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文思維的格調》教學實錄

《作文思維的格調》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了解思維廣度的套板反應。

2、理解思維廣度的層級特點。

3、明確思維中「格」的提升與「調」的意義。

【教學難點】

思維廣度的層級推進

【教學重點】

思維格調的呈現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師:大家現在寫作文的最大的感覺是什麼?

生1:沒有好素材。

生2:字數總是寫不夠,時間也不夠,感覺寫不出來。

師:寫作過程是不是不夠行雲流水?

生2:對,很折磨,比較痛苦。

師:梁鴻先生在《出梁庄記》中說:「文學應該喚醒的是人的一種痛感。」所以不要被痛苦困束,有痛苦,說明有蛻變成蝶的心。

我們今天就聊一聊「痛」的話題。

二、思維的僵化

1、說到痛苦,我們都能想到些什麼?

生3:早上起不了床

生4:寫不完的作業

師:求學不易,瑣碎的生活肯定會讓我們痛苦。如果大家擺脫瑣碎的事務,是不是就不痛苦了?

生:不是,其實還有一些精神追求。

師:比如說呢?

生5:最近,我的痛苦是湖人隊沒有奪冠,因為裡面有我的偶像。

生6:對未來、人生目標的迷茫。

師:說得很好。友情的摩擦、未來的迷茫、專業的選擇、家庭的壓力、人生的苦惱……這些要比實際生活中具體的痛苦更加難以驅除。

三、思維的擴展——轉換

板書 早上起不了床 是 我的痛苦

寫不完的作業 是 我的痛苦

湖人隊沒有奪冠 是 我的痛苦

對未來、人生目標的迷茫 是 我的痛苦

師:大家看看,這些句子有什麼共同特點?

生7:內容核心相似——未滿足的缺憾。

師:這些所有我們的感受出發點都是誰?

生7:我自己

師:對,敘述角度一致。每個人對自己的苦痛當然是最清楚的。但文學的腳步不會止步於自己。我們的思維和文字是足以跨越時空,跨越生命,有如神靈的指使,它一定能猜透這個世界每個角落的心。想想曾經的歷史,想想當下的這個世界。痛苦,不說自己,該怎麼說呢?

生8:圓明園是中華民族的痛苦

師:角度變了,意境也宏闊了。

生9:紅色高棉是整個時代的痛苦,也是全人類的痛苦。

師:不僅宏闊,而且更深刻,思維非常快。

生10:污染是地球的痛苦。

師:不錯,這也是一類。

生11:看鴻雁南飛是李清照的痛苦,

師:又是一個新角度,其他人還有同一思路卻不同表達的嗎?

生12:矯厲所得摧眉折腰是陶潛的痛苦。

生13:醉里挑燈看劍是辛棄疾的痛苦。

生14:「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是陸遊一生的痛苦。

師:這句話十分巧妙。大家能感受到他的表達和別人不一樣在那裡嗎?

生15:使用了引用。

師:引用能怎樣?

生16:可以使我們覺得可信,也很有力度,感覺很厲害。

師:感到學養深厚,對吧。還有嗎?

生17:性格延宕是哈姆雷特的痛苦,疑心之重是奧賽羅的痛苦,貪慾是麥克白的痛苦,被拋棄是李爾王的痛苦。

師:非常好,一口氣說了四大悲劇的主要人物的痛苦,令人嘆為觀止!大家可以先看看剛才同學們的表達, 與之前的表達相比,你們更喜歡哪些?為什麼?

生18:這些表達都脫離了自己,就變得更深刻。

師:為什麼就深刻了?

生19:有些說的是時代共同的痛苦,比如圓明園等,所以他說的事情本身就深刻。

師:類似的還有「紅色高棉」,所以我們思維的時候,要注意選材,不是任何事情、任何事物都可以進入我們的文章,是需要精心選取的。(板書:選材精當)那辛棄疾、陸遊這些呢?還是不是選材的問題?

生20:我覺得是,比如陸遊、辛棄疾、蘇軾這些人物,他們本身是具有精神代表的一類人,一說到他們,大家都知道,共鳴就高。

師:有沒有道理?這位同學提到了「共鳴」一詞,非常妙。寫文章,要求與讀者產生共鳴,這種共鳴就需要是歷史沉澱下來的東西,既是共知的,也是經典的。你們覺得這種方法古人用過嗎?

