釋文:嘉禾溪頭黃花秋,舉杯送客神京游。清名久上徹辰旒,繡衣白簡當爾酬,佇看清風播九州。瑞卿尹嘉興,清聲美政藉在人耳,茲行必將有綉衣之擢,吳逑餞之行,予遇於臨清走筆以贈。堂堂燕冀舊山川,淪沒胡塵已百年。太主龍飛重訊掃,元勳虎闞共周旋。金湯控帶華夷限,玉帛來朝道路便。建此豐功垂不朽,令人俯仰思茫然。至山海謁中山武寧王廟,王即太傅魏國公徐達也,西北諸關城皆其所營,故祀之。今日老夫初度日,邊城獨客倍傷心。一家妻子燈前話,兩鬢風塵馬上吟,棠杖傳聞如舊路。松楸定擬長新陰。自嗟自慶誰同飲,東望蘆峰雪正深。二月八日初度永平馬上作。

好山圍繞老僧居,碧玉環中一紺珠。塵鞅偶來分半榻,便忘身世在環區。成化丁酉(1477)正月十九日,東海居士識。鈐印:「東海」、「南安太守」、「半軒松 月」、「張弼之印」、「弼」、「東海居士」

鑑藏印:(陶敦臨)「敦臨私印」、「番禺陶氏書畫」、「彭澤後人」(潘寶鐄)「寶鐄銘心私印」

題跋:(陶敦臨)東海居士《明史.本傳》稱其善詩文、工草書,怪偉跌宕,震撼一世,東海之名流播外裔。為詩信手縱筆多不屬稿。即有所屬,以書輒為人持去,自言:「生平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李東陽以為:「英雄欺人。」庚申(1920)仲夏臨記。鈐印:「靖節後裔」

(陶劍秋)辛未(1931)初秋重付裝池,劍秋謹志。

鈐印:「劍秋」(陶劍秋)東海詩卷。光緒丙午(1906)先大夫得之古岡州,於今閱二十六載,原裱背不甚佳,紙色暗晦。青藜齋主人為重付裝池,塵垢一旦, 豁然神采奕奕,不勝欣韋之至。是歲雙星渡何夕展讀再志。鈐印:「劍」

Lot 2230 陳淳(1483-1544) 秋艷圖卷 設色紙本 手卷

尺寸:33.2×530.5 cm

估價:500,000~700,000 港元

引首:(王穉登)霜天叢豔。太原王穉登。鈐印:「穉登」、「尊生齋」

款識:秫田欣有秋,白酒釀應熟。西風解人意,吹綻籬根菊。白陽山人道復。鈐印:「白陽山人」、「陳氏道復」、「陳氏道復」(二鈐) 、「復生印」

題跋:(潘飛聲) 奇石幽花間,竹麓風姿直追石田翁後,來開得錢(蘀石)王(忘庵)派,未要南沙(一作甌香)畫(一作粉)本工,秋芳偏在野人家, 避地年年戲歲華,何處能尋姜侍御(此卷曾藏明姜如農先生處),東籬來看義熙花。丁卯(1927)初秋水晶庵道士潘戒教題,時年七十。鈐印:「游金台帰」、「老蘭」、「飛聲」、「花語樓」(金蓉鏡) 寫來霜傑媚陶潛,香滿邨缸月滿簾, 不是督郵能敗興,花枝那得酒唇黏。(菊)蒼官脊利老岩阿,不羨棗封與尉哦,欲借養和一拂拭,墨筆籠得幾雙鵝。(松)白陽山人畫為茂苑名家,古淡天真,後來惟王忘庵能傳之,近則鴛湖外史往往似之。此卷尤蕭踈清勝,純是士氣酒內大壯中,那得夢見久宜什襲深藏也。稺臣先生道眼所照,悉取高流題署之餘,輒有清秘之歎。戊辰(1928)十一月禾興金蓉鏡記,時年七十有三。鈐印:「香嚴盦」、「吾猶老鼠搫生薑」

