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2歲紀梵希去世,他定義了「奧黛麗·赫本風格」,初見赫本時卻很「失望」

92歲紀梵希去世,他定義了「奧黛麗·赫本風格」,初見赫本時卻很「失望」

我從未聽過奧黛麗·赫本這個名字。我只知道凱瑟琳·赫本。

紀梵希回憶26歲時第一次見到24歲的赫本的情景時,曾這樣表示,「如果是凱瑟琳·赫本的話,我一定會很高興地前去迎接。」紀梵希很坦白,當他第一眼見到奧黛麗,他「相當優雅地」隱藏了內心的失望——赫本小姐將到巴黎挑選新戲的服裝,可是,那個很瘦很瘦的女孩,她是誰?

她似乎出乎意料地與紀梵希相遇,但毫無疑問地,他們註定會相識。

紀梵希的首席執行官德雷達·米爾曾這樣形容紀梵希和赫本的相遇。事實上,在紀梵希作序的《奧黛麗·赫本——好萊塢的時尚傳奇》(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年曾引進出版)一書中,卻用「失望」形容紀梵希對赫本的第一印象。

赫本經歷過兩段婚姻,可是紀梵希卻是她一輩子的好友

紀梵希12日去世,終年91歲。與後來被他稱為「永遠的繆斯」的赫本去世,相隔整整1/4個世紀,很多人相信他們能在天堂再次相遇。

奧黛麗·赫本這個好萊塢的時尚傳奇,她的一生中,曾穿戴過許多設計名師的服裝——在羅馬時,她穿華倫天奴;1980年代的日常衣著則是以拉爾夫·勞倫為主;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造訪各地兒童時她愛穿Guess牛仔褲……但是,她最喜愛的仍是紀梵希。

赫本有兩段婚姻,但是她和紀梵希之間的友誼顯然更長久。

1993年,赫本去世。此前兩年,她在斯皮爾伯格導演的《直到永遠》中扮演一位叫做海普的天使。在最後的這幾年間,赫本把紀梵希為她設計的25件禮服全都送還,紀梵希先把它們保存在巴黎的寓所里,然後將這些禮服分發給世界各地的博物館。

紀梵希粉色連衣裙

紀梵希小黑裙,《蒂凡尼的早餐》(1961年)

《蒂凡尼的早餐》中的那條紀梵希黑色雞尾酒裙,是奧黛麗·赫本最為人熟悉的象徵。

對於紀梵希來說,優雅舒適和含蓄則是他設計的重要部分。或許正是奧黛麗·赫本的典雅,讓小黑裙成為高貴的代名詞。這條小黑裙是紀梵希為赫本專門設計的,在他們認識的40年中,紀梵希幾乎為赫本設計了所有的演出服裝——銀幕上的故事之外,紀梵希與赫本這對時裝與影壇的翹楚,在互相成就之外,也很有故事。

他是她的抬棺人,也是她的遺囑見證人。

或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紀梵希甚至比她的丈夫和兒子更重要。

回憶起赫本,紀梵希總是會說:「在每一場發布會上,我的心,我的筆,我的設計都是跟著她走……」

紀梵希無肩帶晚裝,是好萊塢最成功的戲服之一,也是因為這件衣服的選擇,讓一開始對赫本不滿意的紀梵希,看到了赫本的美,《龍鳳配》(1954年)

那麼第一次遇見赫本時,紀梵希為何會失望呢?或許克拉克·基奧筆下的故事能帶大家找到答案:

奧黛麗穿著休閑窄腳褲、白色襯衫、平底鞋,戴著她在義大利拍攝《羅馬假日》時所戴的寬邊帽;她這一身輕裝打扮,站在這棟蒙索公園對面的哥特式華宅外,已經有好一會兒的光景了。她希望自己準時和紀梵希會面;畢竟她從母親——男爵夫人——身上學到,太早赴約和遲到是沒禮貌的表現。

這是1953年的夏天,奧黛麗剛剛要開拍她的第二部電影,和威廉·霍爾登、漢弗萊·鮑嘉共同演出《龍鳳配》。

想到快要見到紀梵希,她不禁微笑。

《龍鳳配》(1954年)

這位身高六英尺六,巴倫西亞加(巴黎世家創始人——編者注)的追隨者,在一年半前創辦了自己的設計公司,其典雅細緻的設計風格令他聲名大噪。奧黛麗知道紀梵希的名氣,她對於流行服飾一直很注意,就如同球迷對棒球的狂熱。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她就注意到紀梵希了,那時他還在斯基亞帕雷利那裡當學徒,而她則在法國南部拍攝輕鬆的歐洲喜劇《蒙特卡羅寶寶》。

她的心跳不禁加速。

見面的時刻到了。奧黛麗想到要和紀梵希見面實在是緊張不已,但她強制壓抑著這份恐懼。她抬頭挺胸,就像在芭蕾舞蹈課里學的,從腳踝開始便要好好站直,讓自己看起來比1.70米的身高更顯高挑。

