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了服務中國,他放棄唾手可得的奧運冠軍

為了服務中國,他放棄唾手可得的奧運冠軍

Chariots of Fire

 Silence With Sound From Nature

Bandari 

00:00/03:30

為了參加主日禮拜,寧可放棄唾手可得的奧運冠軍,埃里克.利迪爾的故事,成為奧運史上的不朽傳奇。

奧運冠軍,在別人眼裡光彩奪目的頭銜,在埃里克眼裡,卻顯得那樣平常。

就像使徒保羅所說:「他們不過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

在他的堅持下,英國代表團不得不更換了他的百米短跑項目,讓他參加四百米賽跑。結果,他不但奪得這個項目的奧運金牌,而且打破了世界紀錄。

英國電影《烈火戰車》劇照

在電影《烈火戰車》的結尾,出現了一行字幕:「埃里克·利德爾,傳教士,卒於中國。」

當英國人還在為埃里克贏得冠軍舉杯慶賀的時候,他卻悄悄淡出人們的視野,以宣教士的身份來到中國。

然而,埃里克在奧運史上的傳奇並沒有結束。

因為在中國的服務,他放棄了四年後的阿姆斯特丹奧運會比賽。他是四百米賽跑世界記錄的保持者,可以說,如果去參加比賽的話,極有希望得到這個項目的冠軍。

因為埃里克沒有參加比賽,這屆奧運會四百米冠軍為德國人奧爾沙獲得,而他並沒有打破埃里克的記錄。

英國人覺得很失落,媒體發布消息稱,英國沒有得到這個項目的金牌,是因為埃里克沒有來參加比賽的原因。奧爾沙的成績不如埃里克,他的這塊金牌沒有含金量。

中國電影《終極勝利》劇照

對於英國媒體的報道,德國媒體自然不服氣。於是,圍繞著埃里克與奧爾沙,兩國媒體展開一場口水戰。奧爾沙暗下決心,要找機會與埃里克一決高低。

1929年,奧爾沙來遼寧參加中、日、德運動會,張學良邀請他留在東北大學,擔任體育指導。

奧爾沙想方設法與埃里克取得聯繫,來天津找他比賽,比賽地點就在埃里克參與設計的民園體育場。

當年的《大公報》報道了這場比賽的盛況:1929年11月25日下午,民園體育場陽光溫煦。聽說兩位奧運冠軍同場競技,許多人早到賽場等候。天津警備司令傅作義也到場觀戰。

當身高體壯的費爾沙上場時,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德國僑民一邊喊著他的名字,一邊用力揮動著國旗。接著,主場作戰的天津選手埃里克也登場亮相,贏得觀眾更熱烈的掌聲。

在四百米賽跑比賽中,埃里克戰勝了費爾沙,勇奪冠軍,證實了自己奧運奪冠的實力。

他雖然沒有參加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依然成為這屆奧運會的傳奇人物。

1933年,在一次記者採訪中,有加拿大記者問埃里克:「你真的很高興將生命奉獻在現在的事業上嗎?你難道真的不留戀那閃爍的鎂光燈、蜂擁的人潮、激動的觀眾、大聲的歡呼,以及珍貴的慶功酒嗎?」

埃里克回答說﹕「當然,有時人會很自然地想到這一切,但我更喜歡我在中國所從事的工作,因為這方面的價值遠超過你所說的一切。你知道,這份榮耀是一個永不朽壞的冠冕。」

埃里克在濰坊的紀念碑

就是因為這個堅貞的信念,埃里剋死在了中國,埋在了中國。而今,他的紀念碑依然矗立在濰坊市第二中學的校園內。

紀念碑的正面刻著這樣的銘文:「他們必振翅高飛,為展翅的雄鷹;他們必競跑向前,永不言疲累。」

每天一首讚美詩:《主禱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意恩典 的精彩文章:

永遠都還有一個空間

TAG:詩意恩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