鑑藏印 :(姜彩) 「姜如農」、「姜彩之印」

(朱潛) 「安吳朱氏家藏」、「稺臣所得名人真跡」、「稚臣珍玩」、「丁丑劫後餘存」

(譚觀成) 「譚觀成印」(二鈐) 、「譚海潮」、「海潮」「雙梧館」、「貞石過眼」、「少農」、「黃氏家藏」

出版:《中國書畫名品編目:抗古齋藏品》,大塚巧藝新社,2009年,頁73-75,圖版57

Lot 2276 伊秉綬(1754-1815) 隸書《鶴跡》 水墨紙本 鏡框

尺寸:42×116.4 cm

估價:550,000~650,000 港元

釋文:鶴跡。石齋大兄屬,汀洲伊秉綬。

鈐印:「吾得之忠信」、「默庵」

Lot 2223 文徵明(1470-1559) 行書《西苑詩》 水墨紙本 十九開冊 (選十八開)

尺寸:27×15 cm

估價:400,000~500,000 港元

署簽:文待詔墨筆《西苑詩》,桓士珍藏。

釋文:(行書《西苑詩》十首,詩文不錄)

款識:嘉靖乙酉(1525)三月望有四日,長洲文徵明書。鈐印:「停雲」、「梧言室印」、「文徵明印」、「徵中」

Lot 2231 文徵明(1470-1559)行書《滕王閣序》 水墨紙本 手卷

尺寸:29×266.4 cm

估價:380,000~480,000 港元

署簽:(李國榮)明文徵明滕王閣序真蹟。鈐印:「李維洛」

引首:(李汝南)貞獻墨妙。丙午(1906)夏日李仲齋。鈐 印:「李汝南印」、「仲齋」

釋文:(行書《滕王閣序》,詩文不錄)

款識:予自去秋感寒疾,曆冬不愈 ,至今春始,蘇石川、張子叔平、陸子邀予過竹堂觀梅,寺僧偶出所藏石翁滕王閣圖,便筆漫書此序,時嘉靖壬子(1552)二月望日也,徵明。鈐印:「文徵明印」

題跋:衡山先生此卷書於嘉靖卅一年時八十三歲,老筆精妙超越盛年之作,卷末文氏所言石川張子即張環,字允 清,崑山人,官通政司右參議;叔平陸子為書畫名家包山陸治,張陸二人俱衡山弟子也。卅載前予購獲此卷,求得名匠黃冠芳重裱,家嚴題引首,珍襲藏之。丙子(1936)深秋李維洛記於藍塘書屋。鈐印:「李國榮印」、「維洛」

鑑藏印:(李國榮)「李維洛珍藏之寶物」、「李維洛鑑藏」、「藍塘書屋」

Lot 2294 董其昌(1555-1636)草書 水墨紙本 八開冊

尺寸:21×27 cm

估價:400,000~600,000 港元

題錦盒署簽:董香光草書真跡。內藤虎署。鈐印:「虎」、「湖南」

署簽:華亭詩翰真跡。此君軒藏。羅振玉題。鈐印:「磬堂」

釋文:時情交態混吹竽,豈有新知故吾。差以懸車消鶴怨,澷勞停肆訪羊屠。風霜字逈合詩律,棘木春生洽道腴。可但政平符漢詔,居然畫象返黃虞。殿呼小隊雜笙竽,入座高歌天覆吾。有客好玄稱問字,慚予學佛已輸屠。恩浮丹筆能飛綵,秀絕芝標更醒腴。著處登延真道廣,逸民籍 里或添虞。無論操瑟與吹竽,隱沒兼忘與吾。年筭無端過亥字,幾先何敢附申屠。乍聽詞伯吟將半,陡覺山臞色已腴。窮巷紛看勝事,揚旌此 日可招虞。慢亭仙樂寄笙竽,北海何然知有吾。擷草幾回思遠道,合尖端的見浮屠。別來坐鎮群編擁,雖復憂時大宅腴。江海安瀾公等在,幽棲那 事警無虞。能從欣賞辨吹竽,我與周旋雅好吾。使節遠存因問俗,鉛刀頻換不成屠。吟高白雪人稀和,餐有朱霞天半腴。其昌。

