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韓侂胄追封岳飛為鄂王,為什麼還被列為奸臣?

韓侂胄追封岳飛為鄂王,為什麼還被列為奸臣?

打仗打敗了,為了平息敵人的怒氣,最後把主戰的人給殺了,並割下頭顱,派特快專遞,恭恭敬敬地送給敵人,這就是南宋朝廷所做的具有歷史開創性的事迹!而這個被殺害、被割下頭送給敵人的人,就是南宋最有名的「冤大頭」韓侂胄。

韓侂胄,北宋名相韓琦後代,因其父娶高宗皇后之妹,以外戚恩蔭入仕,憑寧宗趙擴爭奪皇位時跑腿有功,漸得寵信,成為宋寧宗早期的權臣。初拜少傅,再遷少師、太傅, 1205年,宋寧宗任他為平章軍國事,從此,成為一代權相。

當時,蒙古漸漸崛起於金國之北,經常發動攻打金國的戰鬥,同時,金國國內的農民起義不斷發生,韓侂胄當上宰相後,認為這是個北伐金國、恢復中原的好機會,於是,他積極準備北伐。為了鼓舞全民的抗金鬥志,他把死去的秦檜,列為與金國屈膝求和的罪魁禍首,追奪秦檜的王爵,改其謚號為「謬丑」。接著,他追封岳飛為「鄂王」,為韓世忠建廟,崇尚抗金英雄,一時成為風尚。

1206年,在韓侂胄的領導下,南宋發動了北伐金國的戰爭,因為正是南宋開禧年間,史稱此戰為「開禧北伐」。對於韓侂胄發動的北伐,有兩個著名詩人曾給予截然不同的評估,一個是陸遊,一個是辛棄疾。當時,八十二歲的陸遊聽說朝廷啟動北伐後,歡欣雀躍,特作《賽神》一詩說:「落日林間簫鼓聲,村村倒社祝西成。扶翁兒大兩髦髧,溉水渠成千耦耕。家受一廛修本業,鄉推三老主齊盟。日聞淮潁歸王化,要使新民識太平。」而且,陸遊恨不能衝鋒陷陣,發出「老不能從」的慨嘆,給予了極大的支持。

然而,辛棄疾卻有不同看法,一貫主張北伐的他,聽說韓侂胄北伐後,卻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擔憂,他特創作了《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詞曰:「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其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表達了他對北伐的深切憂慮。辛棄疾對北伐擔心兩點,一是韓侂胄這次北伐主觀上是為自己貼金;二是北伐準備不夠充分,將帥乏人。

最後,辛棄疾不幸言中,北伐終因準備不足,用人不當,特別是西線主將吳曦叛變投敵而全線潰敗。1208年,「開禧北伐」以失敗告終。然而,敗了並未完全告終,於是,南宋當局在傷亡慘重的情況下,還得向金國求和。金國要求,南宋割地賠款,俯首稱臣。同時,還有一個必要條件:「斬元謀奸臣韓侂胄,函首以獻。」滿足這些條件後,方可議和。不久,楊皇后和權臣史彌遠合謀,將韓侂胄暗殺致死,並把韓侂胄的頭割下,派專人,快馬加鞭送到金國,金國接受和議,南宋割地賠款,「開禧北伐」正式結束。

那麼,韓侂胄是奸臣嗎?在《宋史》和教科書上的記載是奸臣,然而,針對他生前的作為來說,則不能如此武斷。在歷史上,單單以忠奸二字去評判一個人,往往顯得十分幼稚,或者落入利益集團的圈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帝國的臉譜 的精彩文章:

劉邦盡殺功臣,為什麼對叛亂的雍齒,卻反而封侯?
歷史上有什麼著名的「一語成讖」?韓信的下場就是

TAG:帝國的臉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