生:用典。

師:是的。用典——既精鍊,又豐富,本是矛盾,卻是統一。(板書:經典共知)那麼這些思維能力,主要依靠什麼?

生21:讀書,積累。

師:對。我們要明白了思維的打開,背後需要大量的閱讀積累,才有可能更美。

得出結論:經典與典型。①事件共知。②故事厚重(大我)。 ③文化內涵。 ④凝練簡潔。

四、思維的激化。

大家再看黑板,剛才第二層次的表達中有一個不太一樣,找找看。

生21:污染是的地球的痛苦。地球應該是沒有感受的,但她卻代表萬物承受一切痛苦。

師:發現是眼睛最美的時候,你能一下找准特點不同,很聰慧。思維和文字是足以跨越時空,跨越生命。大家再靜靜地思考思考,抬頭看看,向遠處望去,你覺得在這個思路上你能找到誰的痛苦?

生22:恐怖的槍聲是地球的痛苦

師:你是想到最近美國的槍擊事件?

生22:是。這是地球不應該有的悲傷和羞恥。

生23:黃葉、落葉是大樹的痛苦。

師:就像——

生23:長輩的白髮、親人的離去。

師:你的心是通曉天地的,一個善良的孩子,一定有著詩人的眼睛和慈悲的心懷。

生24:霧霾是都市的痛苦。

生25:荒蕪的耕地是田園的痛苦。

生26:垃圾是城市的痛苦。

生27:空巢老人的孤獨是鄉村的痛苦。

師:你們怎麼會覺得鄉村有這個痛苦呢?

生27:鄉村應該屬於鄉土文明,屬於田園的自然,而不應該被輕易改變,尤其是打工的人們都離開了鄉村,田園荒蕪,毫無人煙,只有佝僂老人們守著孤寂的巷口,鄉村看到這種頹喪是會流下眼淚的。

師:說的太好了,這就是一種切膚的感受。大家在聽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到她不是替鄉村說話,而是感覺她就是鄉村本身,那位飽受風霜、哭泣著的鄉村老人。

生28:文字是詩人的痛苦。

師:解釋一下。

生28:文章憎命達,很多詩人的痛苦哀鳴最後都化成了文字。

師:那幸福的時候寫的文字呢?

生28:(沉默)

師:誰能幫下他?

生29:文字不是痛苦,應該說文字是作家「痛苦的產物」。

師:大家認同嗎?

生:(點頭)

生30:陽光與融化是雪的痛苦。

師:詩化的表達,似乎是一首歌詞,很不錯。

生30:永不相交是函數雙曲線的痛苦。

師:數學高手。這兩個好像和之前說的不太一樣,你們喜歡這個表達嗎?

生:喜歡。

師:為什麼?

生31:因為這個例子雖然簡單,但是卻說了很豐富的道理。

生32:因為它其實不是再講天氣和數學,而是說我們所有無法靠近的情感。

生33:好像有一些比喻或者象徵在裡面。

師:所以大家有沒有發現,言此而及彼,這需要有很明確的隱喻特點,並且適用度很廣。(得出結論,板書:萬物皆我有。①覆蓋面廣 ②隱喻性強 ③含蓄度高)

五、思維的態度。

師:以上是文章的格,有品格,有人格。這樣的的思維必然使思維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特質,然而老師要問了,我們講了一個黑板的痛苦,就這麼去寫文章嗎?你們覺得還缺少了什麼?

生33:太苦了,是不是基調不夠亮。

生34:我覺得是我們應該有行動。

師:很好。文學喚醒痛感,卻不是為了痛苦,而是為了更好地去找尋幸福。我們面對話題,不能止步于思維的啟動,更要思考思維的落點,要有行動,有態度。請大家每人寫一段面對某一種痛苦時自己的態度和行為。

生35:落葉是大樹的痛苦,但,那又何嘗不是一種美?化作春泥更護花,只有凋零、逝去,才有新生和活力,今天的落木蕭蕭,是為了明天的蔥蔥綠意!

師:化痛苦為美麗,轉換一個角度,我們便能發現生命的另一番美麗。非常好。面對痛苦,我們還有其他的想法嗎?

生36:霧霾是城市的痛苦,我們能接受這樣的痛苦?不能!打破這個牢籠,是每個有理性的社會、有公民意識的人們所必須保持的信念。讓我們行動起來,把塵埃的黑暗驅除,將有毒的魔鬼鎖住!