鈐印:「宗伯學士」、「董氏玄宰」

題跋:(錢穀)宗伯此書,平淡法力具備,詩以險韻為工,鎔鑄子史,真兩絕也。末有闕文,請雪田為束晢可乎?錢穀敬題。

鈐印:「錢穀之 印」、「子璧氏」。(毛懷)思翁是冊深得李北海筆意,因書生帋, 不露精彩,遂見疑於俗眼。若以鏡光牋書之,雖凡目亦以為佳也。後錢子璧同學李書,頗有風骨,吾輩人耳。庚午(1810)春日題,意香懷。

鈐印:「毛」、「懷」、「意香」(石雲)蕙洲癖嗜書畫,丙辰夏重遇青溪,相得益歡,適獲此冊,辨為真跡,因以贈之。人生聚散無常,惟翰墨因緣,朝夕相對,雖千里猶一室耳。蕙洲以為然否?石雲子識。

鈐印:「述洙」、「石雲」、「花好月圓人壽」(羅振玉)平生極喜思翁書,然所見真跡皆華潤有餘,而樸厚不足,頃得此冊,勁直朴茂,旬為佳品。毛意香先生謂似北海,不虛也。甲辰(1904)八月,上虞羅振玉記。

鈐印:「公之純」(羅振玉又題)予所藏董書,惟此冊與《錢忠所神道碑》最樸厚,今錢碑久歸楊祗安太守,此冊歸川口先生,篋中華亭書殆垂盡矣。重覽一過,為之歎惋。上虞羅振玉題字,去前題甲辰已九年(1913)矣。

鈐印:「羅振玉」

鑑藏印:「升猷」、「筆」(朱逢泰)「松陵朱柳塘珍藏」(羅振玉)「羅振玉」(鈐裱邊)、「玉簡齋」(鈐裱邊)

題木盒:(一)(川口國次郎)董香光草書真跡。

鈐印:「此君軒明窗細玩」

(二)董香光草書真跡。清國羅叔言舊藏,今歸此君軒。內藤虎署。

鈐印:「虎」、「湖南」

Lot 2282 龔賢(1619-1689)江郊村舍 水墨紙本 立軸

尺寸:87.2×36.4 cm

估價:350,000~450,000 港元

來源:香港邦瀚斯,中國書畫及東南亞藝術,2013 年5月25日,拍品編號706

款識:離披老樹千年物,幾輩閒人共結卯。雙眼何曾見城郭,焉知此地是江郊。半畝龔賢並題。

鈐印:「鐘山野老」

鑑藏印:「趙思源堂珍藏書畫之印」、「桂良」、「隋齋所藏」

Lot 2255 明清雜家 書畫聯珠 水墨金箋 扇面 十二開冊

尺寸:尺寸不一

估價:380,000~420,000 港元

署簽:明清諸名家金箋便面。

鈐印:「鳳賜居士」

題扉頁:瀟洒出塵。壬午小春月題於而歸 處。。鈐印:「杏翁父」、「鳳陽詩書」、一印不辨

款識:(文略,不錄)

