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的食物真的比現代的好吃嗎?

古代的食物真的比現代的好吃嗎?

先秦以前就吃兩頓飯,「朝食」在早晨九點左右,補食在下午四點左右。所謂補食,就是吃剩飯。因為烹飪比較困難,物質水平也很低,所以先秦以前的飯是難吃無比的。

周:

大家知道五穀——稻、黍、稷、麥、菽。然後前四個由於研磨技術,吃起來很難受,有一種咽沙子的感覺,只有豆子比較好,只是吃多了愛放屁。但是在古代,能找到一種不那麼難吃,還能填飽肚子的東西,大家應該心滿意足了。而且營養豐富哦。

《汜勝之書》說:種大豆,率人五畝

意思就是說,四分之一的田種豆子。可見豆子在我國的地位很高。那時候的人大概吃過飯都要躺在地上通通氣,如果你回到古代,不要妄想人們的日常生活里有什麼文藝氣氛,你能感受到的就是普天同屁,也許那時候風景很漂亮,但人們生活的環境是非常糟糕。

這時的蔬菜是葵菜,薺菜,竹筍,馬蹄菜,豆葉。這幾樣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但那會中國人沒什麼調料,就是水煮,那滋味你可以感受下,就拿常用蔬菜葵菜來說,黏糊糊,還很苦,對現代人來說,跟拿把野草放鍋里煮一煮感覺基本相同。更別說那時候的主要蔬菜,還有浮萍。

對,就是那種在水上的浮萍,吃法不知道,但想來不管怎麼吃,都不會好吃。這個年代的人水果也很單調,大概就是梅子和棗,其他的也有,比如李子,但沒有梅子和棗吃的多,而且野生環境里,這種東西肯定是沒人工培養後的好吃,大概是酸味比較大的。

不要幻想貴族們就吃的好,無非就是多吃點肉。大家看過封神榜,看見紂王酒池肉林的,好像過的很好,放到現在來看,大概是屌絲中的屌絲。那種肉,就是白水肉,反正什麼味道都沒有,沒有油,沒有香料,有可能用鹽腌制肉乾,但沒什麼調料,花椒就是比較奢侈的了。

秦漢:

主食還是豆子。當然也會吃點粟米粥什麼的,但是依然下不去嘴。這個時候的人已經發明了鍋(鑊),能不能炒菜不知道,而且調料依然很乏味,只是多了蔥姜而已,如果不能有現代意義上的炒,蔥姜卵用啊。儘管看起來不錯,但口感依然很差,一是調味品比較少,二是主食沒什麼進步。

這個時候物質開始慢慢豐富了一點,張騫引進了很多東西,葡萄啊,苜蓿啊,石榴,大蒜啊什麼的。但是畢竟剛剛開始,並沒有普及到生活里,就是貴族也不見得能吃的上。對於有錢人的好處,大概就是能吃上蜂蜜了,還有大豆醬,裡面會放點肉末,口感可達到老乾媽的十分之一。

對於屌絲來說,唯一慶幸的就是能吃點魚,而且鹽不便宜,至於其他肉類,就別想太多了,最多吃個下水吧。清水煮下水。真是他媽嚇死人了。此時的普通人,大概每天還是那樣,兩頓飯,早晨弄點粥,或者弄點豆子,煮個葵菜,剩的晚上接著吃,不知生命中的哪一天,才能和一條鯉魚相遇。

隋唐:

由於小麥研磨技術,比較接近現代意義上的麵條產生了。而且唐朝燒餅也流行了起來。但只是剛剛開始,麵條的口感是相當粗糙的。而燒餅更像的饢餅,跟現在打了油放點芝麻的油酥餅差老鼻子遠了。不過已經能讓人接受了,如果到了這個朝代,至少能吃的下去飯。

受佛教影響 ,中國人這個時候對牛肉開始不感興趣了,而且本來中國就是農耕社會,對牛比較尊重,加上外來因素,更是如此。只是這還是不管屌絲們的事,什麼肉不肉的,吃你的豆子和葵菜吧。條件好點的能弄碗麵條和燒餅,再來點豬肉末。現代人到這個時候算是勉強能下咽了。

由於唐朝的外來文明很多,給中國人帶來很多新鮮玩意。比如葡萄酒,茶。但他們畢竟是奢侈品,離普通人的生活很遠,風靡也只是上流社會,如果你穿越到這個朝代,並且是貴族身份,大概吃東西能得到基本的滿足。接近於現在的底層階級,粗茶淡飯,就這麼回事。

李家有胡人血統,所以很多他們本民族的東西引進到了國內。酸奶啊,馬奶啊,乾酪啊,這個時候奶製品也是比較流行的,小地主什麼的還是能喝到的。可雖然食料漸漸的豐富起來,但人們的飲食文化並未發展起來,大家所期待的豐盛,天然,味美,那都是宋的事了。

宋明清

宋朝真正奠基了整個漢族飲食文化。這個時候你出門吃飯,館子里什麼都有,炒菜,羹湯,油炸,糕點,餛飩湯圓餡餅。飲食文化的興起需要物質文明的帶動,而這個時候宋朝很有錢,海上貿易,鐵器製造,商業興起,人們產生了消費行為,市場活躍了起來。

由於印刷技術的普及,農業知識得到廣泛傳播,產量也就比以前高的多了。一切都像是必然的一樣。這個時候蔬菜水果種類繁多,普通占城稻和小麥的發展也超過了其他農作物。吳自牧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直到宋朝,才有了現代意義上的醬油。

這個時候的蔬菜有甘藍,菠菜,蘿蔔,黃瓜,葫蘆,茄子,冬瓜,當然還有傳統的竹筍什麼的,野生菌類應該比較流行。水果里有石榴,香蕉,椰子,桃,蘋果,梨,橘子,以及棗梅等一些傳統食物,這個時候白糖已經普及,用來做蜜餞。

宋朝時五味只缺一種,辣。辣椒是在明朝才引進的。然而對於大家來說,宋朝的飲食已經能滿足現代人的胃口。我們所想的,天然,美味,這個朝代已經能給你最好的了。然而川粉怎麼辦,西紅柿炒雞蛋粉怎麼辦,餃子粉怎麼辦。土豆粉怎麼辦,沒有土豆,怎麼大戰殭屍?

到了明朝。辣椒終於來了,西紅柿也來了,當然土豆還是沒來。這個時候的米和面成為真正的主食,安徽的卧式磨石能打出精緻的麵粉,做出可口的饅頭。然而你還是得做個有錢人,不然沒什麼改變的,平時喝點稀粥吃點鹹菜,要麼就來點豆子,鬧饑荒還要去啃點樹皮。

至於我大清朝。那是自然接近於現代人的口味了,而且口味極其刁。宋朝屬於個美好年代,有些現代人所期望的天然,淳樸。清朝就是很奢靡的那種,看紅樓夢裡面那群人,這他媽不吃,那他媽不吃,就喜歡水果,為什麼呢。因為物流差,水果都是奢侈品。屌絲們能吃點蔬菜就不錯了。

所以回古代,我認為只有宋以後的飯才吃的下去。明以後的飯,才能滿足大部分人的胃口。清朝的飯菜應該更細緻一點,物質豐富,而貧富差距大,上面的人想著法的吃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貪吃 的精彩文章:

TAG:十點貪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