師:這是青年學子應有的態度!我要為你點贊!

(打鈴)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報以歌。」東方文化不會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樣,把希望鎖在其中,他們也許早就明白,痛的目的不是痛,不是苦,而是打破黑暗,尋找一份光明!

請大家讀出黑板和下面的話:

不!

讓我們接受苦痛所帶來的新生

讓我們痛快地砸碎痛苦中所有毫無美感的黑暗!

讓我們肩住痛苦與黑暗的閘門,去尋找更美的世界!

4、這個部分的表述與上個部分表述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板書☆一、轉換視角

思維的打開,需要逐步漸進,需要轉換視角,比如從時空意識到生命意識。

(時空的古人——動物——植物——無生命)

題。

4、想明白了,還不行。有痛苦,不一定有痛感。大家能把這種痛感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嗎?

寫作是記錄感覺的最好方式。完成一個片段。(寫作5-10分鐘)

學生讀。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我們可以端起酒盞,一飲而盡,但醉了的我不知道,那狼藉的杯盤與殘羹冷炙,還有那個遠去的你,又是否增加了幾多痛苦呢?我們可以瞬間快樂,但這個世間卻在替我們承擔著無盡的痛。

六、思維的更一步拓展——態度表達。

1、如果,如果,這些痛苦的承受者是你的親人,我們忍心他們如此忍受痛苦嗎?

2、文學可以喚醒痛感,但不是停留在痛感。那麼我們有態度嗎?我們該怎麼做?

比如……,你會怎麼辦?

3、是不是所有的痛苦我們都是這個態度?

大家試著選擇一個方面繼續往下寫一段,把自己的態度與行動表達出來或者吶喊出來。

(寫作)

看鴻雁南飛是李清照的痛苦(歷史、價值) 創造的美

文字、舞蹈是情感的痛苦(藝術) 創造的美

白髮是老人歲月的痛苦(內心) 生命的呼喚、珍惜;

經驗的體現

無盡的等待是翠翠的痛苦(內心) 虛實的審美體悟

醉里挑燈看劍是辛棄疾的痛苦 愛國、忠義的美

矯厲所得,摧眉折腰是陶淵明的痛苦 選擇的美、堅守的美

落葉是大樹的痛苦(生命) 輪迴的美

冬天是四季的痛苦(生命) 輪迴的美

垃圾是城市的痛苦(社會) 警醒呼告吶喊(怎麼辦)

生計是農民的痛苦(生存) 警醒呼告吶喊(怎麼辦)

霧霾是都市的痛苦(生存) 警醒呼告吶喊(怎麼辦)

空巢老人的孤獨是鄉村的痛苦(社會) 警醒呼告吶喊(怎麼辦)

荒蕪的耕地是田園的痛苦(內心、社會) 警醒呼告吶喊(怎麼辦)

灰色的天空是鳥兒的痛苦(生存) 警醒呼告吶喊(怎麼辦)

恐怖的槍聲是地球的痛苦(人性善惡、價值) 警醒呼告吶喊(怎麼辦)

對美好的憧憬 我有一個夢想

所以我們要有態度,沒有態度的思維,很有可能是黑暗的沉淪的。

☆板書☆ 三、態度表達

所以我我們的痛,不只有苦,還可以組一個與之完全相反意思的詞。

痛快。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報以歌。」東方文化不會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樣,把希望鎖在其中,他們也許早就明白,痛的目的不是痛,不是苦,而是打破黑暗,尋找一份光明!

不!

讓我們接受苦痛所帶來的新生

讓我們痛快地砸碎痛苦中所有毫無美感的黑暗!

讓我們肩住痛苦與黑暗的閘門,去尋找更美的世界!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公眾號原創的包括文字、圖片、音視頻等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原作者,未經本平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下載、摘編到其他媒體或網路論壇。已經本平台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語文在線高中版」,轉載圖片、照片、視頻時請保留水印標識。在轉載作品的末尾,須註明「閱讀原文」(「閱讀原文」設置為該作品在「語文在線高中版」微信公眾號的超級鏈接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平台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公眾號註明來自「來源:XXX(非語文在線高中版)」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下載使用,須同時註明作品的轉載途徑和最終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平台聯繫的,請在10日內進行。聯繫郵箱:gzywzx@126.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語文在線高中版 的精彩文章:

TAG:語文在線高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