(一)(范驪,書法)旅中早景書為聖具詞兄。范驪。鈐印:「范驪之印」、「文白」

(二)(毛之騏,山水)丙午花朝寫,為翁道兄政,綉水毛之騏。鈐印:「毛之騏印」、「六星」

(三)(方有亮,《西廂記》)甲戌夏日北西廂記全古歙朗融山人方有亮書。一印漫患不辨

(四)(申楷曾,梅竹)甲戌清和寫為申楷曾。鈐印:「楷曾」、「文定元孔」、一印漫患不辨

(五)(釋樵雲,《天目道中和陶石簣韻》)癸巳(1593)二月八日為射翁老詞宗書。樵雲。鈐印:「朴普書印」、「金水」

(六)(文徵明款,山水)徵明。鈐印:「文徵明印」

(七)(茅培)侯太使師招賞芍藥,共用斑字,書似開之詞丈正之。茅培。鈐印「茅培之印」、「厚之」

(八)(虞汝臣,花鳥)丙申夏日寫似公鑒詞兄汝臣。鈐印:「虞」

(九)(戴銹,山水樹石圖)秋日寫為翁先生正。戴銹。鈐印:「戴銹」、「仲文」

(十) (錢兆祉,詠梅詩三首)百詠之《古梅》、

《早梅》、《庭梅》三律書似年世講兄。錢兆祉。二印漫患不辨

(十一)(沉白,書法)集楊昭武署中即事書,為石同老道兄翁,白。鈐印:「雲閒沉白」

(十二)(林朱光,山水)萬樹醉寒山 ,壬午歲霜降前一日,戲似瑾美詞盟博笑。林朱光。鈐印:「朱光」

題跋:(一)金箋便畫十二頁系明清名流筆,各家皆有傳可記,惟恨草卒,經眼未遑謄錄,爰題一欲道之。天江畫客。鈐印:「馬聽欽印」、「秋芙蓉」

(二)一冊中十二名家之書畫,筆致墨彩之異, 各見其妙於一扇頭,百回看不厭,使人不勝欣賞,因綴數語題之雲。時壬午之冬日,卓齋 閒人。鈐印:「宜」、「卓臧」、「大觀」

題木盒:明清名流書畫金扇帖。卓齋閒人題籤。

Lot 2292 董其昌(1555-1636) 行草白居易《池上篇》 水墨描花箋 十七開冊

尺寸:22.3×12.5 cm

估價:300,000~450,000 港元

署簽:其昌真跡。非其人千金傳。

款識:白香山池上篇。十畝之宅,五畝之園。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謂土狹,勿謂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亭,有橋有船。有詩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須飄然。識分知足,外無求焉。如鳥擇木,姑務巢安。如龜居坎,不知海寬。靈鶴怪石,紫菱白蓮。皆我所好,盡在吾前。時飲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雞犬閑閑。優哉游哉,吾將終老乎其間。董其昌書。鈐印漫患不辨。

題扉頁:董學士書法如天女游空,出於色相之外,求其嫵媚,風神橫生,骨大挺,此書家絕世之寶也。馮觀題。

Lot 2279 趙彤(生卒年不詳) 慈喜像 設色紙本 立軸

尺寸:108.5×61 cm

估價:300,000~400,000 港元

來源:香港邦瀚斯,中國書畫,2014年5月25日,拍品編號1146

款識:趙彤敬繪。

鈐印:「內廷供奉」

Lot 2232 祝允明(1460-1526) 草書自作《江城子》 水墨紙本 立軸

尺寸:158× 40 cm

估價:300,000~400,000 港元

來源:香港佳士得,中國古代書畫,2013年11月25 日,拍品編號970

釋文:碧天黃日掛寒晴,桂花零,菊花明。點檢重陽,風物滿江城。有約可人登眺去,人不至,念空生。且將樽酒潑愁情,酒還醒,夢還縈。遮莫有條,良計可調停,思計未成成獨 坐,心萬里,月三更。有詞寄江城子。枝山老樵允明。鈐印:「晞哲」、「包山真意」

題裱褙:(鄧爾疋) 祝枝山先生玩世自放名滿海內,詩詞書畫並多奇氣,此幀有飛白意,能 於焦頑中含清潤,信真跡墨妙已。鄧爾疋。鈐印:「爾疋」

鑑藏印:「殷聲」、「青玉」、「宮保尚書」、「醉古齋」

Lot 2238 金農(1687-1763) 梅花 水墨紙本 立軸

尺寸:63.9× 35.7 cm

估價:280,000~380,000 港元

題籤:(陳珍)金冬心先生梅花真蹟。光緒丙子(1876)重裝,涵養軒陳珍藏。

鈐印:「涵養軒」

款識:畫梅之妙,在廣陵得二友焉,汪巢林畫繁枝,高西唐畫踈枝,皆世上不食煙火人。予畫此幅居然不踈不繁之間,觀者擬我丁埜堂一流,儼如江路酸香之中也。乾隆辛巳(1761)十月,稽留山民漫題於惜耶之盧。