門房為她打開厚重的大門:「小姐請進。」

《羅馬假日》一個月後才會在法國上映,所以,奧黛麗走在巴黎的街道——或是任何路上——都不會被認出來。

她對門房微笑,走進屋裡。室內綻放的白色百合清香撲鼻。她想,在這裡一切事情應該都會順利吧。

紀梵希為赫本試影片中的婚紗, 《甜姐兒》(1957年),以及數十年後他為她試禮服

「我要見紀梵希先生。」

「是的,小姐。」門房答應著,並引導她上樓,奧黛麗三步並作兩步地上了樓梯。

踏上大理石階梯,奧黛麗並不知道這場冥冥中註定相遇的時尚會面,在紀梵希的心中卻完全不同。

「有一天,有人告訴我赫本小姐將到巴黎挑選新戲的服裝。我從未聽過奧黛麗·赫本這個名字。我只知道凱瑟琳·赫本。如果是凱瑟琳·赫本的話,我一定會很高興地前去迎接。」紀梵希回憶當時的情景。

當他見到奧黛麗時,他相當優雅地隱藏了內心的失望:「我對她的第一印象是,覺得她像個脆弱的小動物,一捏就碎。她的雙眸明亮美麗,她實在很瘦很瘦……脂粉未施,很有魅力的一個女孩子。」

紀梵希一字領連衣裙,《黃昏之戀》(1957年)

一字領設計是赫本的最愛之一,或許她覺得自己太瘦了,要遮住鎖骨

從奧黛麗身上,紀梵希找到了一位和他同樣對服飾有著高度興趣的夥伴。

當他還是個小學生時,他們家在法國即擁有織錦工廠,他的祖母每每以展示私人收藏品作為對他優異成績的獎勵——整個柜子里各式各樣的布料讓他目眩不已。長大成人之後,作為一個設計師,他更知道布料是服飾的源頭,他說:「這是所有靈感的序曲。」從他的老師巴倫西亞加那裡,他更學到了「不要和布料作對,它是具有生命的有情眾生」。

紀梵希大衣,《謎中謎》(1963年)

對紀梵希而言,他在時尚工藝上的豐富選材,毋寧像是盛宴里不可或缺的佳肴美酒。「絲綢的誘惑、芳香,絲絨的觸感,荷蘭絲綢的聲音,多麼令人陶醉。而綾綢的顏色與光亮,皺紋絲的真珠光面,刺繡的韌度,還有撫摸長條絲絨時的感覺,更是令人喜悅。真是妙不可言。」

面對赫本的微笑,紀梵希不置可否地聳聳肩,於是奧黛麗開始在混亂的工作室里挑選她想要的戲服。

當時最昂貴的設計之一,紀梵希的這套價值三萬美元,《偷龍轉鳳》(1966年)

奧黛麗試穿的第一件服裝,是一件灰色羊毛套裝,但這件衣服穿在奧黛麗身上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變化:紀梵希是第一個無法相信自己所見的人。

「她穿著那件套裝緩緩走來,真是神采飛揚!」紀梵希說:「她說這正是她想在戲裡做的裝扮。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你真的可以感受到她的興奮與喜悅。」

紀梵希長裙,《朱門血痕》(1979年)

奧黛麗挑選的第二件衣服是一件白色、合身、無肩帶連身長裙晚禮服,一層蟬翼紗從腰身直瀉而下,將她緊緊包住。上衣、裙身以及裙擺上都綉著黑色絲絨的花卉圖飾,這件衣服讓人屏息讚歎。這個討人喜歡的陌生人竟賦予這些衣服無限的生命。穿在她瘦直脖子、纖細身材以及迷人長腿下,紀梵希覺得這套衣服和她真是絕配。

至於最後的這件衣服,奧黛麗選了一件黑色質的時裝。她最喜歡這種平領露肩的設計,正好可以遮住她削瘦突出的鎖骨。

她真是神奇!

三套衣服完全改變了紀梵希對赫本的第一印象,甚至可以說,他被徹底迷住了——這位衣衫平凡的瘦弱女孩,她的美麗是他旗下任何一個模特兒都無法超越的。

身著紀梵希禮服領獎

紀梵希被奧黛麗深深吸引之後,便邀請她到格蘭大道上的餐廳用餐。

餐桌上有酒燜子雞和美酒,他們交換著自己的故事,奧黛麗告訴他戰時的經歷與倫敦、好萊塢的種種遭遇。「我喜歡緊身的衣服,」奧黛麗笑著說,並優雅地撕了一片麵包。她向他透露,在她演出《羅馬假日》,第一次拿到拍片片酬時,她便去買了紀梵希的外套。出了試衣間,她就像其他崇拜紀梵希衣服的無名氏一樣,用原價買了那件外套。

就這樣,奧黛麗·赫本和紀梵希從此開啟了一段長達40年的合作,他也成為她最好的朋友。

撰文丨王磊

圖片來源:《Audrey Style》、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匯 的精彩文章:

外交部提醒:這個旅遊度假勝地,近期謹慎前往!
滇南花腰彝,新年裡和龍有個約會

TAG:文匯 |