鈐印:「金農印」、「粥飯僧」

鑑藏印:(陳珍)「寄翁鑑藏」、「涵養軒陳珍藏書畫印」、「子塤心賞」

Lot 2270 沈銓(1682-1760) 石榴綬帶圖 設色絹本 立軸

尺寸:99.7× 47.6 cm

估價:200,000~300,000 港元

款識:南蘋沉銓寫。

鈐印:「沉銓之印」、「南蘋氏」

Lot 2258 董其昌 行書自作五言詩 水墨紙本 手卷

尺寸:31.8× 234.9 cm

估價:180,000~260,000 港元

引首:(王時敏)董太史墨蹟。

鈐印:「王時敏印」、「西廬老人」

釋文:訪隱到江潭,招擕過水南。綠簑懷往跡,白馬縱高談。震澤君吞九,中牟我得三。宵分靈雨至,罨畫半拖藍。松菊陶公徑,蓬蒿仲蔚邨。何如朱戶里,別有碧山蹲。卷幔雲生坐,登台月可捫。泉聲朝暮響,恠底莫尋源。買山何足問,縮地長高樊。石秀銜空翠,苔深帶雨痕。雙梧分鳳諸,一水接領原。未得長慵卧,占星到德門。高情期五嶽,小隱得殘山。嘉樹成蹊逕,危峰出市闤。微金時倚樹,愛客不開關。謝氏雲林宅,風流此更攀。石徑幽無際,金堂永不扃。丹台猶偃月,仙掌故捫星。

跨鯉探雲笈,燃犀遁水靈。如聞淙響外,歷歷演黃庭。不盡尊中興,金攜竹下群。涼風先入夏,高樹暗生雲。列坐臨流近,狂歌卜狂兮。流連滯歸路,祇為戀清芬。辛亥(1611)秋日書,董其昌。

鈐印:「心賞齋」、「宗伯學士」、「董氏玄宰」

題跋:(李國榮) 董氏自書五言律詩六首俱見載《容台集》中,辛亥乃明萬曆卅九年,即公元一六一一年,董氏時五十七歲也。余廿年前購得此卷,初視之平平,久則喜其天真平淡,時每展玩愈愛其瀟洒出塵,非後學之嫵媚取勢在可比,引首為王時敏題額,煙客分書雅逸可賞。丁巳年(1977) 暮春重裝,李維洛記。鈐印:「李國榮印」、「維洛」

鑑藏印:(李汝南) 「李汝南印」(二鈐)、「仲齋」(二鈐)、「李汝南印」、「仲齋」

(李國榮) 「李維洛鑑藏印」(二鈐)、「李維洛珍賞章」(二鈐)、「維陵」(二鈐)、「李國榮印」、「維洛」、「維洛 」、「李國榮藏」、「李維洛印」

Lot 2219 張宗蒼(1686-1756) 山水 水墨紙本 十開冊 (選六開)

尺寸:24.1× 29 cm

估價:200,000~280,000 港元

款識:臣張宗蒼恭繪。

鈐印:「張」、「宗蒼」

Lot 2229 宋 寫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百廿八》 水墨紙本 手卷

尺寸:24.8× 806.7 cm

估價:200,000~260,000 港元

釋文:(文略,不錄)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百廿八。

Lot 2278 邊壽民(1684-1752) 蘆雁 水墨紙本 立軸

尺寸:118.5× 60.5 cm

估價:160,000~220,000 港元

署簽:(陳金泉)清邊壽民蘆雁中堂,辛丑三月重裱,陳氏家藏。

鈐印:「陳金泉印」

款識:瀟湘旅影,邊壽民寫。鈐印:「頤公」、「壽民」

鑑藏印:(潘正煒)「潘季彤鑑賞章」

(李尚銘)「李氏尚銘鑑藏」「曾歸向溪草堂」、「鈍翁鑑定」、「嶺南張氏枕霞仙館藏」、「蔗田鑑賞」、「鄺氏吉 堂鑑賞」、「氏堂珍藏書畫印」、一 印漫患不辨

Lot 2218虞元(清早期) 花卉冊 設色紙本 十二開冊 (選九開)

尺寸:26.7× 32.7 cm

估價:150,000~200,000 港元

款識:虞元。

鈐印:「虞元」

Lot 2221 上睿(1634-?) 四時景色 設色絹本 鏡框四幅

尺寸:38.5× 36.1 cm

估價:100,000~200,000 港元

款識:蒲室睿制。

鈐印:「睿」(四鈐)、「目存」(四鈐)

來源:香港佳士得,中國古代書畫,2014年5月26日,拍品編號96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狐在線 的精彩文章:

元明清瓷—鬥彩
元明清瓷—青花

TAG:藝狐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